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語言文字——尤其是文字——是人類社會生活高度發展以後才發明的交通工具。人類沒有社會生活,便不可能有文字。而文字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是交互影響的。在這交互影響與各自變遷之中,又發生諸種不同的「必然」和「偶然」的程序和效果。
大體說來,原始民族初創文字,多半是從象形文字開始的。我國漢代的文字學家許慎便說倉頡造字是「見鳥獸蹄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這不但是漢語系統發展的開始,「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System)發展的過程,也是相同的。
印歐語系中第一個字母「A」便是個象形文。據說是「像牛之首也」。蓋印歐語系中的「文字」(written language)發源於中東(今日埃及和小亞細亞一帶),這一帶的初民原有崇拜「聖牛」(sacred cow)的古風——今日印度人還是如此——「牛」對他們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聖牛之頭也就變成百字之首了。而「A」字在古代的發音也就是「牛鳴之聲也」!
我國的牛與中東之牛不同種,叫的聲音也不一樣。他們的牛鳴聲可能是「ah」(啊);我們牛鳴聲的則是「牟」(mou)。「牟」字篆書寫作「
可是我們的「氣從(牛)口出」的「牟」字,最後卻變成個「方塊字」;而印歐語系中「牛鳴之聲」的「A」字,則變成個「字母」。這兩個「相同」的開始和「不同」的發展,實在不能說是受什麼「客觀實在」,或什麼「歷史規律」(law of history)的支配。相反的,二者顯然都是「偶然」地發展出來的!
既「偶然」發展矣,這兩個「不同」系統的思想交通工具,對他們所附屬的社會的發展所發生的交互影響,便有其「必然」不同的後果!
拼音文字,形隨音變;而聲音之變化則隨時而異,也隨地而異。這樣隨音拼形,那「形」的變化也就大而且速。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發音 ,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方言。縱以同樣的「字母」(alphabets)去拼音,在方言複雜的地區,也會攪得天下大亂的。君不見印歐語系中最具影響力的「拉丁語系」,大家所用的不皆是相同的二十六個「拉丁字母」(Latin alphabets)嗎?在半個歐洲就拼出十幾種語言來。其他非拉丁語系系統之複雜就更無論矣。 和義大利,仍有其方言之方言。">
既然半個歐洲所用的都是「拉丁字母」,為什麼不幹脆就使用「拉丁文」呢?如此則歐洲不是也可以來個「書同文」了嗎?何白鬼之不憚其煩,而要把現成的一個有極高度發展的文字肢解,再拼出數十種所謂拉丁語系的方言來呢?
還有,襲用方言的文字如英、法、西、意、葡、荷等等,搞起學術用語來——如醫學、人類學、動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植物學……又非回頭到拉丁文里去找不可;文法上分析起個別單字來,也還是要去找對今人毫無意義的什麼「拉丁語根」(Latin root)、「拉丁語頭」(Latin prefix)、「拉丁語尾」(Latin suffix)。真不知害死多少人?這樣地東扯西拉,為什麼不幹脆就拉他個全套「拉丁」呢?
再者文字既屬拼音,則「必然」要發生「語尾變化」(jugation) ;尾巴長而多變,則「音節」(syllables)就「必然」複雜;一個單字音節太長,則不易製造複合詞或「字組」(pound)。試舉「羊」字為例:
在我們的單音節的字彙里,認識一個「羊」字,我們便可認出羊先生合族長幼和羊家有關的大小事務來。它貴族中的「公羊」、「母羊」、「仔羊」或「羔羊」、「山羊」、「綿羊」、「羊肉」、「羊毛」……我們一看字組,便知字義。
但是在拼音文字里,由於音節太長,單字不易組合,因而每一個字都要另造出一個特別的單字來表明。如此則「字彙」(vocabulary)就多得可怕了。
且看英語裡面的「羊家」:
羊氏合族叫sheep;羊先生叫ram;羊太太叫ewe;山羊綿羊叫goat;羔羊叫lamb;羊毛叫wool;羊肉叫mutton。「吃羊肉,沾羊膻。」講明只是吃mutton,而不是吃pork(豬肉)或beef(牛肉)。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在我們的文字中只要加上個「肉」字,肉鋪子上的標價便可看得清清楚楚。初到美國的東方太太們,英文單字認識不多,看到美國肉鋪內的豬肉標籤,真是一肚皮嘀咕!
1967年歲次丁未,行年屬羊。春節清晨,美國合眾社紐約編輯部忽然打緊急電話向筆者「諮詢」,問這個「羊年」是羊公之年、羊母之年,抑羊少爺之年?最初我倒被他難倒了;稍談之後,我說還是「羊家」過年較為妥當吧?
一個小羊過年,便弄得如此傷神,今年我們驊騮開道路的「馬家」過年,那還得了!
拼音文字由於字彙之多,所以「認字」也是學習拼音文字的最大麻煩之一。在中文裡我們如果認識四五千字 ,則所有報章雜誌便可以一覽無餘。但是一個人如果想把五磅重的星期日的《紐約時報》全部讀通,則非認識五萬單字不可!五萬字比《康熙字典》上所有的字還要多!我們非要認識全部《康熙字典》上的字,才能看懂星期天的報紙,豈非20世紀一大笑話?!但是,朋友!拼音文字就是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