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病毒營銷的網路擴展 第11章 Facebook,社交網路之王:建立病毒式集群

→Facebook

產品:社交網路網站

病毒式策略:邀請人模式、有機式

盈利方式:廣告、高品質付費服務

→RockYou

產品:第三方插件

病毒式策略:邀請人模式、有機式

盈利方式:廣告,其他需付費才可安裝的插件

FaySpace和Bebo只是全世界數百家社交網站中的3家而已。幾乎所有與商業界有關聯的人都在LinkedIn、Ecademy、Ryze、Spoke.或者XING上有自己的主頁。Twitter已經自成一派,其支持者們無時無刻不在興沖沖地相互發送簡短的留言,而Yammer則用微博將用戶與同事們聯繫起來。作為一個社交音樂服務網站,擁有數百萬用戶的Imeem給我們帶來了數百萬的音樂和視頻。TravBuddy和Travellerspoint則把旅遊愛好者們聯繫到了一起。

社交網路的世界版圖

從本質上來說,Ning是一個將社交網路製造者們網羅到了一起的社交網路,而在世界範圍內擁有6000萬用戶的hi5則帶有強烈的國際色彩,是西班牙語用戶心目中響噹噹的網站。Blackpla的用戶主要以非洲裔美國人為主。Buzz關注的對象則是名人、媒體和音樂,而CafeMom則是媽媽們相互交流的好地方。Care2吸引的是環保人士,Gaia的用戶是那些想改造世界的人,而DeviantArt則是藝術家們的天地。Eons.為嬰兒潮一代創建了一個社區,而Elftown則是科幻小說愛好者的家園。Many of Tagged的用戶多是還想尋找友情和秘密戀人的已婚人士;Adult Friend Finder為尋找性伴侶作出了孜孜不倦的追求;fubar則自稱為「互聯網上唯一的在線酒吧和歡樂時光」;而FetLife,網站則表示,「與FaySpace相似,但用戶們卻是你我這樣的性變態者。」社交網站已經成了一種全球性的網路現象。

Orkut是巴西最大的網站,Biip在挪威有非常廣闊的地盤,極具動漫色彩的Cyworld是韓國人氣最旺的網路社區,90%的20歲以上的韓國青年都是它的註冊用戶(沒有加入的人群有被社會邊緣化的危險)。CozyCot僅局限於東南亞女性用戶群,Dol2day是德國政治迷們各抒高見的舞台,Gro則主要存在於波蘭。Cloob是伊朗的一個虛擬社區,人人網則是Facebook在中國的翻版,Wretch在台灣有廣大的用戶群體,而mixi則是日本的人氣網站,Iwiw.hu是匈牙利極具影響力的網站,芬蘭人則被IRC-Galleria迷得死去活來,Skyrock不僅在法國紮下了根,還被出口到了塞內加爾,而VKontakte則統治了整個俄羅斯。

整個社交網路的世界版圖還在不斷變化當中,競爭中的網站們你來我往,打破對方防禦、實現超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其中很多網站都是像Orkut、hi5和Friendster這樣的美國貨,他們雖然沒能在美國本土站穩腳跟,像Bebo一樣,它們都經歷了讓自己移步海外市場的病毒式增長模式。

以Friendster為例。根據《企業》雜誌(Inc.)記者馬克斯·查夫金(Max Chafkin)的報道,2004年,當這家社交網站正處在下滑階段時,公司一位工程師發現網站流量總會在凌晨兩點時出現猛增。通過查詢登錄記錄,他發現這些夜貓子實際上絕大多數都是在菲律賓白天時間登錄的用戶,而菲律賓剛好比加利福利亞早15個小時。為了尋找第一名將菲律賓人添加為好友的用戶,他往回翻看了大量數據記錄,終於找到了卡門·蕾拉妮·吉澤斯(Carmen Leilani De Jesus)——第90個加入Friendster的用戶。

卡門·蕾拉妮·吉澤斯,這位來自舊金山的市場諮詢師和業餘催眠師在網路上有幾十名菲律賓好友。而這些聯繫人又將網站傳播給了成千上萬的新用戶,把Friendster推廣到了整個東南亞市場。由於他們的登錄時間恰好避開了網路高峰時段,因此並沒有像美國用戶們一樣飽受龜速載入、斷電和停機等問題的折磨。不久後,大洋彼岸就為Friendster貢獻了過半的網路流量。

