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息巢-輪迴渡口 第三章

那片熒光慢慢去得遠了。

易颯低聲說了句:「帶上傢伙,跟過去看看。」

不是說「處境危險的時候,遇到異樣,別馬上冒頭」嗎,宗杭想說什麼,話到嘴邊,又咽下去了。

他已經餓得小腿打顫了,再躲個三五小時,估計路都走不動了,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還不如迎難而上,不破不立,說不準能有新發現。

他攥緊消防杴,跟著易颯出來。

四下都黑,只有那移動的息壤泛光亮,只要帶了眼,就不會跟丟,兩人大氣都不帶喘的,緊緊跟上,還得時刻注意周圍是不是有情況,也不知道跟了多久,曲曲繞繞了幾次,那條息壤忽然折向緊挨石壁的一艘鋼鐵大船。

那船足有七八十米長,像是高空墜落,船頭杵地,船尾砸倚在高處的石壁上,這體量、形制、身長,很像傳說中的神戶丸號。

兩人之前找出口時,也曾到過這兒,但因為它是船身豎起的,很難攀爬,為了節省體力,只在底層看了一圈,確定沒出路之後就離開了。

看來,這船里有玄虛。

易颯長吁一口氣,仰頭往上看,這根息壤的「端頭」也不知道在哪裡,只知道末梢處裹著姜孝廣——現在,姜孝廣像被高處的吊繩拽起,頭下腳上,慢慢往上吊升,身體不時撞到突出的窗棱、斜出的器具,發出咣啷咣啷的聲響。

聲響落下來,砸得人頭皮發麻。

易颯甩甩手:「我得爬上去看看,跟上它,說不定能找到出路。你還行嗎?不行的話,找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我沒狀況的話,會回來找你,有狀況的話,你自己想辦法吧。」

她覺得,自身都難保的情況下,就別含糊粘糯了,話說透了比較好。

宗杭馬上點頭:「我跟著你,你不用等我,我會跟上來的。」

他倒是從來也不願意拖別人的後腿,但目下也只能這樣了,易颯說了句「那你自己小心」,很快縱身往上攀去。

還好,比單是光溜溜的石壁省力多了,船身本就凹凸不平,有很多鋼纜、桅杆、斜出,可以用於踩踏,而且這是運輸船,很多住人的房間,船身一豎,艙房的窗戶一格格往上延伸,跟摩天大樓的樓層似的,爬累了,可以暫時鑽進去休息一會。

息壤行進的速度不算快,易颯緊攀了一會之後,已經和它相距不遠:她不敢跟得太近,怕息壤會生異動,於是拿腳撥開就近的一扇窗戶,想進去歇口氣。

哪知一落腳,踩到一個圓不溜秋的東西,險些栽倒,易颯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窗把手穩住身子,然後低頭看。

借著外頭隱約的微光,她看到那東西,是個造型拙樸的紫砂茶壺。

再看屋子,是個單人間,器具倒翻,有口木箱子撲在地上,箱口已經開了,依稀能看到鎏金的佛頭,還有各色珠串,其中有些泛微弱的黃綠、橙紅顏色,顯然是夜明珠。

傳說神戶丸號是運寶船,果然不虛,易颯猜測,這房間里住的應該是個軍官,從大庫里選了些私貨想路上把玩,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終究也沒能帶走。

她幾步過去,一把掀起箱蓋,抓了幾串亮度最高的套在胳膊上,然後出來。

往上看,依稀還能看到姜孝廣懸垂的頭顱。

往下看,宗杭正吃力地往上爬,易颯朝他撮了記口哨,候著他抬頭,向他晃了晃戴珠串的胳膊,然後繼續往上。

息壤又折向了。

它哧溜一下子,把姜孝廣拖進了一扇黑洞洞的窗戶。

易颯猱身跟上,探身鑽進去之後,揀了串珠串,掛在窗戶把手上,這才放輕步子,繼續尾隨。

房間也不是終點,姜孝廣又被拖出了房門。

易颯拽斷了一串珠串,珠子擼在掌心,方便隨時扔下一個當路標。

現在,幾乎完全是在神戶丸號的內部了,因為船身豎立,所以左右手邊是曾經的天花板和地面,頭頂和腳下反而走一段就會出現房門,易颯走得小心翼翼,冷汗涔涔,連肚子餓都忘了,經過門扇時,總要先拿腳尖探探虛實。

萬一那些房門忽然打開,不管是掉下去還是被人薅草一樣拽上去,都不是什麼好事。

她沒有注意到,自己走過之後,有一扇頂上的房門悄悄掀開了一線。

這戰戰兢兢的煎熬終於到頭。

又拐過一道彎時,眼前突然出現一條岔洞。

這場景極其古怪,近現代船體的鋼鐵材質,竟然和石質的山壁無縫銜接在了一起。

易颯還沒反應過來,那條息壤拖著姜孝廣的屍體加速遠去,岔洞的洞口卻旋即慢慢縮小。

怪不得怎麼也找不到出口!

