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劍山當然是要賺錢的,但是掌門沈文劍已經想通了,面對藍星聯合體這樣的巨獸,體量過小的中原星「土著」如果不能把力量再拔高一點,拖時間都只能用高端修士的命來拖。
徹底廢掉貨幣是不現實的,修士不是統一的整體,沒人能讓所有人聽令行事。
另外,沈文劍也深知,拋棄貨幣紐帶純粹使用分配製度,是很傷積極性的,雖然能爆發出一波高生產力,把時間稍微拉長一點,生產力水平卻很難和工具同步進步。
在這種前提下,要強化中原地區的實力就兩個方式。
首先讓大家手裡有錢,這一點,通過新玉石峰建設的分包進行了一次大派送。
其次就是劃分出一批技術,支持大家增強實力。
技術在沈文劍眼裡很重要,但再重要也得文明繼續存在下去,如果被藍星聯合體吞掉,大家都成為說外語用刀叉的香蕉人,手中的技術也不能轉換成後代的獎狀和特權。
技術支持的原則,不能用技術貶值的方式打擊大家的研發積極性,通過拆分成可公開的原理和零部件技術授權的方式,降低特定需求的成本。
跨音速風洞的公開是一次嘗試,不過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幾年前,空中大學就建成了自己的亞音速風洞,這個風洞可以由公司租用,只不過市場不給力,暫時只有鳳凰廠租過幾次用於探索新車型。
這都是短期內不會見效的小事,沈文劍更關心的其實是飛行安全。
藍星聯合體已經盯上香風崖防禦區,世界門通行能力有限,只要他們的決策系統不都是智障,必然會盯上中原星的空運系統,不管用於兵力投送或轟炸,都是好東西。
雖然沒有親眼見過藍星聯合體的全部,通過幾個「線人」的描述,沈文劍知道對方沒有通用型的大氣內大飛機。
其實很容易理解,他們有十幾個居民星,大氣和重力環境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大飛機對他們不算什麼高端技術,一個型號也無法全域通用。
先把世界門通行能力拋開,假設他們有拆解後重裝並保持足夠強度的手段,想要在中原星上使用大飛機,需要難以計數的氣動數據匹配和安全驗證工作。
在此前提下,直接弄土著手裡的大飛機絕對是捷徑。
看破不說破,沈文劍不覺得藍星聯合體短時間內能想到什麼好辦法,因為環境太惡劣了。
以他們手中的小傢伙,就算使用電子戰手段把飛艇弄到地上,有天魔擋著都弄不回去。至於直接開回去,難度更大,超速使徒在他們南邊待命可不是說笑的,就算有一個團護航都能給它揍下來。
「師父,我覺得應該讓他們弄到幾架。」這天劉香湘休息,來掌門殿聊天時提出建議。
「說說你怎麼想的?」沈文劍讓她細說。
沈文劍的底線,是現有體系不能崩潰,如果換算成人口,香風崖能承擔的最大修士損失,必須在三千以內,這是考慮過未來幾十年修士數量趨降後得到的數字。
三千這個數字還是很大的,從之前的衝突看,只要沒有新的重型裝備出現,通過常規戰鬥幹掉三千修士幾乎不可能,至於導彈類武器,不管是走大氣層外還是大氣層內,玉劍山都給安排好了。
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藍星聯合體肯定還能拿出很多奇怪且強力的東西,投送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還是有隱患的。
「我覺得他們會做一些改造吧,到時候我們給劫回來,不就賺了嗎?」
「你怎麼這麼黑心啊。」
「哼!還不是跟師父學的。」
開了句玩笑,沈文劍稍作思索說:「難,他們到現在連電視信號都沒破解,要在飛艇上動手術,怕是得有幾個二鬼子幫忙才行。」
電視信號的加密比較低端,對方搞了這麼久都沒破譯就是因為語言不通,以方塊字為底層基礎的信號對他們來說是亂碼。
對飛艇做改造起碼要弄清楚基本功能,而且不管是加雷達還是別的肯定要動骨架,飛艇的符文就在骨架上,沒有懂行的幫忙切一下就報銷。
「派幾個師兄做『二鬼子』唄。」劉香湘大咧咧的建議。
沈文劍笑笑:「算了,我相信二鬼子會自然出現的。」
從前面十幾天藍星聯合體對香風崖地區的「圍觀」行為來看,短期內還沒有直接動武的打算。
可以判斷先遣隊的衝突還是有作用的,不管是為了獲得「超級戰士」,還是認為世界門這一側的力量無法戰勝土著,起碼是冷靜了點。照這樣拖下去,他們破譯電視信號進而慢慢具備一些中原語基礎是能夠預見的。
只要語言通了,以中原星一盤散沙的狀態,買通幾個二鬼子是很容易的。
重要的還是若到那種地步,還能不能壓住場面。
放下二鬼子的事,沈文劍問起自家的新東西:「三代系統你怎麼安排的?」
「我們最遲明年會開始全面做三代晶元的體系換代,借著這次換代,密磁靈能數據鏈系統肯定要整合起來。優先更新的是超算和衛星,把我們的保密能力提高。」
劉香湘現在已經是個成熟的主管,知道體系里什麼東西最重要,已經不需要沈文劍來一點點規劃技術路線了。
「不錯,就按這個步子來。」
藍星聯合體想要突破玉劍山的天基封鎖和地面調控,最有用的手段是電子戰。
雖然說電磁壓制不能破壞靈能符文系統,卻能夠截斷信號傳輸,這會導致區域內無法使用遠程指令,全靠機器人或攔截器的自動系統,也是玉劍山最大的短板。
點對點形式的密磁靈能數據鏈從實體測試到今天已經十二年,這十二年並不是白等的,其中影響最大的除了基礎理論的完善,是四符文定式的異面體加工能力的突破。
密磁數據依賴強磁激發,這是限制其小型化的瓶頸,符文異面體加工技術的出現,配合新材料,把同樣強度的人工磁體縮小到只比人頭稍大,通過增強磁力,也讓數據密度增大。
以衛星照片的數據做基準,現在一百公斤的密磁部件能夠在一秒內傳輸兩張照片,除了能耗比較可怕,已經具備實用性,能耗的問題地面上可以用能量密度足夠高的化合物儲能體,外層空間暫時只能交給裂變單棒裝置。
師徒倆聊著,冷雲從後門出現:「聊的怎麼樣了?先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