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孫傳庭被滿清韃子用大明百姓來要挾退兵的事情,遠在京師的崇禎皇帝通過伍忠身上的竊聽種子,大概有了個模糊的了解。只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卻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第一戰打贏了,能看到竊聽種子傳回的「萬勝」字樣,可隨後卻是如此收場,不得不說,這讓崇禎皇帝是有點鬱悶的。他還以為,被滿清韃子掠走的那二十多萬人畜都能在這次的戰事中被救下來呢!
鬱悶的同時,滿清韃子的兇殘,不擇手段,也讓崇禎皇帝非常地憤怒。劫掠百姓,而後又以大明百姓為要挾來對付朝廷官軍,他們又還有什麼底線可言?
不過回過頭來想想,似乎這種事情的發生,好像也不奇怪才對!
滿清韃子的殘忍,哪怕到了後世,也是所有人都口誅筆伐的。像他們這種動不動就屠城、沒有一點把大明百姓當人看待的,會善待大明百姓就怪了!
大明百姓在他們的眼中,根本就不是人,視如豬狗一般!
而朝廷官軍就是朝廷官軍,不是流賊,更不是滿清韃子之流,是保境安民之軍,如果他們都無視百姓傷亡,不管百姓死活,那就不是朝廷官軍了。
對於這一點,兇殘的韃子顯然明白得很。用這個來要挾三邊總督和陝西巡撫這兩個進士出身的文官統帥,便是一下拿住了他們的死穴。
誠然,不管是孫傳庭也好,又或者是洪承疇也罷,他們在鎮壓流賊的時候,毫不手軟,甚至把俘獲的流賊也全都殺了。在這種時候,他們是有借口的,因為這些人不是大明百姓,而是禍害大明百姓的流賊,殺了也就殺了,並沒有多少負擔。
可就算如此,朝廷上也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他們是飢餓的百姓而已,孫洪兩人如此屠殺,其心可誅,有負聖人教誨。
如今對於孫洪兩人來說,被韃子拿來威脅地,還是大明百姓,總不能說他們已經是韃子了吧?對於朝廷一方來說,官軍不去解救他們也就算了,還要強行攻打導致他們喪命的,這個鍋,他們無論如何都是背不起的。就算皇帝能保住他們,可在政敵地攻擊下,他們的名聲必臭。
文臣有哪個不重名的?甚至有文臣還特意要廷杖,不就是為了獲得一個直臣的名聲!不管是孫傳庭也好,還是洪承疇也罷,絕對不願意自己的名聲在士林中大臭!
如此一來,他們選擇退兵不打,崇禎皇帝哪怕不知道具體的戰況經過,也能理解他們的選擇了!
如果當時領軍打仗的只是各路總兵,都是一群武夫,對政治上的東西考慮很少,那說不定就只會按照當時雙方戰事輸贏的可能來衡量進攻與否,如果覺得能趁機打進城去,一舉救下更多的百姓,或者說立下殲敵多少的戰功,說不定就會無視韃子的威脅了。
所謂慈不掌兵,當兵地,心都硬,只要戰事能贏得勝利,手段可以無所不用其極,這是兵家最常見的一種說法。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便想到了大明的軍神戚繼光,如果是他的話,這一仗會怎麼打?
剛好這段時間來,他一直在看戚繼光的兵書以及相關資料,對戚繼光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在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十四《辯職守》中有這樣的觀點:視兵馬為安國保民之具,一心從民社上起念。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戚繼光只是一名軍事將領,當他卻懂得朝廷軍隊的真正目的是安國保民,一切以百姓為先。
在他的長沙之戰中,得知倭寇巢穴中囚禁有數千大明百姓時,就曾下達兩條軍令:禁妄殺,禁火攻。
要是換了別的將領,把那些大明百姓當倭寇殺了,反正都在倭寇巢穴中,就算只拿其中一部分首級來報功,也能得到更多的獎賞。甚至沒有想著殺良冒功,但要是像戚繼光一樣下禁妄殺的軍令,就會導致自身對戰時束手束腳,這禁妄殺的軍令也就不會下了;如果用火攻更省力,還能減少己方傷亡的,估計也會想都不想就採用火攻了吧!
要是不打敗這些倭寇,那些大明百姓被倭寇掠走的話,就會被他們當奴隸賣掉,同樣飽受摧殘和折磨,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還不是一樣會死。有這樣的理由,不足夠了么?
想到這個,崇禎皇帝就覺得,戚繼光真得是與眾不同,或許,這也是他能成為戰神,而別的將領不行的原因之一吧!
