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我們精神狀態都很好。」帕特對著剛剛沿著輸氣管道送下來的話筒說,「當然了,第二次下沉時和你們失去了聯繫,把我們嚇壞了——現在知道你們很快會把我們救上去,心裡踏實多了。我們能聽到挖掘機清理塵埃的聲音,知道援助近在眼前,真是太讓人高興了。」他又笨嘴拙舌地加了一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麼多人為了營救我們做出的種種努力。不論結局如何,都要感謝你們。我們都明白,你們已經盡了全力。

「現在我會把話筒傳給其他人,有好多人想對親朋好友說幾句話。如果幸運的話,這將是『西靈』號最後一次通話。」

他把話筒遞給威廉斯夫人時,才感覺最後一句話說得有些欠妥,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現在救援人員已近在咫尺,他也不希望救援工作再出波折。他們已經忍受了諸多苦難,不幸應該不會再次降臨了吧?

當然他也清楚,救援行動的最後階段會是最艱苦、最關鍵的。幾個小時前,總工程師講述了救援計畫,然後他們便一直討論到現在。最後大家達成共識,認為獲救的概率非常大——飛碟這個「罪魁禍首」則被徹底否決。

他們本來還可以繼續朗讀小說,但《原野奇俠》和《橘子與蘋果》都已失去了魅力,現在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救援行動上,他們都在憧憬回歸人類社會後的新生活。

這時,頭上突然傳來一聲悶響。這說明井筒中的塵埃已被清理乾淨,挖掘機碰到了筒底。現在便可以將井筒和簡易房進行對接,往通道里注入空氣了。

對接和必要的測試工作進行了一個多小時。馬克19型簡易房經過特別改良,它的底部有一個孔,剛好與井筒的粗細相吻合。簡易房的搭建和充氣過程必須十分小心,「西靈」號上乘客們的生命,還有竭盡全力實施救援的人們的生命,就取決於它的密封性了。

總工程師仔細檢查後,對各項指標表示滿意,這才脫掉宇航服,向敞開的洞口走去。他舉起一盞探照燈,朝井筒下望去。下面黑乎乎的像個無底洞,實際深度卻只有十七米。在月球的重力下,物體落入井底需要五秒鐘。

勞倫斯轉身看著助手們。他們還穿著宇航服,但面罩都已打開。如果情況有變,面罩可以在瞬間關上,裡面的人會確保安全無虞。但勞倫斯就不同——他和「西靈」號上的二十二人處於同樣的境地了。

「你們知道該怎麼做。」他說,「如果我急著上來,你們就一起拉這道繩梯。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每一步事先都經過了演練。勞倫斯沖他們點點頭,他們齊聲回應「:祝你好運!」隨後,他便跳進了井筒。

勞倫斯任由自己自由下落,一旦速度過快,便抓一下繩梯減減速。在月球上,這麼做很安全——或者說,比較安全。他見過有人就是這麼摔死的,因為那人忘記了,即便是在月球的重力場中,不到十秒的自由落體也能讓人加速到足以斃命的程度。

就像進入仙境的愛麗絲(或許卡羅爾的許多靈感就是來源於太空旅行),但一路上除了光禿禿的水泥壁,勞倫斯什麼都看不見,而且水泥壁離得太近,他必須眯上眼睛才能看清。一陣輕微的震動後,他落到了井底。

井底有個金屬平台,有井蓋大小,他蹲在那裡,仔細查看周圍的情況。在「活塞」下沉時,閥門是打開的,現在閉合得也不是特別緊密,蓋子周圍有一圈細細的灰白塵埃。雖然沒什麼可擔心的,但勞倫斯還是忍不住去想,如果閥門被頂開怎麼辦?塵埃會湧進來嗎?速度會有多快?會像水井噴水一樣嗎?其實他知道,不會有多快,他肯定來得及爬上繩梯……

腳下幾厘米處便是「西靈」號的艙頂,它以三十度角斜卧在沙塵中,著實讓人氣惱。他問題是如何把井筒的水平底部與游輪的傾斜頂部對接起來——只有做好了,才能有效防止塵埃的湧入。

他看不出新的救援計畫有什麼缺陷,也不希望會有什麼缺陷,因為這是集合了地球和月球最傑出的工程師才設計出來的。計畫甚至考慮到,「西靈」號如果再次發生位移——當然距離不會太遠,最多也就兩三厘米——他還是可以留在井底繼續完成任務。但他很清楚——理論是一回事,實際操作則是另一回事。

井底邊緣有六顆等間距的螺釘,勞倫斯一顆接一顆地轉動螺釘,就像一個調弄樂器的鼓手。井底處連著一截短短的管道,像手風琴一樣可以彎曲,口徑和井筒一般大。它是用來和「西靈」號頂部對接的,大小足以通過一個人。在勞倫斯的努力下,管道慢慢地伸展開來。

