第一卷 第九十七章 新娘結婚了新郎不是你

文臻的小心肝一陣亂顫,直覺扛不住,自己這麼不要臉的招數都使出來了,還是沒能斗得過唐仙子爆表的情商。

好在唐羨之從來不會難為她,見她收起了冊子,也便捲起了帘子。

帘子一卷,人間聲色,瞬間湧來。

文臻睜大了眼睛,方才的尷尬,和半邊身子一直隱隱的疼痛都忘記了。

對面,赫然竟是夜市一條街,此刻天色已晚,正是夜市熱鬧時,遠遠看去燈光如七彩緞帶於黑暗天際遊動,人流喧嚷,孩童的笑鬧聲傳出好遠,撲鼻的香氣和煎炒烹炸的聲音熱辣辣地迎面而來。

身邊,唐羨之漆黑的眸子倒映這五色迷離不夜天,感嘆地道:「這裡並不算繁華大埠,上一次我來這裡的時候,到這個時辰,街上已經宵禁,連一條狗都看不見,冷清得很。如今卻有這般的人間煙火,文臻……這是你的功勞。」

文臻一邊想是什麼時候文姑娘換成了文臻,一邊忍不住微笑。

是啊,夜市真真正正是她首創,是她把這種全新的商業經營模式帶到了另一個時空的古代,在這裡落地生根,發揚光大。從皇宮別開生面的美食街開始,到風靡天京,為入夜的天京增添光彩增加遊客的流動和去處,還不斷向外擴散,在這整個東堂大地上處處開花,將這夜的東堂,化為火樹銀花的不夜天。

這一霎她有些迷茫,卻又似終於找到了在這個時代的歸屬感——彷彿得見盛世,而這盛世里有自己的一份。

這一霎她也在心裡給自己再加了一層決心,她不要早早固守於誰的後院,她要做古代的女性標杆,她要活出兩世的自由,實現用美食創造新世界的夢想。

所以她要做好這個未婚妻。

此時馬車已經到了夜市近前,這是一條單獨的小街,也仿造文臻當初提出的步行街理念,用石墩攔在街頭街尾,不允許車馬進入。

聞老太太照舊沒有下車,只掀開帘子聽了聽四周動靜,露一抹滿意笑意。

雖然是半路撿來的孫女,但真心是個聰明可人兒,彌補了她心中的很多的缺憾。有時候她恍惚里都在想,或許真真真有那麼一位雙胞姐妹,自幼流落異鄉,否則要怎麼解釋文臻的突如其來呢?

文臻下車時,唐羨之照例先下來親自接著。四面的侍從雖然多,但都沒人說話,沒有人上前試圖幫忙,也沒人多看一眼。

文臻發現唐慕之和燕綏林飛白都不同,那兩人都有自己專門的護衛隊伍,都聞名天京,各有明確職司。但唐羨之有點像皇帝,身邊護衛雖然極多,但是竟然沒有固定的伺候的人,也沒有特別親近的侍衛,他對所有人的態度都一視同仁。

文臻有時會想起她以前在研究所認識的一個女研究員,那姑娘性格溫和近乎溫吞,和所有人都關係很好,從不得罪人,也從不會出現為誰和誰撕逼的事。

但是她沒有朋友。

當她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時候,也就沒有了親疏。對所有人好其實也就是和誰都不夠好。

而人,是以關係的遠近和親近程度來決定態度的。

但古代又不同,尤其唐羨之這種身居高位又身份敏感的人,也許他們不設置親信,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吧。

想起燕綏,心裡便有點堵,她抬頭,更加笑顏如花。

唐羨之給她披上披風,攜著她緩緩步入小街。

文臻又想起和燕綏初見,那貨自己拉緊披風不理她的冷的坑爹事了。

哎呀人比豬啊簡直是。

都不是氣死人的問題了,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小街雖然不長,但是極其有特色,迎面就是一座各色菊花紮成的花樓,都是新鮮的鮮花,五色流芳,一朵朵的鮮花再拼成巨大的菊花形狀,長長的菊般流絲紛披,再垂下成門狀,其餘的小花的垂絲,則自成門帘,十分的美麗巧妙。

而裡頭的食物和玩樂則更為巧妙,套圈套的各種菊花,越遠品種越稀少。有很多小攤專門賣菊花製作的各種用具,雕菊花的全套精美茶具,菊花枕頭,綉菊花的精美腰帶,菊花風車,菊花風箏……食物多是菊花製作,菊花糕,菊葉點心,菊花蜂蜜茶,菊花甘草茶,炸菊花,菊花酥,菊花湯圓,菊花桃膠雪蓮羹……