這船底應該有個巨大的破口,等同於一扇「門」,然後立起了倚靠在山壁上,息壤就在它破口挨靠的這一處形成了個「自動門」,不需要用的時候閉合,需要用的時候就向外生長、舒展,和這個破口銜接得渾然一體,底下的人看來,只是山壁的嶙峋突出。

真也是用盡心思了,藏得這麼隱秘,要不是這一晚做噩夢醒過來、恰好看到息壤拖拽姜孝廣、一咬牙跟過來看,哪會發現這裡頭的道道!

再困上一兩天,她和宗杭餓死了或者渴死了的時候,這息壤又會不慌不忙,舒筋展骨,把她們也給拖走。

拖去幹嘛呢?

洞口越縮越小,易颯飛奔向前,途中一個踮地騰躍,身子竄起,跟馬戲團里的靈猴鑽火圈似的,嗖一下竄了過去,翻滾落地之後想也不想,反手把一串珠子扔向洞口——倒也巧了,這串珠恰被吞了一半,估計另一半正懸垂在外頭,像石壁里長出穿了線的夜明珠。

姜孝廣被拖拽的身體還在前頭引路,通道不高,易颯得半躬著身體往前,好在這邊視物不是問題,越走就越亮……

終於出了通道口,易颯剛一抬頭,驀地愣住。

眼前所見,叫她通體冰涼。

怎麼說呢,這是又一個溶洞,規模似乎比船冢還要大,但沒法目測,因為從洞頂一路垂下一扇扇巨幅,有點像古代的染坊,曬桿垂下的布匹……

那幅寬和高度,她走在下頭,像蠕動的螞蟻。

易颯目瞪口呆地走上前去。

走近了才看清,不是布匹,是息壤形成的,一個又一個的小六邊形擠擠挨挨,像蜂窩裡單個的巢房,無數巢房匯聚成從頂至底的板狀巢脾,一幅幅的巢脾又構成了整個大的「蜂巢」。

或者更確切地說,息巢。

息壤的光爍動不定,每個巢房裡都躺了人。

抬頭看,姜孝廣的屍體正被那條息壤帶著,縮向高處的一個巢房,太高了,這個角度看,他的屍體像個豆莢,那條息壤像連著豆莢的細莖。

易颯的腦子裡一片混沌,近乎機械地走在巢房旁,像誤入了無邊無際的巨型貨艙,身側的貨架接天連地,迫得人喘不過起來。

她朝巢房裡看。

這一片,都是青壯年的男人,屍體保存得倒還好,效果跟養屍囦差不多,穿的都是古裝,看上去像戰袍,有些人要害處,還插著箭羽兵刀。

這是……朱元璋鄱陽湖破陳友諒?

水鬼對江流很熟悉,對掛水湖上的戰事也了如指掌:元朝末年,群雄逐鹿,到末了,只剩下兩支起義軍爭奪天下,一支是朱元璋的明軍,另一支就是陳友諒的漢軍。

當時,決定朱元璋勝出的最關鍵一戰就是鄱陽湖水戰,明軍二十萬,而漢軍號稱六十萬,這場對陣被稱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水戰,結果是朱元璋以少勝多,定了後續的天下大勢。

不過鄱陽湖邊的傳說里,朱元璋是得了神助,據說水戰中,他幾乎兵敗被俘,這時候,水底有巨黿出現,救他於危難之中,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感謝巨黿搭救之恩,封它為「定江王」,還在湖邊建了定江王廟。

這定江王廟,就是現在的老爺廟。

這些青壯年的男人,服飾古舊,數量龐大,莫非是鄱陽湖水戰中沉湖的明軍或者漢軍?

易颯轉過一扇巢脾。

這一排又不同,有男有女,似乎是湖上討生活的漁民,赤腳短打,有的裹頭巾,有的剃光半個腦殼,盤辮子。

再轉一扇,意外地看到疑似日本人,穿皮靴、白襯衫,腰扎皮帶,也有穿軍服的。

一路看下去,又看到服裝趨現代的,汗衫、膠鞋、帶條紋的運動褲……

易颯隱隱有種感覺。

這是一直以來,在這片水域出事的遇難者,不敢說是所有人,至少是很大一部分。

怎麼會這樣規規整整、有序有列地排在這呢?

難道說,息壤在給這些人收葬?

水鬼素有「敬死」的習慣,死於風波惡浪的人,屍體能被妥善安置,不失為一件好事,但這情形,怎麼想怎麼不像……

易颯腦子裡忽然爆出一線火花。

它們。

它們來了。

她驀地毛骨悚然。

這「它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