管道有一端會基本保持不動,另一端則要展開四十厘米左右才能接觸傾斜的船頂。勞倫斯最擔心的是塵埃會不會阻止管道的伸展,好在螺釘輕易便克服了塵埃的阻力。

每顆螺釘都緊得不能再緊了,管道的底邊一定和「西靈」號的船頂緊緊貼在了一起,希望管道邊緣的橡膠圈和玻璃纖維之間也能嚴實合縫。究竟密封得有多緊,他很快就能知道了。

勞倫斯抬頭朝井口看去,他這是本能地檢查一下自己的退路。在他頭頂兩米高處有一盞探照燈,除此以外,他什麼都看不見,只有垂掛下來的繩梯給了他極大的安慰。

「我把管道伸下去了。」他沖看不見的同事們喊道,「好像與船頂貼得挺嚴實。我要打開井蓋了。」

一旦出現任何差錯,整個井筒就將灌滿塵埃,甚至有可能永久報廢。慢慢地,輕輕地,勞倫斯打開了閥門。沒有發生「井噴」,腳下的管道成功地將渴海屏蔽在外。

勞倫斯跳下這截展開的管道,他的手可以感覺到「西靈」號的船體了。儘管還隔著一層塵埃,但他心裡清楚,游輪距他只有一個手掌的厚度。他這大半輩子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這一次最讓他滿足。雖然工作遠未結束,但他已經碰到了游輪。他在逼仄的管道里蹲了一段時間,感覺自己就像舊時的淘金者,已經看到了第一枚金塊在燈光下閃閃放光。

他在管道壁上連續敲了三下,立刻便收到了迴音。再敲擊摩斯密碼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如果他願意,完全可以通過話筒直接進行對話。但他清楚,這幾下敲擊聲會給對方帶去極大的心理安慰,它會向「西靈」號上的人們表明,救援人員與他們僅有咫尺之隔。

眼下還有幾大障礙需要清除,首先是腳下僅供一人通行的蓋子——也就是「活塞」的閥門。它已經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在清空井筒時,它成功地擋住了塵埃。但現在,他必須打開它,好讓「西靈」號上的人能夠逃生。這一步也要特別小心,不能影響整個井筒的氣密性。

為了使蓋子易於打開,「活塞」的圓形截面被做成了可以掀開的樣式,就像一隻鍋蓋,當然他還得擰下八顆大螺栓。勞倫斯花了幾分鐘時間搞定螺栓,又用一根繩子綁住金屬蓋,然後他大喊一聲「:拉!」

向上拉蓋子時,如果勞倫斯長得比較胖,就必須先爬到井口,好在他只需緊貼井壁,避開側過來的金屬蓋就行。最後一道防線也解除了,他自言自語,如果密封不嚴,塵埃灌了進來,那這口井可是想封也封不上了。

「給我桶!」他喊道。沒想到桶已經放下來了。

四十年前,勞倫斯心想,我還在加利福尼亞海灘用水桶和小鏟玩沙子,在沙灘上修建城堡。現在我到了月球——成了月球正面的總工程師——居然還在激情洋溢地玩沙子,而且是在整個人類的注視之下。

第一桶塵埃被拉了上去,勞倫斯已經看到了一塊相當大的「西靈」號船體。下面的塵埃比較少,再來兩桶就清理得差不多了。

他眼前出現了塗漆的纖維隔熱層,在長時間的壓力作用下,隔熱層已經起皺,勞倫斯不費吹灰之力就割開了它——這層材料本來就很脆弱,他徒手就能撕開——接下來是外層船體那毛毛糙糙的玻璃纖維,用低功率電鋸就能輕易切開,但如果弄不好,後果也是災難性的。

這時,「西靈」號的雙層船體已經遭到破壞,如果船頂之前便已破損,塵埃就會從破裂處湧進兩層船體之間的空隙。它們會在那裡聚集,在壓力下伺機而動,等著他切開船體內層。在他進入「西靈」號之前,必須把這層致命的塵埃固定住,不讓它們肆意流動。

勞倫斯迅速拍打了幾下船頂,果不其然,因為進了沙,拍打聲十分沉悶。想不到的是,游輪里也傳來一陣急促而慌亂的敲打聲。

他一下子明白過來,這可絕不是一句令人安心的「我們沒事」。上面的同事還沒有告訴他發生了什麼,勞倫斯便已經猜到,為了不放走到手的獵物,渴海也發起了最後的猛攻。

卡爾·約翰遜是個核動力工程師,鼻子異常靈敏,他又恰好坐在游輪的尾部,所以第一個發現災難的降臨。他先是愣了幾秒鐘,抽著鼻子聞了幾下,然後對挨著過道的鄰座說了聲「對不起」,站起身悄悄走向衛生間。如果沒事的話,他不想引起乘客們的注意,尤其是救援人員近在咫尺的時候。但在職業生涯中,他已經記不清遇到過多少次事故了,他的經驗是,永遠不要忽視絕緣材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