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風雲舒 第2437章 獨寵

孫權說完,見孫策若有所思地看著他,不免有些緊張,斂容道:「陛下,臣弟……」

孫策微微一笑,擺擺手。「仲謀,你說得很好。」想了想,又補了一句。「這幾個月,你進步很大,當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孫權努了努嘴,欲言又止,遲疑了片刻才說道:「臣弟若有所得,也是陛下所賜。這幾個月旁聽政務,又代陛下處理一些公文,尤其是與軍事有關的,臣弟這才知道自己當初有多荒唐。」

孫策嘆了一口氣。「仲謀,你若真能這麼想,也不枉我一片苦心。平心而論,你用兵雖不如理政有天賦,卻也並非一無是處。若能穩健些,做一戰區督還是綽綽有餘的。只可惜……唉,你還年輕,現在領悟也不遲。你多用點心,再過幾年,若你還想統兵征伐,改封海外便是了。」

孫權驚訝地看著孫策。片刻之後,他拜伏在地,垂淚道:「能得陛下此言,臣弟縱是終老於筆墨之間,也是心甘的。」

孫策欠身扶起孫權,順手撣去他肩上的頭皮屑。「注意身體,不要太辛苦了,日子還長著呢。」

「唯。」孫權再拜。

「將你剛才所言仔細統籌一下,過兩日朝議時提交討論。」

孫權露出一絲猶豫。「陛下,臣弟畢竟沒有實際理政經驗,只是一家之言。陛下不嫌臣弟妄陋,臣弟已然心滿意足,豈能再貽笑大方。且臣弟身份特殊,萬一他們有所忌諱,不能放膽直言,屈己從之,豈不誤導了眾臣,耽誤了國事。」

孫策又問了兩遍,見孫權堅持不肯,雖有些不以為然,卻也覺得孫權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便沒有再說。他又和孫權聊了一些家常話,這才起身離開。

出了艙站,孫策順便去一旁的主艙看了看。步練師正在主艙里整理公文,兩個侍者在打掃衛生,見孫策進艙,步練師迎了上來。孫策四下看了一眼。「你一直都在?」

「臣妾職責所在,理當隨身侍候,只是見陛下與長沙王相談甚歡,怕是一時半會不會結束,便來做點順手可及的事。」

「聽到長沙王剛剛的建議了嗎?」

「零星聽到一些,不算完整。」

「有什麼想法?」

「長沙王心思縝密,又擅長用數學進行推演,有理有據,深得陛下新政精髓。」

「新政精髓?」孫策忍不住笑了兩聲,想了想,又點點頭。「的確如此。長沙王的進步,朕很欣慰啊。」

「陛下的幾個弟妹人人出類拔萃,真是令人羨慕。」

孫策大笑,挽著步練師的手,出了艙。天色已黑,樓船上的燈光倒映在水中,與明月、星河混在一起。孫策看得入神,放慢了腳步,一時覺醒無語。良久後,他抬起頭,看著天空的明月。

「練師,朕希望大吳的幾千萬人都是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只有如此,華夏衣冠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拓展,最終征服星辰大海。」

「陛下胸懷,比星辰大海還要廣闊。」

孫策嘴角微挑,轉頭看了看步練師。燈光下,步練師的臉有些紅,卻看不清是臉紅還是燈光所照。她靜靜地迎著孫策的目光,面色平靜,帶著若有若無的淺淺笑意。

「你是暗指朕優柔寡斷,婦人之仁吧?」

步練師「噗嗤」一聲笑了,隨即又自覺失禮,瞋了孫策一眼。「陛下這可是欲加之罪。」頓了頓,她又說道:「陛下是擔心有人這麼說吧?」

孫策笑笑。其實不是他擔心,而是的確有人這麼說,說他心太善,手太軟,該殺的不殺。最典型的就是曹操、劉備,當初明明都有機會殺掉,卻沒有殺,這才留下了後患。這類話當然只是少數人的片面之辭,但凡有見識的人絕不會這麼說。孫策也沒當回事,只是一笑置之。

到了這個地步,他不至於那麼玻璃心。

……

孫權不願意在公眾場合表達他的觀點,孫策不能勉強,卻非常重視他的觀點。又與孫權談了兩次後,他召集沮授、郭嘉等人討論,議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要不要親征,二是應不應該用未來的稅款抵沖甄麋諸家的海產品債款。

聽完孫策的解釋後,沮授等人有的喝茶,有的思索,並不急於發表意見,劉曄還和郭嘉開了兩句玩笑。他們都清楚,這種事不急在一時,大可從容些。考慮了一陣後,沮授率先發言。

「陛下,臣以為,若曹操出峽,陛下親征自然沒什麼問題。目前曹操只是試探,並沒有出峽的跡象,親征似乎沒什麼必要。三峽險峻,我軍樓船龐大,逆水行舟太難,縱使有縴夫相助也不易。如此,戰船優勢無法發揮,只能一路叩關而上,與其他諸路相比,並無區別。」

