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天吾 除了靈魂一無所有

把雅納切克的((小交響曲》唱片放在轉盤上,按下自動播放鈕。

小澤征爾指揮的芝加哥交響樂團。轉盤以每分鐘三十三轉的速度開始轉動,拾音臂朝著內側移動,唱針沿著唱片的溝槽推進。於是繼開場鼓號曲之後,定音鼓的華麗樂音從喇叭里傳出來。這是天吾最喜歡的部分。

天吾一邊聽音樂,一邊對著文字處理機的顯示屏打字。每天清早聽雅納切克的《小交響曲》,是他平日的習慣之一。高中時作為速成打擊樂手演奏過這支曲子後,它對天吾來說就成了具有特殊意義的音樂。

這音樂總是激勵著他,護佑著他。至少天吾這麼感覺。

有時會和年長的女朋友一起聽雅納切克的《小交響曲》。

「相當不錯。」她說。但比起古典音樂,她更喜歡爵士樂老唱片,好像是越老越好。對她那個年代的女子來說,這是有點與眾不同的愛好。她尤其喜歡年輕時的路易·阿姆斯特朗把W.C.漢迪①的藍調作品彙集起來所演唱的專輯。由巴尼·畢加德②演奏單簧管,特朗米·楊③吹奏長號。她把這張唱片送給了天吾。但與其說是讓天吾聽,不如說是給自己聽。

①William Christopher Handy (1873-1958),美國作曲家,人稱藍調音樂之父。

②Barney Bigard (1906-1980),原名Albany Leon Bigard,美國爵士單簧管和次中音薩克管演奏家。

③James Trummy Young(1912- 1984),美國長號演奏家。

兩人在做愛之後,常常躺在床上聽這張唱片。她對這盤音樂百聽不厭。「路易的小號和演唱當然非常出色、無可挑剔,但要是問我的意見,在這兒你該用心聆聽的,再怎麼說也是巴尼·畢加德的單簧管。」她說。話雖如此,其實在這張唱片中,巴尼·畢加德獨奏的機會少之又少,而且每次的獨奏都只有主題樂段,很短。說到底,這畢竟是一張以路易·阿姆斯特朗為主角的唱片。但她將畢加德那少之又少的獨奏,每一句都滿懷憐愛地記在心裡,總是伴著它們輕聲哼唱。

她說,可能還有比畢加德更優秀的爵士單簧管演奏家,不過能像他那樣溫柔細膩地演奏的人,在哪兒都別想找到。他的演奏——當然是說精彩的時候——總是化作一道心靈風景線。儘管她這麼說,可此外還有哪些爵士單簧管演奏家,天吾一無所知。然而這張唱片中收錄的單簧管演奏擁有優美的形態,毫不盛氣凌人,並且富於滋養和想像力,聽了一遍又一遍,天吾也逐漸能理解了。但想理解這一點,得全神貫注地側耳聆聽。還需要一個能幹的嚮導。只是漠然地隨意聽聽,便會聽漏。

「巴尼『畢加德就像一個天才二壘手,演奏得非常優美。」她有一次說,「獨奏當然也很精彩,但他的美好品質得到最充分的體現,還是在他退隱於幕後烘托別人的時候。這非常難,他卻能輕易做到。其真正價值,只有細心的聽眾才能聽出來。」

每一次,當密紋唱片B面的第六支曲子《亞特蘭大藍調》開始,她總是握住天吾身體的某個部分,對畢加德吹的那段簡潔而又精妙的獨奏讚不絕口。這段獨奏夾在路易·阿姆斯特朗的獨唱和小號獨奏之間。「聽聽,好好聽聽。先是像小孩子發出的呼叫聲,長長的,令人心顫。是驚訝,是喜悅的迸發,還是幸福的傾訴?它隨即化作愉悅的嘆息,沿著美麗的水路蜿蜒前行,被某個端莊而不為人知的場所乾脆地吸納了。聽到沒有?這樣讓人心跳不已的演奏,除了他,誰也吹不出。吉米·努恩①、西德尼·貝歇②、皮·維③、貝尼』古德曼④,都是優秀的單簧管演奏家,但這種精緻的工藝品般的演奏,他們基本都做不到。」

①Jimmy Noone(1895 - 1944),美國爵士單簧管演奏家。

②Sidney Bechet (1897 - 1959),美國爵士單簧管和高音薩克斯演奏家。20世紀40年代與路易·阿姆斯特朗齊名。

③Charles Ellsworth Russell (1906 - 1969),綽號Pee Wee Russell,美國爵士單簧管演奏家。

④Benny Goodman (1909 - 1986),原名Benjamin David Goodman,美國爵士單簧管演奏家。

「你怎麼對老爵士樂這麼熟悉?」有一次,天吾問。

「我有許多你不知道的過去。任何人都無法改寫的過去。」她說著,用手掌溫柔地撫弄天吾的睾丸。

做完早晨的工作,天吾散步到車站,在售貨亭買了報紙。然後走進咖啡館,要了一份黃油吐司加白煮蛋的早餐,在等待店員做好送來之際,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攤開報紙。正如小松預告的那樣,社會版上登著關於深繪里的報道。文章不太長,刊登在版面下部、三菱汽車廣告的上方。標題寫道:「備受矚目的高中生作家或許失蹤。」

