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這個蝴蝶效應對大明是好是壞?

當然了,每次戰事的經驗還是要總結的。

這一次,可以說最有深刻感受的是,大明精兵還太少了。就是像三大營這邊,能成為主力作戰的太少。

關寧軍那邊,確實是祖家軍最為精銳,因此,祖家軍被建虜消滅之後,餘下軍隊,守城還是可以,協同作戰也還行,但就是不能作為主力部隊參戰。

因此,崇禎皇帝回來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京營總戎誠意伯劉孔昭,直言對他說道:「京營革新,勢在必行。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對於目前京營的人馬進行汰弱留強。」

這個事情,之前就已經有先兆,因此劉孔昭早就有預料。不過此時聽到崇禎皇帝提起,便想說話,把他考慮的幾件事情說一說,這些事情不解決的話,京營革新還是不大可能徹底的。

然而,崇禎皇帝似乎知道他想說什麼,直接便對他繼續說道:「只有一個原則,汰弱留強。卿可分為三等。第一等,老弱病殘,連基本的體力活都無法堅持的;第二等,有力氣但不適合上戰場的;第三等,就是適合上戰場的軍卒;朕對這三等分類,不給卿名額限制,每一等,該是多少就是多少。限卿半個月時間,就全部區分完成,朕要親自核實。」

說到這裡,他看著劉孔昭的眼神,看他欲言又止,便微笑著說道:「朕可以先給卿透露一下,第一等老弱病殘,朕會給其能生活的糧田,不過不在京師,而是在山海關一代,可解甲務農;第二等軍卒,朕會將其改編為工程兵,就是平日用於修路鋪橋、救災防災等民生方面用。第三等,自然就不用朕說了。」

劉孔昭沒想到皇上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噹噹,便無話可說,當即領旨。

京營的革新,崇禎皇帝就準備親自盯著。等這事完成之後,就會以此為模板,向全國各地的衛所進行逐步推行。

大明軍隊,也該變一變了。

吩咐完了這個事情之後,崇禎皇帝便立刻開始查看財政情況。

鹽政革新,還在繼續推行中,百姓是否從中受惠,暫時還看不出來。

已經取得階段性結果的是大明皇家銀行的分行設立,已經在大明兩京十三省全部設好並開始運轉了。就目前京師這邊所掌握的情況,各地的存貸款情況還不夠廣泛。相對來說,江南那邊要多一些,不過也僅僅是多一些而已。這方面,朝廷還是要繼續引導才行。

崇禎皇帝看完奏章之後,就親自出去了一趟,由開物司的宋應星本人接待。

宋應星自然知道皇帝這麼快跑過來的用意是什麼,便立刻給崇禎皇帝奏道:「陛下,目前已有一些結果,確實能如陛下所言燒出來。不過如今有一個難點,就是耐火磚這方面還是有點薄弱,微臣還在多方試驗,相信再過個一年左右,應該能解決目前遇到的困難了。」

崇禎皇帝也沒有寄希望宋應星這邊能一下就搞出來,不過該有的提醒還是要有的,就見他對宋應星說道:「該有的懸賞不要吝嗇,要充分調動工匠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經費不足就向朕申請好了。這東西的應用非常廣泛,會大大改變目前的民生,當然,更能改善朝廷財政,一定要抓緊才好!」

有皇帝這話墊底,宋應星頓時就笑了,立刻回奏道:「此事的重要性,陛下早有告訴過微臣,微臣豈敢馬虎拖拉!」

對於宋應星的辦事能力,崇禎皇帝還是很滿意的,點點頭就準備走了。不過臨走之前,他忽然又轉身對宋應星道:「宋卿能堅持拒絕各種借口送禮之舉,確實不容易啊!」

宋應星聽了一愣,隨即回過神來,知道自己當太子講師之後,一下受歡迎,確實有找各種關係,各種借口送禮,不過都被自己拒絕了。皇帝有廠衛在京師,能知道這個情況,也是正常。

這麼想著,回過神來之後,便立刻嚴肅了臉,躬身回奏道:「此乃臣之為官本份,不敢破此底線。微臣的俸祿和陛下的賞賜,已經足夠微臣生活所用了!」

「呵呵,卿得覺悟不錯!」崇禎皇帝聽了,便笑著說道,「等卿做成這事,朕就給卿百分之一的股份,每年都能收分紅,時間就設為六十年好了。」

一聽這話,宋應星不由得大喜,他經過崇禎皇帝的解釋,知道那東西要是能做出來,應用之廣泛,是前所未見的。換句話就是說,這東西非常值錢。哪怕分百分之一的股份,那隨著規模的擴大,絕對會遠遠高於俸祿的。

「微臣叩謝皇恩!」宋應星立刻鄭重其事地行禮,有這份大禮,宋府以後就衣食無憂了!

