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玉劍山日常 第185章 新材料帶來的新課題

空間箱子組終於完成他們的歷史使命,損耗了一斤元晶後,終於做出一款容量為八十三立方的遙控箱子,也是時候解散了。

人力最多的火箭組拆掉,保留兩個工程師和兩個特級技師崗位,專門負責火箭發射前的各項調試工作。

古老的充能器開發組增加到四人編製。

說起來古老一個人玩,居然還玩出些名堂來,在每年十萬兩項目資金的支持下,他做出一版充能率為22%的水元靈石充能器。原理是在超高溫蒸氣的環境下,通過蒸氣給靈石增溫,再加上與金元靈石差不多的磁環境,同時進行高溫蒸氣冷卻,得到的就是現在的結果。

依據古老的研究,如果能直接讓水體增溫到一千五百度而不燒開,既深海海底的環境,就能把水元靈石的充能率提到九成以上。

實在不行,兩成的也用著吧,反正是反覆充能,玉劍山搜集的水元靈石殘晶放在科研部的就有一百多噸,含雙靈根在內五百多水系的每人能分兩百千克呢。

衛星組維持六人。

沈文劍經過慎重評估,決定放棄中軌道衛星的開發,省下來的時間,先開發實用級的低軌道武器平台。

按半年一發的速度,萬魔吞天前還能發四到五發。

四號已經確認攜帶近地情報衛星,後面有兩發會搭載大號的武器平台,一發同步軌道維修衛星。最後不知道有沒有的那一發,就留作機動。

如果有時間,就再來一波近地情報衛星,一切都以度過萬魔吞天為最優先考量。

天文與衛星觀測組分離,天文組留下兩個人,衛星觀測組改名衛星情報組,只有四人,但是稍後會從各山頭湊個二十人的隊伍,專職衛星情報的整理與調控。

計算機與軟體組再次擴容,足有十八人,最後兩年的時間,他們有一個大任務和一堆小任務。

首要任務是完成空天情報系統的控制中心設備整合,現在的狀況實在讓人難以接受,有很多機器是跟著衛星開發臨時增加的,導致有不少功能重複的部分出現。

設備整合後,要能用最少的人數,完成整個體系的日常管理。

軟體組還需要對便攜衛星通訊系統做升級。

沈文劍對便攜設備升級的要求,是必須能掛在身上,掛腰上、背著、戴腦袋上、綁在手臂上、直接手持都可以,總之不能放到芥子袋裡。

只有做到這樣的便攜程度,情報中心才能主動聯繫前方人員,在某些情況提前給予必要的警示。

原料組仍然不動。

剩下的都劃歸到機動組,仍然負責日常維護,人力比較充沛,正好做點其他的。

原料組在3008年,就於實驗室製作出超級導靈合金,一直卡在無法量產上。

超級導靈合金的靈能通量與極寒晶鐵比,也只稍差一籌,當然該合金無法像極寒晶鐵一樣自我生長。如果讓未接受過科研部調教的人來命名,或者會叫秘銀?

量產化難點,在於其中的鐵基化合物高溫穩定性較差,很難進行熱加工。

今年八月時,原料組制出一種新的鐵基化合物,單獨存在時能在一千二百度以下保持穩定,通過粉末冶金製成超級導靈合金之後能在兩千度以下保持穩定,代價是通靈量縮水了兩成。

超級導靈合金的出現,有望在很小的空間里,集成高負載力的複雜能量線路,沈文劍評估過之後,決定取消後面的同步軌道維修機械的開發,進行大氣層往返飛行器的項目,還能省下個火箭多放顆同步衛星,以免出現同步軌道衛星失靈導致整個衛星定位系統失效。

原空間箱子組的四人和四個原火箭組的被拉出來,由沈文劍自己帶著來做大氣層往返飛行器。

大氣往返飛行器,可以把它當成太空梭,但因為空間箱子的存在,它的航程、運載量和太空梭並不是一個級別的。

原空間箱子組第一個任務是做出第二個元晶控制空間箱子。

有兩個箱子,太空梭整體設計就會寬鬆很多,如果最終的成品夠好,直接用於投放同步軌道衛星,也是可能的。

其他四個則利用現有的那個箱子,完成物資配送的設計。

組內第一次會議沈文劍提出的要求,物資配送將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機械臂把空間箱子里取出的東西放到艙內固定位置,或把平台上的東西塞回箱子里。第二部分是艙內燃料裝填,主要任務就是用液氫液氧瓶為太空梭補充燃料。第三部分是艙外補給與維修任務。

艙外補給與維修是最重要的部分,現在給出的是兩個路線,直接用更長更複雜的機械臂,完成對衛星的彈藥補給和靈石模塊替換的工作;或者靈做一個小飛行器,平時固定在艙內,需要的時候抱著貨物飛出去執行任務。

沈文劍自己是更傾向小飛行器方案的,因為這樣太空梭就不用靠衛星太近,能夠提高任務安全度。

這些事情交給組員去做,他必須在兩個項目完成之前,決定發射模式。

火箭發射肯定是不行的,設計院沒有時間去設計一款全新的搭載太空梭的火箭,那種火箭會比現有的天仙一號大幾倍,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多,萬魔吞天之後能不能維持也要打個問號。

他設想的發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浮空陣法支持的高空平台,在空中以一定的角度,利用電磁彈射的方式把太空梭丟出去,太空梭免燃料獲得一個百米每秒的初速。

但是要讓太空梭達到百米每秒的初速,工程必然非常龐大,以工程院和製造局的製造能力,造這種規模的東西,會影響到後續火箭的發射。

第二種則是前人用過的,利用飛機賦予太空梭一定的高度與速度。

自家的太空梭有燃料總量優勢,還有玄學幫助節省燃料,就算飛艇慢點好像也沒什麼不妥。

單從設計工作量來看,做新型號的專業飛艇,不會比設計火箭輕鬆多少,但是萬魔吞天之後的使用,肯定要比再造個火箭容易太多了。

對比過各種方式的工作量,和再利用所需的人力,還是決定造新型飛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