如今已成為暢銷書的小說《空氣蛹》的作者「深繪里」,亦即深田繪里子(十七歲),行蹤不明一事,已於××日下午得到證實。據向青梅警局提交搜尋申請的監護人、文化人類學家戎野隆之氏(六十三歲)說,自六月二十七日晚間起,繪里子便沒有再回到青梅市家中,也沒有去東京市內另一處住所,聯絡也完全斷絕。戎野氏在接受電話採訪時稱,最後見到繪里子時,她一如平素,並無異常,健康無恙,也想不出任何需要隱匿行蹤的理由。

迄今為止,她從未發生擅自外出不歸的情況,因此擔心她是否被捲入某種不測。出版《空氣蛹》的××出版社責任編輯小松佑二氏則表示:「該書連續六周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廣受矚目,但深田小姐不喜歡在傳媒面前公開露面。此次失蹤是否與本人這種意向有關,本社尚未掌握確切訊息。深田小姐年輕又極富才華,是一位前途無量的作家,我盼望儘早看到她平安健康的身影。」警方已將數種可能性納入考慮範圍,正在加緊偵破。

現在這個階段,報紙上能寫的大概就這麼多吧,天吾想。如果小題大做,處理得聳人聽聞,萬一兩天後深繪里安然無恙地晃回家了,寫報道的記者勢必大大丟醜,報社也將顏面盡失。至於警方,情況也基本相同。雙方都先發表探測氣球般簡潔而中立的聲明,暫時觀望事態發展,窺察世間動向。事情鬧大,應該是在周刊雜誌插手進來、電視新聞開始炒作之後。到那時候,還有幾天的餘裕。

但或遲或早,事態都會愈演愈烈,這已無置疑的餘地。《空氣蛹》成了暢銷書,作者深繪里是個引人注目的十七歲美少女,如今又行蹤不明。風波不可能鬧不大。知道她並非被別人綁架,而是獨自潛藏於某地的,這世上恐怕只有四個人。她自己當然知道。天吾知道。戎野老師和他女兒阿薊也知道。此外便再也沒人知道,這場失蹤鬧劇原來是為了吸引世間注意製造的騙局。

知道真相,天吾不知自己是應當喜悅還是憂慮。大概應當喜悅吧,因為不必擔心深繪里的安全了。她在安全的場所。但與此同時,自己無疑又被置於袒護這個複雜陰謀的立場。戎野老師使用撬杠,將巨大而不祥的岩石撬了起來,讓陽光照在上面,擺好了架勢守候著,看看究竟會有什麼從岩石下爬出來。天吾儘管不情願,卻不得不站在他身邊。究竟會爬出什麼,天吾並不想知道。如果可能,他根本不想看那東西。爬出來的肯定不是好東西,只會是棘手的麻煩。但他又覺得不看恐怕不行。

天吾喝了咖啡,吃了吐司和雞蛋,擱下讀完的報紙走出咖啡館。

回到家裡,刷牙,淋浴,準備去補習學校。

補習學校午間休息時,天吾接受了一位陌生人的拜訪。上午的課程結束後,他在教員休息室里稍作休息,正打算翻閱幾份還未看過的早報。理事長秘書走過來說:來了一個人,說是想見你。她比天吾大一歲,是個精明能幹的女子。頭銜雖然只是秘書,可有關補習學校經營的各項事務,其實都是她在處理。要稱為美人,容貌便有點欠端正,但身材裊娜,穿著打扮的品位也很高雅。

「是一位姓牛河的先生。」她說。

這個姓氏從未聽說過。

不知為何,她稍微皺了皺眉。「他說事關重大,可能的話想單獨跟你交談。」

「事關重大?」天吾驚訝地說。在這所補習學校里,來找他討論重大事情的情況基本不可能發生。

「會客室正好空著,我先把他領到那裡去了。像你這樣的小人物,本來是不能隨便用這種地方的。」

「謝謝你了。」天吾道了謝,還奉上一個珍藏的微笑。

然而她對這種東西看都不看一眼,身上阿尼亞斯貝的夏季新款西服衣裾翻飛,快步走得不知去向了。

牛河是個矮個子,大概四十五歲左右。肥胖得連軀幹都已失去所有曲線,喉嚨周圍都開始長贅肉。但對於他的年齡,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