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這腦洞

「陛下,這怕是不合適吧?」首輔薛國觀第一個提了反對意見道,「雖然如今朝廷是有點錢了,可這也只是一鎚子的買賣,要是連這種事情都要花錢的話,這錢估計也用不了多長時間的啊!」

一邊的盧象升聽了,也是奏對道:「陛下,此事一旦開了口子,那以後怎麼辦?其他差役怎麼辦?微臣以為首輔的顧慮,還是要考慮下的。」

孫傳庭也在,同樣站出來反對道:「陛下,這可不止我大明朝是這樣的,就算以前的朝代,也都是如此,何至於破例呢?」

崇禎皇帝見自己的幾個心腹臣子都反對,不由得低頭想了一會,而後抬頭對他們說道:「諸位愛卿說得也是有道理,那這樣好了,朕就退一步,皇家所用工匠,就按朕說得辦,其他的,就還是按照原來的辦,如此可以吧?」

剛才的時候,他向自己的心腹提出,廢除現在的勞役制度,包括工匠,不再是無償要求各行百姓為官府做事,而是改為薪酬制。

自古以來,百姓的負擔就分兩個部分,一個是稅,一個是役。甚至可以說,對於老百姓生活的影響,有的時候,役要比稅大多了。因為這個役,不管是什麼,押送糧食,修路,興修水利,甚至是當衙役等低聲差事,都是屬於役的一種,要是輪到了,就要無償去做。

有些大的勞役,比如修長城之類的,很多人去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的。哪怕不是修長城,只要官府不仔細一點的,很多勞役,也很難安然返鄉。

不過在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之後,一切都可以折算成銀子。包括役,也是的。只要交了銀子,就可以不用服役。

但不管怎麼樣,役這個東西,就是壓在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官府的運轉,也要靠著役和稅這兩條腿才可以的。可如今,崇禎皇帝卻突然提出,要廢除這個無償役,改為薪酬制。對於後世人來說,這個不要太普通,可對此時的人來說,卻是一件非常讓人震驚的事情。

因此,哪怕是他的心腹臣子,包括薛國觀、盧象升和孫傳庭,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反對的意見。

對於這一點,其實崇禎皇帝有料到了。只是對於古人的態度,他多少有點沒把握,就試著提出來,如果能接受,那就是最好了,不能接受,那他可以退一步。

剛才之所以還考慮了一會再回答,是因為他原本是想回答薛國觀的問題的。

如果廢除了免費的役,那所有的壓力就都在這個稅上面。按照這個時代的人來理解,光靠稅是不可能支持朝廷的運轉的。但對來自後世的崇禎皇帝來說,卻完全不是問題。只要大力發展商業,各地溝通有無,就能極大地促進各地的生產力。只要商業總量提升上去了,那麼在商業稅方面以及商業發展所帶動的各地產業稅收的增加,就能彌補役這一塊的免除。甚至他已經在計畫內的打算,也能給朝廷,給他帶來足夠的利潤來支撐朝廷的運轉。

不過崇禎皇帝最終考慮到,這些事情,對於古人來說,解釋起來還是有點難。與其浪費口水,不如先做個試點,以此來推廣,遇到的阻力應該能大大減少。

要不然,再好地政策,下到地方執行後,以華夏人的聰明才智,都能給你解讀並執行到一個你怎麼樣都想不到的歪路上去。

這一點,歷史上已經很多次證明了。特別是國家越大,這種制度上的改革,就越是艱難。

此時,聽到崇禎皇帝讓步了,薛國觀看看盧象升和孫傳庭,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後,才向皇上奏道:「陛下,此事一定要做么?」

看樣子,他們還是想再勸勸皇帝。

崇禎皇帝聽了,不得不再解釋道:「朕問卿等,一直以來的勞役,百姓可有熱情?能積極主動地去做事么?還是說,要靠官府的監督、鞭撻、強壓才能完成該做得事情?」

這個事情,都不用回答,在場的這幾個封疆大吏,自然知道答案是什麼。道理他們也都懂,只有和那些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他們的積極性才會高一些。比如說,興修水利,本地的百姓就會比其他地方的積極不少。當然,偷懶的人也一樣存在。這個,其實就是大鍋飯的道理。

崇禎皇帝不用他們回答,就接著又說道:「不說其他,光是朕之前巡查了兵仗局的工匠,就非常不滿意。都是什麼樣的工匠啊!用不客氣的話來說,就是一群混吃等死,在耗時間等著匠役服完。他們的水平,不用說,卿等應該也知道。那些有精湛技藝的工匠,都是出銀子代勞役,才不會來服匠役。」

