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鳩佔鵲巢 第110章 方圓奉詔

聖京,坤寧宮中,盤寧和李塵對坐商議,俱皆感覺棘手。

「我早該想到的,從一開始,就不應對此事抱有任何僥倖,儒門諸聖和妖修大能絕不是傻子,任憑我們在此逍遙多年而毫無察覺。」

「我們偽裝得再高明,再如何不漏破綻,天地之間總有冥冥因果傳遞,為大能高手所感知。」

「法力通玄者,自能通過這份感應有所得,不經意間作出正確選擇……」

「或許他們早已認定,無論如何都要發動東縐伐妖,徹底把握主動。」

李塵道:「我倒有個想法,也不知對也不對。」

盤寧問道:「什麼想法?」

李塵道:「我原本還以為過往的胡媚娘胡作非為,惹惱了儒門亞聖,如今卻又想到,極有可能是我們頂替她之後有所收斂所致,也有可能是修建鹿台,消耗大乾國庫和民力引起了警覺……」

這就有些像是宿命之論,有人穿越過去,想要改變時間線上的某個前因,由此影響後果,卻不料恰恰是他想要改變未來這一舉動,引起了因果命運的連鎖反應。

也即是說,他們為了掩蓋真相而有所收斂,變成欲蓋彌彰。

大能高手法力通玄,神識亦極其接近於天地大道的頻率,能夠像李塵所修千里眼和順風耳那般,從冥冥之中感應到自己所需的一切。

如若說,李塵能夠通過天地大道的權柄直接看到和聽到事物,那麼他們就是預知,感覺,擁有神乎其神的莫名感應。

這種力量的強弱因人而異,但或多或少都會擁有,因為它屬於修為高深之後水到渠成的道果。

原本聖京城中有大陣守護,聖靈大陣遮掩天機,屏蔽一切感知,便是大能高手也無法直接得到反饋。

所以這些年來,他們算也算不透,看也看不穿。

但胡澤化身的影響力絕不止於聖京,這些年南征北戰,種種所為,亦有破綻可循。

如若不是李塵體質特殊,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這些破綻,恐怕早已露底了。

盤寧沉吟良久,對他道:「好在我們也不是當真全無準備,他們要來攻伐,就儘管放馬過來,正好趁此機會引發大戰,徹底攪亂這大乾這潭水!」

「除此之外,端走鹿台,掠奪聖京氣運之事,也要提前發動了,我們要趕在東縐軍隊攻至此間之前做好相應布置。」

「沒有問題。」李塵說著,忽的想起一事,「那麓驪書院的方圓,不知還會不會奉詔入京。」

盤寧道:「你擔心他不來?」

李塵道:「當然擔心,如今大乾形勢有變,原本為香餑餑的帝師之位很快就要變成燙手山芋了,方圓既為元嬰巔峰的人物,是否肯奉詔而行,猶且未可而知。」

「他可不像是那種唯唯諾諾的小人物,如若他察覺不對,不肯冒險,那也可能推託不來……」

盤寧道:「那就難以預料了,得看他自己想法,還有亞聖們是否告知內情。」

「東縐有天降仙石之事,未必已經傳到他們那邊,大乾國土廣袤,輿論的發酵,也是需要時間的,除非亞聖們作出這一安排之前已經通知他,告知聖京將成是非之地。」

李塵把心一橫,冷笑道:「無論如何,他來聖京,我就坑死他沒商量,不來也是欺君罔上,正好殺雞儆猴!」

盤寧聞言,好一陣無語:「你也挺厚黑!」

……

數日之後,聖旨傳到地方。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麓驪書院院主方圓學識淵博,品性端正,可為帝師……宜奉詔入京,接旨之日即刻成行,不得有誤……」

方圓面露微異之色,但還是叩首而拜:「臣方圓謝主隆恩!」

麓驪書院的弟子們也盡皆在香案背後整齊山呼:「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圓接旨之後,麓驪書院的弟子們雀躍而起,圍著他慶祝起來。

「恭賀院主被選為帝師,從此之後,當為士林領袖!」

「恭喜師尊……」

「我麓驪書院亦將馳名士林,大興數百年,這可真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啊!」

方圓微笑著向他們點點頭,下令道:「你們也都聽到了,聖旨命我即刻成行,不得有誤,那我就先行一步,此後但有機會,再召本院精英入京。」

他沒有說得太細,因為每一學派之主入京都是本院大興的前兆,儒門高士也免不了黨同伐異,麾下弟子,門生故舊們大把平步青雲的機會。

只要他能坐穩帝師之位,不出十年,朝中就要多出一批麓驪書院派系的重臣了,但凡院中通過了科舉之試,取得舉人以上名位者,都有機會。

近水樓台先得月的當然還是方圓自己的幾名嫡系弟子,他們都要隨師尊一同入京,或可充任侍讀,講官之流,清貴不說,還有大把機會和皇帝接觸,有望成為其心腹。

只是方圓在人前歡笑,回到自己府邸,收拾行裝之時,卻又不免露出幾分若有所思之色。

「太爺爺,我已下令讓府中奴僕收拾行裝了……」

方圓修成元嬰多年,壽元悠長,膝下兒女早已開枝散葉,如今當家的是他曾孫,前來稟報道。

方圓回過神:「哦,不必大張旗鼓,帶上孫二夫婦,清風明月幾人就行,其他人等我到了聖京,安置好一切之後再說。」

此曾孫聰明精幹,也是頗有眼色的人物,見著方圓這副模樣,不禁奇怪道:「太爺爺,您奉詔入京,正是我方家飛黃騰達之機,為何不多帶些人手?」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試探問道:「若有可能,我們乾脆舉家搬遷……」

方圓訓斥道:「胡鬧,我們方家的祖宗基業都在這裡,搬去聖京作甚?」

曾孫委屈道:「可是……」

方圓擺了擺手,道:「不要多說了,你下去吧。」

曾孫鬱悶而去,帶著幾分不解。

方圓看著他的背影,再次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選為帝師,奉詔入京,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但我為何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