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玉劍山日常 第016章 災害預警

做點課題,帶了兩個弟子,不知不覺已經入冬。

玉劍山小盆地如期的迎來來自北方的難民們。

玉劍山周圍算是蠻荒地帶,南方除了山民、野獸沒有像樣的小鎮,小村有那麼幾個。西邊好一點也很有限,東邊隔著幾座山有小鎮。

只有北邊,從西村的官道一路向西北,在柳山轉東北繼續走,普通人越來越密集,在距離四百里左右巨浪江平原形成高峰。

巨浪江是一條不會幹涸也不會結冰的大江,支流多數不會斷流,具備不錯的抗旱能力。

今年的蝗災對巨浪江以南的影響並不嚴重,勉強導致巨浪江平原減產兩成,而該平原的產量,即使減產兩成,仍然有一定餘糧。

此時玉劍山周邊出現災民,說明流入巨浪江平原的災民非常多,已經超出那些州縣的容納能力。

「聽說了嗎?東西村聚集許多災民了。」

東村的災民來自另一條線路,過巨浪江後,兩條線路被離山山脈隔開。

「知道,長老們正商量著,這兩天便會有對策。」

「聽說災民里有個什麼天公教,是今年才冒出來的,這種應該趕走吧。」

「巴拉巴拉……」

食堂中,弟子們也開始關注災民的事。

沈文劍一言不發,跟劉香湘吃完默默離開。

「師父,明年災民會更多是嗎?」走在山路上,香湘突然提問。

「咦?你聽誰說的?」

「上山之前,家裡那邊就有傳言,說接下來是大災之年。」

沈文劍伸手牽起劉香湘的手走著,好一會兒才再出聲。

「擔心家裡嗎?」

「嗯。」

「等開春後你寫封信回家,如果他們願意可以遷居到山下。」

玉山地處巨浪江以南,蝗蟲成災之前完成夏收沒有問題,在春夏這段災民不活躍的時間裡進行遷居問題不大。

「可是他們不會來。」

「為什麼?家裡產業太大了嗎?」

劉香湘點頭。

這個結果並不奇怪,越是地主官紳的弟子,越傾向於把人送到名山古剎,玉劍山在附近幾百里名聲還不錯。

普通災年,地主官紳會過的很好,但大災之年裡,他們不會比災民更安全,因為餓急的災民一旦扎堆,什麼事都敢幹。

「那就順其自然吧,你已經開始修行,普通人的事會離你越來越遠。」

「嗯,我知道。」

回到山上,該練功的練功,該做課題的做課題。

沒幾天,對難民的處理意見下來了。

玉劍山小盆地藉此吸收兩千人口,約佔難民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他人給些糧食讓他們去別的地方尋生計。

此外,為了應對來年的大災,這兩千難民入住玉山鎮後,會對玉山鎮和周邊種植區進行擴建,擴建與開荒的人工費用抵用安置費,開春後派下弟子幫助小盆地各村鎮糧食增產。

幫助糧食增產不比以法術緊急產糧,只是很簡單的肥土術,築基弟子也能勝任。

小盆地里平時每畝產糧約兩擔,農民與外門、內門的分配比例為6:2:2,實施增產後畝產能提高一半到一倍,分配比例也會變更為4:2:4。

……沒錯,沒有哪家的朝廷管的到玉劍山小盆地,只有東村需要給外人交稅,一個名叫大趙,方圓不到兩千里的小國。

玉劍山並不對東村抽稅,但即便如此,東村的生活壓力還是比西村和小盆地里大,他們平日里就只有四成收入能留在手裡,所以東村沒有如西村一般發展成綜合驛站、接待、耕種一體的樣子,只是個二十戶人的接待處。

說起來有點殘酷,糧食增產的決定,其實並不是為來年收容多少難民。

增產的糧食,其實是「安置費」,讓難民往別處遷移。

玉劍山之類體量比較大的門派,都不可能讓自己的地盤人口太多。大部分普通人和靈氣都是互相排斥的,人多意味著靈氣會變少,「人均靈氣」是血緣之外影響優秀靈根出現概率的最大因素。

為了配合災民引流計畫,開春之後還會有一批弟子被派出去在西村的西南方向百多里處,做一些準備工作。

西村西南方向有個南北十幾里,東西三里的湖泊,雖被群山環抱,現在也還是樹林,但地勢平緩可開發的面積還相當不錯,準備工作就是清理一條能勉強用於騾馬運輸的道路出來,還要砍些林木空出地方,順便在湖邊自然乾燥以備難民建房之用。

