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約翰·凱利再也沒發表任何關於賭博的文章。眾所周知,他從未想要利用G=R去賺錢。他的好朋友本·洛根甚至都不確定凱利是否曾應用自己設計的足球賽電路圖真正下注過。
凱利已經成為貝爾實驗室的重要人物,他被提拔為信息編碼及編程部門主任。他把香農的理論應用於解決衛星傳輸過程中糾正回聲效果的問題上。凱利設計了一個框圖編譯器,能夠把簡單的邏輯框圖編譯成工作碼。
他還教計算機唱歌。那是一台IMB704計算機,索普首次進行21點研究時就是用的這種機型。1961年,凱利和卡羅爾·洛赫鮑姆(Carol Lochbaum)展示了他們新的聲音合成系統,他們錄製了計算機背誦《哈姆雷特》片段並演唱歌曲《雛菊鈴之歌》(Daisy Bell)的場景,這首歌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雙人自行車》(Bicycle Built for Two)。
聲音合成研究存在的一個職業弊端就是「鸚鵡效應」。經過長時間的接觸,研究者會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理解他的「寵物」的語言。曼弗雷德·施羅德(Manfred Schroeder)記得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曾自豪地向貝爾實驗室的兩位主管展示聲音合成系統:「他們表現得非常有禮貌,但是我非常確定他們沒有聽懂我的機器在說什麼。」
讓計算機「演唱」一首非常流行的歌曲實際上是一種有點狡猾的做法——熟悉的旋律會讓聽眾想起歌詞。因此,合成歌曲比合成其他聲音更加容易。那些認為會唱歌的計算機很有新聞報道價值的記者們可不在乎這一事實。
約翰·皮爾斯和英國科幻小說作家亞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e)相熟。20世紀60年代中期,克拉克曾拜訪貝爾實驗室,尋求與AT&T公司合作製作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指的就是後來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在電影中展示帶有當代公司標誌的未來科技,比如AT&T可視電話等,這一想法正是克拉克和庫布里克提出的。皮爾斯給克拉克播放了凱利錄製的計算機演唱的《雙人自行車》,克拉克感到非常有趣。
一貫謹慎的AT&T公司主管們最終決定不參與這部電影。他們擔心電影中展示的技術可能是錯誤的或者根本無法實現,那樣會讓AT&T公司蒙羞。在為《2001:太空漫遊》寫劇本時,克拉克想起凱利錄製的那首歌。在電影中,嗜殺成性的計算機HAL被拔掉插頭,然後恢複到了幼稚的狀態,演唱了凱利計算機演唱的那首歌。
克拉克和庫布里克認為到2001年,像凱利這樣的科學家一定能夠達到他們的目標,合成出與人聲難以區分的聲音。他們認為HAL發出的聲音不應該像一台機器人。因此,演員道格拉斯·雷恩(Douglas Rain)轉而負責給HAL配音,包括演唱《雙人自行車》。
截至2001年,數字語言已經普遍存在於計算機、電話和互聯網上,這歸功於世界上最傑出的一位科學家的努力。但從某種角度來講,AT&T公司的主管們是對的。這些合成聲音的質量進步非常緩慢,始終與人類的聲音存在差距。
傳奇的是,克拉克之所以想到「HAL」這個名字,其實是取了「IBM」三個字母在字母表上的前一個字母,而約翰·凱利去世前正好要去IBM公司。1965年3月18日,他和幾個同事乘坐貝爾實驗室的豪華轎車進入曼哈頓,他們要去IBM公司開會。他們在大街上走著,突然凱利手捂著頭部大叫一聲:「等等!」片刻之後他就倒在了人行道上。他死於腦溢血,享年41歲。
此後,凱利由於和一部他從未看到的電影有了偶然的聯繫而被人們熟知——也因為賭博公式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