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最年輕的得主!

驚呆的不只是陸舟。

還有在座的所有人。

尤其是埋伏在會場兩側的新聞記者,就像嗅到腥味兒的鯊魚,看向頒獎台的眼睛都在放光。

這一屆的聯邦數學學會會議,竟然同時打破慣例同時頒發柯爾數論獎與柯爾代數獎!

妥妥的大新聞啊!

掌聲延遲了兩秒,隨著零星的聲音劃破會場內的寂靜,掌聲才如狂風驟雨般席捲全場。

坐在陸舟的旁邊,羅文軒興奮地鼓著掌,說道:「我就說嘛,這獎牌肯定是你的!」

陸舟笑了笑,不知道該作何回應。

被弗朗西斯老頭賣了這麼一個關子,他還沒有緩過來。

MMP,搞得他想了幾個月的獲獎感言都忘了!

對於聯邦數學學會的決定,很多人都感到了意外,但卻沒有人表示反對。

這是最好的選擇。

站起身來的舒爾茨明顯也愣了下,不過也笑著向隨後起身的陸舟,送上了祝賀的掌聲。

掌聲漸漸平息。

坐在會場的另一邊,德利涅教授的表情有些驚訝。

過了好一會兒,他開口做出了自己的評價。

「聯邦數學學會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是的,同時頒發數論獎和代數獎,在柯爾獎的頒獎歷史中絕無僅有。」愛德華·威滕笑了笑,慢條斯理地說,「而且兩位獲獎人還是如此的年輕。」

一個二十八歲,一個二十一歲,可以說相當年輕了。

對於他們這些老一輩的學者來說,看到有這麼多的青年才俊湧現在自己研究的領域,自然是心中欣慰。

但這種情懷,顯然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

德利涅說道:「看來弗朗西斯已經做好了接受批評和質疑的準備。」

威滕笑了笑,說:「反正明年他差不多也該退下來了不是嗎?換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畢竟放到未來,也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話。」

在掌聲的祝賀中,兩位天才一同走上頒獎台。

聯邦數學學會主席弗朗西斯親自將獎牌交予了兩人的手中,並笑著與兩人分別握手。

「恭喜你們!兩位年輕的學者,祝你們在未來取得更大成就!」

「那麼,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請你們隨便說點感想吧。」

說著,弗朗西斯讓出了話筒,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兩位獲獎者發表獲獎感言。

代數領域的獎項很多,柯爾獎並不算是最出名的。不過在數論領域,柯爾獎絕對稱得上是皇冠上的明珠。

此前學術界一直在熱議,這一屆的柯爾獎會頒給誰。

究竟是連續兩屆頒發數論獎,還是堅持按照慣例頒發代數獎,讓這位年輕的數學天才等到三年後。如果是前者的話,舒爾茨的成果又讓人無法忽視,但如果選擇後者,研究數論的評委又不滿意。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孿生素數猜想和波利尼亞克猜想的份量加起來,實在是太重了。很多教授研究了一輩子的數論,出的成果也不過是對前人成果的補充,很難做出突破性的改變。

而陸舟在證明孿生素數猜想時,引用了前人對篩法的拓撲學理論補充,算是對前人研究工作的改進。不到一年的時間,他便提出了自己的方法——「群構法」。

這其中的進步,讓人瞠目結舌!

兩位獲獎人分別發表了獲獎感言,在一片掌聲中,頒獎這一重頭戲也算是告一段落。

隨著開幕式落下帷幕,席間的數學家們紛紛退場,而記者們則是逆著人潮一擁而上,將手中的話筒和鏡頭懟向了兩位頒獎者。

一位記者問道:「您好,我是洛杉磯時報的記者,請問舒爾茨先生,你拿到這筆獎金之後打算做什麼?」

「給我的妻子買幾件好看的裙子,還有孩子的奶粉……」舒爾茨笑了笑,風趣幽默地說道,「當然,還有給我自己換雙新皮鞋。」

照相機咔嚓咔嚓拍照。

《洛杉磯時報》的記者在筆記本上速記,寫下了明天新聞的標題。

彼得·舒爾茨,數學界的好男人!

站在旁邊的陸舟,詫異看了這位數學天才一眼。

握草?!

連孩子都有了?

大家都是搞數學的,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為何你這麼優秀?

另一位獲獎人同樣沒有被落下。

倒不如說,記者們對這位突然出現在視野中的華人獲獎者的興趣,可比這位已經被吹上天的德國學神要大得多。

尤其是,這位獲獎者的年齡只有二十一歲,刷新的了柯爾獎的獲獎者最小年齡的記錄!

簡直就是會呼吸的大新聞!

英國《每日郵報》的記者搶到了機會,這位金髮碧眼的大姐姐率先發問道:「請問陸舟先生,你拿到這筆獎金之後打算做什麼?」

一聽到這問題,陸舟下意識地就想回答「存起來買房」,畢竟他老爹總是和他這麼嘮叨。

可緊接著他又想到,公共場合這麼回答似乎有點政治不正確,回去了肯定會被拿來做文章,便靈機一動,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改口說道。

「我準備將這筆錢作為研究經費,同時開始挑戰下一個猜想!」

記者眼睛一亮,繼續問:「請問您的下一個目標是?」

「哥德巴赫猜想是個不錯的選擇,」陸舟笑了笑說道,「但也說不好,畢竟我最近也在關注750GeV的信號,數學物理方面同樣有不少值得深挖的課題,而這可能會牽制我一部分的精力。」

圍在周圍的記者發出小聲的驚呼。

哥德巴赫猜想!

750GeV的特徵峰!

雖然哥德巴赫猜想無論是重要性還是研究價值都低於千禧難題,但能被當做「近代三大數學難題」對待,其難度和影響力還是相當驚人的!尤其是它在公眾們心目中的影響力,絲毫不低於千禧難題。

至於750GeV的特徵峰,很多做科學專欄方面新聞的記者,不可能不知道年中時被潮的沸沸揚揚的「750事件」。

一位實習生在報告會上,用數學的方法預測了750GeV的特徵峰,更驚人的是這個特徵峰還真被找到了。的新聞發言人已經將這一發現,吹成了照亮標準模型最後一塊拼圖的燈塔!

難道……

這位750GeV特徵峰的發現人,又有了什麼重大的發現?

陸舟又給記者們出了道難題。

信息量有點大,這新聞標題還真不好寫。

看著那個每日郵報的記者在筆記本上寫了又劃,划了又寫的動作,陸舟心裡默念了一聲罪過。

一下沒收住嘴,這個牛皮好像吹的有點大了。

他又不是強子對撞機,就是有什麼發現也不可能從他這裡出來。

但願這些記者們不要過分解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