看到孫傳庭似乎想說話,他料到了,就看著孫傳庭說道:「那對他們嚴加管束,敢偷懶耍奸就嚴懲,一如其他勞役一般地用上監督、鞭撻、嚴懲、強壓等手段?」

「沒錯,這樣或者能讓他們完成要做的事情,可也僅此而已了。」崇禎皇帝說到這裡,面容嚴肅,看著面前的三個臣子說道,「可兵仗局製造的可是軍械護甲,這種事情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卿等自己也說了,建虜的軍械護甲就比我大明的要好。可如果反過來,我大明的比建虜地要好,那是不是能極大地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有的時候,事情的真相其實很簡單,但是,基於慣性思維,就不會再往深處想一想。可要是有人提了,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事情其實就這樣,很好理解。

「陛下,那或者給其獎勵不也可以么?」盧象升聽到這裡,就又奏道。

崇禎皇帝點點頭,獎罰分明這點,特別是這些帶兵的大臣都能理解。不過他還是補充說道:「是可以,但真不是想要一鎚子買賣,而是作為一個制度,長久流傳下去。卿等想一下,如果連基本的生活保證都沒有,那又有多少人會願意去搏一個獎賞呢?因此,朕的想法,就是給他們發俸祿,讓他們能衣食無憂,從而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軍械護甲的打造上。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再給予必要的獎賞,提高他們的創新積極性。如此一來,朕就不信了,以我大明的人力,還打造不出更精良和厲害的軍械護甲?」

薛國觀聽了,第一個叛變了立場,立刻擁護道:「陛下聖明,微臣以為,這和陛下給大明官員漲俸祿是一個道理!」

盧象升和孫傳庭兩人看了他一眼,隨後看向皇帝,都表示沒有異議了。

對於軍備方面,他們兩人絕對比其他任何臣子都要有感觸。如果大明能在軍械護甲的精良程度上壓倒建虜,那對一個保定總督,一個薊遼總督來說,壓力會大大減輕。

誰知崇禎皇帝卻還沒完,又接著說道:「朕的這個革新公布之後,當能召集大明最聰明的工匠,讓他們衣食無憂之後的還有另外一個用意,就是準備讓他們把自己所學的記錄下來,形成一整套授徒的記錄,把這個經驗手藝傳給其他人……」

「收徒?」薛國觀聽到這裡,忍不住插話道。

或者也只有薛蠻子,才會在驚訝之餘插話了。

「對,沒錯!」崇禎皇帝不以為意,反而帶著微笑點頭道,「不過這個收徒,不是工匠私人的事情,而是官府的事情。就目前來說,是皇家出面。卿可以理解為類似縣學,不過不是教授四書五經,而是軍械護甲的打造手藝!如此一來,手藝便能傳承下去,而不用擔心失傳。」

他的這個說法,又是一種全新的東西了。皇家出面,類似縣學,不教四書五經,而只是教工匠手藝,世代傳承?

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是沒有的。哪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教授,那也是各自民間的行為,並不是官府,更不是皇家所創辦。

這種全新地觀點,被崇禎皇帝一說出來,對盧象升等人便又是一個衝擊。他們感覺,怎麼今天皇上的想法一個接一個,全都是那麼怪,可聽起來,似乎又很有道理?

看到他們在沉思的樣子,崇禎皇帝便又補充說道:「後面的這個事情,也要建立在俸祿基礎上,不但衣食無憂,甚至還能獲得一些另外的東西,比如,見官不拜。甚至對於有大貢獻的,可以封爵……」

聽到這個,薛國觀等人不由得大為吃驚,連忙便先勸阻。區區工匠,竟然還要封爵,太駭人聽聞了!

不過崇禎皇帝沒給他們機會,搶先解釋道:「當然,這是朕得初步想法,這個爵位,不是我大明目前已有的爵位,而是類似先秦軍功爵位的那種。創建一套匠人的爵位,給予其對應的身份和財富。如此一來,朕相信,不但他們的積極性會非常高,且會很主動地去創造新的軍械護甲,也願意把自己所學傳授給別人!」

當然了,他說得是一種大概情況。畢竟任何事情,都有特例。哪怕崇禎皇帝給出的條件再優越,也一樣有人會敝帚自珍。

聽到崇禎皇帝的解釋,薛國觀等人不由得鬆了口氣,還好,還好,那是被匠人封了個公侯伯的,讓寒窗苦讀出來的讀書人怎麼辦?

基於崇禎皇帝舉得是兵仗局的例子,關係到打仗方面的。盧象升和孫傳庭考慮了之後,便沒有反對了。但是,薛國觀作為讀書人的代表,還是有點猶豫。就聽他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工匠封爵,哪怕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