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一、《清明上河圖》流傳簡史

《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生卒年月不詳。

1186年,金人張著在圖後留下第一條題跋:「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云:《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張擇端生平及《清明上河圖》流存始末,至今僅見於此71字。

張著生平亦不詳,曾於金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詩名,召見應制,稱旨,特恩授監御府書畫。」

元滅金,《清明上河圖》藏入宮中秘書監。

1260年,裝裱官匠以贗本偷換真本出宮,售予某貴官,又被保管人盜賣給杭州人陳彥廉,陳隨即轉賣給江西人楊准。

1352年,楊准在圖後留下題跋,記述得圖經過,並感嘆:「當事時,城外內之金帛珍玩,根括殆盡,而是圖獨淪落至今,逾二百年而未甚弊壞,豈有數耶!自時厥後,其地遂終不睹漢宮,而困於戰爭且日甚,雖欲求卷中所圖彷彿,有安可得矣。嗚呼!」

1365年,李祁題跋稱,圖為靜山周氏家收藏,並言:「觀是圖者,其將徙有嗟賞歆慕之意而已乎,抑將猶有憂勤惕厲之意乎!」

元亡入明,《清明上河圖》輾轉於官宦人家。

1461年,吳寬題稱,圖在大理寺卿朱文征家。

1491年、1515年,明代著名文臣李東陽先後兩次題寫長跋,詳記此圖在明代中期流傳始末:弘治以後,朱文征將它出讓給華蓋殿大學土徐溥。徐臨終時,贈給李東陽。李東陽感慨:「且見夫逸失之易而嗣守之難,雖一物而時代之興革,家業之聚散,關焉,不亦可慨也哉!噫,不亦可鑒也哉!」

1524年,兵部尚書陸完收藏此圖,並作題記。陸完亡後,其子售予崑山顧鼎臣家。不久,此圖為奸相嚴嵩所得。其間流布各種傳聞,嚴嵩父子為得此圖,強奪陷害忠良。嚴嵩勢敗,家產籍沒,《清明上河圖》再度藏入宮廷。

1578年,圖為太監馮保私藏並題跋。

入清後,《清明上河圖》復又轉入民間,先後為陸費墀、畢沅等人收藏。

1799年,畢沅死後,家產被籍沒,圖被收入宮中,錄於《石渠寶笈三編》。

1911年,末代皇帝溥儀將《清明上河圖》等大量珍貴書畫帶出宮,存於天津租界張園內。

1921年,溥儀將《清明上河圖》等文物轉運至長春偽滿皇宮。

1945年,溥儀逃亡,宮中失火,《清明上河圖》散落民間。

1948年,長春解放,解放軍幹部張克威收集偽滿皇宮流散珍貴字畫十餘卷,其中便有《清明上河圖》。

1949年,《清明上河圖》調入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