沮授喝了一口茶,接著說道:「臣思量著,與其如此,倒不如暫時按兵不動,觀其進退。若曹操果真冒險出峽,則以右都護統婁圭、李通及諸郡兵拒之,陛下居柴桑以觀成敗。右都護雖年輕,卻有統兵數年的經驗,上次在零陵擊敗劉繇,臨陣指揮頗有章法。此次與曹操對陣,縱不能勝,也可增漲見識。」

郭嘉點頭附和。「臣以為可。右都護雖年少,這些年卻越發沉穩,有大將風度。孔明亦是謹慎之人,他們就算不是曹操敵手,大敗的可能性也不大。退一步講,就算右都護不敵,被曹操鑽了空子,突入荊楚二州,也不是壞事。在荊楚決戰總比強突三峽更好,三峽若能強行突破,甘大都督也不會等到現在了。」

郭嘉話音未落,眾人便會心而笑。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見識過三峽之險,但他們都知道甘寧是什麼人。如果有機會率領水師強行突破三峽,進入益州,甘寧絕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上次之所以無功無而返,就是因為做不到。

大吳水師之所以強悍,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造船技術好,樓船體量大,速度也快,普通戰船根本無法匹敵。但樓船的體量巨大也造成了逆水行舟的困難,尤其是三峽這種水流特別急的水域,樓船自身的動力不足以前進,就算有縴夫幫忙也不行。沒人拉得動那麼大的樓船,還是在兩軍交戰的情況下。一旦對方攻擊縴夫,樓船失去牽引,隨時可能失控,不戰而敗。

黃忠在漢水流域作戰不利,便有這方面的因素。漢水已然如此,更別說三峽了。甘寧嘗試著攻擊了一次之後,發現難度太大,短時間看不到克服的可能,這才老老實實地跟著太史慈去了交州。

孫策覺得有理。如果曹操真的主動出擊,那也不是壞事,讓孫翊先練練手,若是不行,再親征也不遲。以雙方的實力,就算曹操施奇計突襲成功,他也無法深入,更不可能一舉逆轉形勢,最多佔領江陵、武陵、長沙等沿江地帶罷了。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他相信荊州的民心穩定,平民也好,世家也罷,都不會有足夠的動力追隨曹操。曹操在益州的新政成績有目共睹,他無法給荊州人帶來更大的利益。

這就是大勢的力量。

至於孫翊與曹操的關係,他相信孫翊會拎得清,就算有幾句流言蜚語也沒什麼影響。如果連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住,那他以後也別想干出什麼大事了。

親征的問題很快有了結果,討論的重點集中在第二項:是否接受甄麋等海商的請求,用未來幾年的稅款抵沖債務。

涉及到經濟的問題比較複雜,這個問題尤其複雜,一是涉及到大量的計算,二是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在座的幾個人對經濟民生的了解也不夠深入細緻,與其是討論,不如說是共同學習。孫策和他們討論這個問題也有增強他們經濟思維的用意。最後如何決策,還要聽取張紘和虞翻的意見,他們才是搞經濟的行家。

問題很複雜,卻不迫切。施行與否只與一些利益得失有關,並不會影響到整個形勢。就算海商們為了利益,想興風作浪,擴大戰事規模,孫策也不會給他們機會,隨時可以叫停。

大家討論得很熱烈,有說有笑,不時扯過幾張紙來演算一番。孫策要求郭嘉加強對出海商家的監控,如果有人發現了黃金,卻隱瞞消息,企圖以擾亂物價的方式牟利,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畢竟還是皇權時代,幾個商人想和皇權較量,未免不自量力。有人想跳出來作為富不仁的典型,孫策也不介意把他們當作肥羊,拿他們開刀,順便收割一波財富。

甄像也在旁聽。他跟孫策也有幾年,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聽得心驚肉跳。

說到半夜,興盡而返。孫策離開艙室,返回生活艙,經過廊橋時,見劉曄拱著手,正在欣賞夜色。聽到腳步聲,劉曄轉身,拱手行禮。

「陛下。」

「子揚好心情,在此欣賞月色。」

「不僅是月色。」劉曄微微一笑。「剛才與諸君討論,妙見迭出,精彩紛呈,臣也是受益匪淺。在此回味回味。」

「是嗎?是什麼樣的妙論,居然能讓你劉子揚覺得精彩,說來聽聽。」

「這可多了,陛下有時間聽嗎?」

孫策笑了笑。劉曄這是要獨自進言啊。劉曄為人自負,好勝心強,不喜歡在公眾場合發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