Facebook,全球社交網路的楷模

Facebook降臨後,以席捲全球之勢,陸續攻佔了MySpace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和利比亞的市場,並在AOL收購Bebo後開始與其爭奪對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的控制權。Facebook最開始的目標人群還只是大學生。由於學生之間的友誼往往跨越了國界,於是一個發自美國大學校園裡的病毒式網路便開始傳播到了印度、法國以及日本。哪裡有學生,哪裡就有Facebook成長的空間。如果你發現在社交網路的推波助瀾下,經典的棋類遊戲Risk開始風靡全球,那你應該不會對以下事實感到意外:作為一個骨灰級玩家,Facebook的創辦人早在九年級時就自己編寫了一個在線版的Risk遊戲。

有關馬克·扎克伯格的故事已經被傳唱多時,甚至成了電腦奇才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紐約市郊長大的扎克伯格是哈佛大學有名的天才程序員。由他編寫的名為Coursematch的程序能夠讓學生查找誰都選了什麼課程。而另外一款程序則可以用來尋找在校報上出現的人物,並根據不同的文章將這些人聯繫起來。不過,讓他名聲大振的軟體莫過於以Hot or Not為原型的Facemash了。這款軟體邀請學生們上傳自己的照片供同學們評分。為此,扎克伯格還入侵了哈佛大學的在線學生證照片庫,並把它們一一張貼出來,由受邀而來的用戶投票選出長相最標緻的人物,並依照結果列出了每棟學生宿舍里長相前10名的學生名單。Facemesh成為風靡一時的網站的同時,也遭受了不小的爭議——校方以侵犯學生隱私為由給他記了一過。(他是帶著處分離校的。)

不久之後,三名大四學生就聘用了這位少年老成的大一新生為自己的社交網站編寫程序。他們希望自己的網站能夠和Friendster一較高下。實際上,扎克伯格根本沒有拿出時間來幫他們幹活,相反,他把時間都花在了另一項工程上。①通過不斷擴大手中這個小小的課外編程項目,扎克伯格為將來打造一個可以容納下所有這些要素的全能式工具鋪下了重要基礎。在他看來,這個載體必須像傳統的大學檔案一樣,讓每一名新生都能夠留下自己的照片和包括姓名、家鄉、就讀高中以及出生年月在內的個人身份信息。扎克伯格花了兩周時間寫出了Thefacebook.的代碼,並在2004年2月4日發布了該網站。

這是一個簡單明了的網站。用戶需要一個哈佛的電子郵箱地址才能註冊,並能獲得一個包括照片,所在專業,最喜歡的圖書、電影、音樂以及一張留言板在內的個人主頁。學生們可以通過「加為好友」功能與他人的主頁建立連接,並能「戳戳」對方讓他知道自己曾經拜訪過他的主頁。在建立了幾個用於測試的主頁後,扎克伯格給自己及兩名室友達斯汀·莫斯科維茨(Dustin Moscowitz)和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創建了個人主頁。他們依照建議在寢室樓的集體郵件上發了份聲明,不久又多了幾十名用戶。在短短24個小時里,就有超過12000名學生註冊了帳號。5天之後,《哈佛深紅報》()為Thefacebook.發表了專題報道。月底時,全校3/4的本科生(約7000人)都成了網站的註冊用戶。

扎克伯格自己也被網站迅猛的發展勢頭嚇了一跳。他和室友們「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動力極具普遍性」,他說道:「但我們還是被自己取得的成績嚇了一跳,尤其是實現這一成果的效率。」不久之後,其他學校開始詢問Thefacebook.是否有意向外擴展。雖然課業負擔依然繁重,其中一門有關操作系統的課程更被他視為哈佛最難的課程之一(多虧了朋友的輔導,他才得以僥倖通過),但扎克伯格、莫斯科維茨和休斯還是把Thefacebook.帶到了耶魯、斯坦福和哥倫比亞大學。之所以選擇這幾所學校,竟是因為這幾大高校都已經建立起了人氣頗旺的社區網站。

他們的理由真可謂既簡單又大膽。為了檢驗自己在Thefacebook.所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是否實現了應有的價值,他們想看到「哪怕大家都有了可用的資源,但是由於我們的產品效率更高,用戶依舊會調轉船頭,選擇我們的社區」。短短兩周內,學生們就開始大量遷出已有的校園網站,轉而投入Thefacebook.的懷抱。備受鼓舞的三人利用整個學期的時間將網站又擴大到了另外25個校園裡——其中絕大多數都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