修行門派面對難民潮,也是十分辛苦的,各種勞心勞力。

沈文劍是申請住居養靈獸的後勤人員,又帶了徒弟,下山種田修路跟他沒有關係,他還是窩在家裡做課題。

金丹期功法源於沈文劍早為自己設計的修行體系,與築基期功法一脈相承,論證工作倒也無需做太危險的實驗,大部分是數學模型與實物模型的演算。

花了些時間把論證做完,轉到下個課題,武器設計。

此時的試驗飛劍第二版是早前為築基期定製的,等金丹時肯定會跟不上時代。

玉劍山的傳承比較奇葩,核心傳承是可斬七情六慾的斬情劍,之外並無強制,秘典軒里收納有無數手段,愛練哪種練哪種。

於是玉劍山有了三個流派,以青石峰、靈石峰大部分人為代表的氣修既練氣士,以玉石峰、金石峰為代表的劍修,和各種非典型修士。

沈文劍明顯屬於非典型修士,擁有滿值靈氣親和度的他,在使用練氣士手段時,他的真元耗費還要高於普通練氣士,另一方面由於靈根的關係,他又無法成為正經劍修。

所以他的武器只能自己定製,無法假手他人。

考慮到金丹期修士對環境、對自身的認知已經到很高的水平,這把飛劍若要載入雙刀,必須是完全體形態的慣用刀。

他的慣用刀總長度是五尺八分,假如這個世界的人類身高與他原來的世界一致,那麼依據成年人的腦袋平均長度為參照,一尺約為二十八到三十厘米,一把全尺寸斬馬刀的長度就有一點七米上下,於是就產生了個難題。

一點七米以上的劍,加上劍匣,無論如何背在背上都會影響步行,何況考慮到空氣動力因素,組合而成的飛劍肯定還不止一點七米。

慣用刀太長,是製作第二版時縮減雙刀尺寸的原因之一。

金丹期飛劍若想掛載全尺寸斬馬刀,必然要用到縮放技術。

於是又碰到個難題。

沈文劍有個長老外公,能讀到很多普通弟子讀不到的典籍,知識儲備沒有問題。可是物隨意變的符文,必須要金丹期才有足夠的真元啟動。

消耗不小,若在連續戰鬥中斷續使用物隨意變的符文,即使金丹期也是不小的負擔,其實是真元的一種浪費。

另外,沈文劍的刀具上不能刻錄符文,他的特殊真元會使工作中的符文失效並對符文本身產生極大的磨損,用更強也更貴的材料可以略微改善,但無法徹底解決問題,起碼現階段他還沒找到方法。意味著所有的功能符文必須在飛劍主結構上。

經過一堆靈氣/真元公式的計算,設計中沈文劍估算過金丹期真元最低值與最高值的跨度,最終放棄還是放棄了第二版的掛載模式,最後決定造兩把。

一把純飛劍,不過沒錢,暫時不造。

另一把是準備放在芥子袋裡備用的雙刀飛劍。

這把雙刀飛劍和第二版長相、重量、銘紋套路都不同,把刀背後半段加了一層,成為兩套輕、薄的刀具懸架,能讓刀飄著並以不超過奔馬的緩慢速度移動,可以拼合成前半中間鏤空的叉型雙刃劍,組合前後都無法載重,懸架基本僅是個回收系統。

完成設計,然後是製作的準備工作。

嗯……現在也是有徒弟的人了,總不好因為熔爐的關係讓徒弟們也住在高熱地區。

跑去又申請了一塊地,在遠離竹林的方向加了五丈長,然後整塊地基邊緣向山路方向推了一丈。

山路變窄了,之後還要在外面加土蓋石板拓寬,這都是後勤處的事情不用沈文劍去操心。

此時地基為長十五丈,寬五丈,角落為竹林。

這一改建,就顯示出飛磚的優勢了。

花錢從內務處找幾個工匠,又召喚了十多個師兄弟幫忙搬傢具,在劉香香目瞪口呆中磚頭亂飛,只用了不到三小時就完成了改建!

「師父好厲害啊!」劉香香興奮拍手。

「這是我獨門技藝,想學嗎?」沈文劍得瑟起來。

劉香湘拚命點頭。

拿出個冊子給她。

「這是秘籍,看不懂再問我。」

秘籍什麼的自然是吹牛的,其實就是本整理過的開發日誌,飛磚本來就只需練氣期就能簡單遙控,修為高能多指揮一些。

飛磚的重點是獨家印記,通過觀想形成包含個人圖形的固定小陣法,再以自身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