對此,崇禎皇帝坦然受之,當即回宮去了。

剛才說得事情,確實是東廠提督王承恩給他稟告的。幾乎京師重要的官員,如今廠衛都已經分別設了眼線監視。崇禎皇帝一回京,有關的奏章匯總就已經擺在了他的御案上的。

相對宋應星來說,陳子龍那邊就多少收了一些。不過崇禎皇帝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陳子龍的社會關係,遠比宋應星要複雜,人情往來自然就更多。只要不是過分的事情,崇禎皇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要想所有官員都跟海瑞一樣,這壓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到宮內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始翻看各地災情奏章。

從四月開始,吳江一帶,就大旱不雨,而且蝗蟲還趁機雪上加霜。不過虧了崇禎皇帝定下的救災機制在,及時運入糧食,才沒有大範圍的餓死人的情況發生。

不過崇禎皇帝看到還有一疊奏章,全是有關災情預警的。在最上面有內閣的災情匯總。崇禎皇帝只是一看,臉色就有點嚴峻了。

京畿之地和南京附近,以及山東、河南、浙江、湖廣一帶,也有大旱的跡象。這個範圍如此之廣。有點讓人心驚。如果未來不下雨的話,全部一起大旱,那問題就嚴重了。

就內閣在奏章上所寫,說如此大範圍的旱災,以前很少會有。各地多少都會有下雨情況的。欽天監那邊也給出了答覆,覺得應該有省份的災情會得到緩解。

雖然他們都這麼認為,但是,崇禎皇帝可不敢大意。明末這段時間,那是有名的天災人禍不斷的時期。說應該不會,搞不好老天爺就偏偏會。

因此,崇禎皇帝寧可當這些省份在未來也會大旱。因此,就這事,他立刻在文華殿召開六部九卿議事。

如今,崇禎皇帝的威望真高,加上他能從蛛絲馬跡中推斷出事實的真相,因此,這些大明高級官員,哪個都不敢不重視皇帝的意見。

在崇禎皇帝的再次強調下,這些大明高級官員針對他擔心的這個災情問題,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

「陛下,微臣以為,可讓地方都察院派御史巡視各地災區。如此一來,御史所巡查各地範圍有限,可集中精力整頓地方抗災能力!」

「陛下,微臣以為,當興修水利,做好蓄水抗旱事宜。」

「陛下,番薯作為主糧之外的補充,已經連續推廣了三年,特別是南方地區,如福建、廣東、浙江、湖南、江西等地,收穫甚大。可從中抽調部分糧食出來。」

「陛下,番薯、玉米等農作物,朝廷當三令五申,要求地方官府加以重視,在農田之外的地方種植,補充糧食之需。」

「……」

一條條建議,基本上都有一定的道理,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

事實上,這些建議的背後,都是崇禎皇帝的心血。經過幾年的布局,如今算是有些收穫了。

會議結束之後,相關建議一共有十二條之多,整理之後立刻聖旨發出京師,責令各地執行。

崇禎皇帝不知道,他這麼認真對待的事情,其實一點都沒做錯。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十四年的四月到八月期間,吳江一帶,大旱不雨,飛蝗蔽天。官令捕之,日益甚。米價每石銀四兩,流丐滿道,多枕藉死。民間以糟糧腐渣為珍味,或食樹屑榆皮。各處設廠施粥,吃者日數千萬。

如此慘狀,可以說大明朝廷已經對地方根本無能為力了。大明百姓,在那個位面,是真得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完全是王朝末期景象。

還有,在原本的歷史上,從崇禎十四年的六月開始,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一帶,大旱,蝗蟲起。當時山東等省連歲告災,給事中左懋等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李青山遂率領民眾起義,阻斷漕運,明廷大震。

不過如今,這崇禎十四年的災情,因為崇禎皇帝預防得當,不利影響都在往後延。至少吳江一帶,並沒有歷史上的慘狀發生。而各地大災省份,如今崇禎皇帝也非常重視,整理了十二條防災救災的措施出來。

在原本的歷史上,流賊未滅,這個時候,又已經烽火遍地。戰亂,更是對各地災情的雪上添霜。如果沒有人禍,根本就不會有如此大規模的災情發生。

就算再大的災情,只要官府和民間齊心協力來抗災救災,所謂的人定勝天,就能得到體現。

而崇禎皇帝如此,就是要做那人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