想著這些,崇禎皇帝忽然又發現,當年的事情和如今的事情,真得有很多相同之處。既然如此,如果戚繼光來領軍的話,按照他以往的做法,估計也不會立刻攻城,而是另尋他計,再行解救之。
可是,如今的情況又和戚繼光時候又有所不同。
在戚繼光那個時候,他練出了當時最強軍,他有把握能打敗倭寇,因此,他在看到當前沒有機會時可以選擇下一次;代入這次的戰事中,被韃子如此要挾,他選擇退軍也沒問題,可以另外找機會,因為他有信心,他的軍力,能打敗韃子。
而如今,則是已經反過來了。韃子軍隊的戰力更強。這一次,還是韃子分兵,盧象升那邊又吸引了一部分韃子軍力。可以說,看守大明百姓這邊的韃子,已經到了人數最少地時候,大概就是兩萬人馬;而秦兵突至,出其不意之下獲得了最可能打敗敵人地機會。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還能有另外的機會,能再次前去解救那麼多的百姓么?
歷史上,不是沒有以弱勝強的戰例。但是,這種戰事少。打仗這事兒,更多的是以實力碾壓。除此之外,就只能行險,用計謀來彌補不足!
而要用計謀的話,首先要做到地,就是知己知彼!
知己還好說,知彼的話,對於大明如今的前線將領,就太難了!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突然心中一振。自己不就是有竊聽系統么?如果把竊聽種子丟到韃子主將身上去,豈不是對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了如指掌。如此一來,知己知彼地前提,不就達到了么?
這麼一想,崇禎皇帝便再也坐不住了。二十來萬大明百姓,如果不去救他們的話,等待他們的命運可想而知!作為後世的人來說,一條人命都是要尊重的,更何況是這二十來萬條人命呢!
如今伍忠的等級太低,就只是靠他獲悉敵方情報,並沒有多大用處!不管是為了眼前這二十來萬的大明百姓,還是為了以後消滅滿清,收復遼東,崇禎皇帝覺得,非常有必要,把竊聽種子丟到韃子主將身上去!
前兩日一直在考慮的事情,就在這一刻,崇禎皇帝便有了決斷。不管如何,這一次,一定要去前線一趟。明目張胆地去不可行,不要說京師這邊的朝臣將領全都會攔住,就算去了前線,如果韃子知道自己這個皇帝到了,那也必將全力來攻,以大明目前軍隊的戰力,估計自己會成為宋徽宗、宋欽宗那兩個倒霉皇帝的,這絕不可行。
這也就是說,如今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偷偷前往前線,把竊聽種子丟給韃子主將,然後竊聽韃子主將的部署,尋找機會打敗韃子,救出百姓!
決心已下,崇禎皇帝便開始考慮如何偷偷跑出去而朝堂上卻不知道。這個事情,似乎必須要有人掩護才行。
在他考慮這事的時候,很快,洪承疇和孫傳庭聯名的加急奏章就到了京師。頓時,朝堂上一片嘩然,對此議論紛紛,各有看法。
總得來說,有幾種觀點,不過都互有針鋒相對。
第一種觀點,說洪承疇和孫傳庭優柔寡斷,當時情況,應該趁機衝進城去,消滅建虜,救出更多的百姓,這筆賬,洪承疇和孫傳庭都不會算,很顯然是沒有擔當,就害怕承擔了害死大明百姓的罪名。
還有和這個觀點差不多的是,說那二十來萬百姓要是被韃子掠去,不說路上會死多少,就是掠去遼東之後,為韃子耕種,壯大了韃子實力。與其這樣,還不如不用顧忌他們的死活,反而對大明有利。再者說了,如今要是死了,還能少受一些罪,死在大明國土上,至少也不算客死異鄉了!
甚至有人還提出,孫洪兩人要是把這些百姓都救下來,那戰後怎麼辦?朝廷又哪來地餘力去養活他們?要是不管的話,一旦他們成為流賊,豈不是更為朝廷添亂。所以,這一仗,就應該不用顧忌他們,當時就攻進去。
對此,自然有人反駁,說韃子用大明百姓的血肉之軀堵住了官軍攻打的路線,明軍要進城,那得親手殺掉那些百姓,軍心可用乎?舍小保大,這場戰事下來,到底是否會如願,可知否?
還有,洪孫兩人的奏章中已有言明,建虜雖初戰告負,可實力尚存。且之前吃虧,也只是大意之下而已。更何況韃子原本就不以堅城為憑,更多的是擅於野戰,和大明軍隊短兵相接。就算孫洪兩人當時下令攻城,打進城去又如何?再次和韃子短兵相接,又是城內,沒有了騎兵突襲的優勢,誰輸誰贏都未可知!
朝堂上,激辯到激動之處,甚至還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說要是按照你們所說這些百姓會壯大建虜實力,那朝廷如今無力賑災,那是不是要把當地老百姓全部殺光,這樣就能避免他們成為流賊,壯大流賊的實力,避免為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