唐羨之帶著她在一家十分乾淨的臨街飯館坐了,要她嘗嘗這裡著名的菊花全席,他親自動手,幫她擦乾淨座位和桌子,和店家要了熱水再一次洗漱碗筷,直到全部弄好才放到她面前。

文臻早已吃飽,卻架不住這邊各種菊花做法的新奇,菊花肉菊花魚菊花茄子都以魚肉做成菊花狀,一條條炸得金黃酥脆晶瑩,澆上蜂蜜酸汁,當真便如黃金菊花一朵朵,菊花豆皮便如一朵素菊花,雅緻清新,菊花雞蛋羹清香鮮美,豆沙菊花酥豆沙細膩清甜,菊花香氣內蘊,菊花暖鍋一口入便驅散了這深秋的寒氣,而用鱸魚和菊花做的駝酪粥更是文臻都沒有嘗過的新鮮滋味,鱸魚的鮮嫩清越之氣和菊花的獨特方向和粥的醇厚香膩完美融合,讓人驚嘆鄉野亦有佳味。

文臻每樣都嘗了點,細微的魚骨齊齊整整排列在桌前。一邊無意識地排著,一邊聽唐羨之和她娓娓說下一座定瑤城以珍珠聞名,所產的天虹海珠圓潤晶瑩,多有異色,色彩豐富和光澤度天下第一,正宜為她備幾套上好的珍珠頭面。再下一座城以衣裳別緻精美聞名,唐家在那裡有最大的綉庄,僱傭了最好的綉娘,可以尋到最精美的嫁衣,雖然臨時海上成婚過於倉促委屈了她,日後還是要回川北再補辦,但也不可太過隨意,該有的總是要有。

文臻無可不可地聽著,一臉的誠摯專註,一心的遊離散漫。

吃飯的時候她對隔壁的巷子看了一眼,那是一條和這條街成直角的巷子,嚴格地說那條巷子並不通向這條街,所以她看見的只是一點縫隙,那條街沒有夜市,就顯得漆黑荒涼,風聲來去,似乎有人在不斷奔走。

……

時間回到燕綏江上追蹤那夜。

燕綏的船揚帆起航,很快就鎖定了唐羨之那艘大船。

只是時間耽擱得太久,燕綏特地調了工字隊最新研究的快船,那船十分輕薄,卸掉了他這種身份常規必須攜帶的護甲和各種武器裝備,選擇了東堂境內並不太適合造船但木質最輕的油木,前頭削尖設置,遠遠看上去像一根巨大的楔子。

這種船的名字也叫楔子。

德高望重再三勸阻——這船快是快了,可是尚未完全成功,因為完全拋棄了安全性達到的快對燕綏這種身份的人來講就是雞肋,工字隊還在研究如何將安全和速度統一的問題。燕綏這又不是去觀光,是去搶老婆的,先別說速度太快容易翻船,萬一打起來,沒有裝備和鐵甲的船能抵什麼事?

然而他家殿下是勸得動的人嗎?

用上了最快的速度,漸漸將要追上那艘大船,燕綏一直在船頭打坐療傷。船將要到渭城附近的水域時,隱約已經能看見前頭大船的影子。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做好了打架的準備,燕綏也睜開了眼睛,問一聲,「到哪裡了?」

「殿下,到渭城了,剛剛已經經過了渭城的碼頭,估計再過半個時辰,就能追上那艘船,想不到那船那麼大,速度竟然這麼快。」

容光煥發冷笑一聲,「過了渭城速度更快了,大抵是怕咱們追上吧。」

言出法隨從底艙上來,悄悄給德高望重打了個眼色。

德高望重和容光煥發都心底嘆口氣。

言出法隨是下去查看工於心計的情況了,並用上一些藥物,把魚群驅散開來——總不能在找到文姑娘之前,讓工於心計給活活折騰死。

怕燕綏發現,德高望重急忙找些閑話來說,道:「可惜今日殿下有事,去不了渭城了。不然這段日子正是渭城菊花盛放之期。據說當此時節,滿城盡帶黃金甲,實在蔚為奇觀。」

說說也就過了,正準備讓人加快速度再去追那個好像速度又快了的唐家大船,燕綏忽然道:「渭城?」

德高望重莫名其妙回頭。

「唐羨之的船過渭城而加速?」

「……呃,是。」

「渭城有無特殊之處,除了菊花?」

擅長歸納整理各種消息的言出法隨立即道:「渭城並無突出人物,也無什麼知名傳說,名勝古迹,只有一位名醫,於渭城雞鳴山下隱居。」

幾人都有些莫名其妙,臨海這一線的城池,和世家關係不大,世家大多佔據北方、西南,和腹地幾州。

好端端的殿下問這個幹嘛。

燕綏微微閉上眼睛,忽然起身道:「轉舵。回渭城。」

眾人一傻。言出法隨指著前方大船淺淺的影子,吃吃地道:「這個……那個……船快追上了呀。」

「不在那船上。」燕綏言簡意賅,親自指揮小船掉頭,這種輕便的船,掉頭也很輕鬆,轉瞬便與前方的大船背道而馳,很快便到了渭城碼頭。

燕綏下船之後,便由言出法隨帶路,直奔雞鳴山。

雞鳴山下,方老頭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