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書前的譯後感

在動手翻譯這本小書之前,我曾遵劉紹唐先生之囑,先寫一篇「導言」或「序文」。誰知一寫就陰錯陽差,糊裡糊塗地寫了十餘萬言;結果自成一部小書,取名《胡適雜憶》,反要請周策縱、夏志清兩先生來為我作序了。

在我寫那篇序的期間,我對這本小書的英文原稿已經有二十年未去碰它了。我想原稿既然是我以前一個字一個字整理出來的,縱是倒背我也可倒背若干,翻譯之前來寫篇序,也用不著先讀原稿再動筆了。所以只有在《雜憶》脫稿之後,我才又把英文原稿細讀一遍;距上一次的細讀,是整整的二十個年頭!

二十年前我對這篇稿子的看法,大致有三點:一、它的內容根本沒有什麼新鮮的材料;二、它反映出胡適晚年期的思想,與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簡直沒有什麼出入——說胡適的思想前後一致也好,說胡適沒有進步也好;三、不過就寫作的體裁來說,他這部小書,倒不失為別開生面、自成一格的「學術性的自傳」。

十八年過去了。兩年前我寫《胡適雜憶》時,印象中強調的還是這三點。可是最近一年來,我對我以前的看法,漸次覺得有修正或補充的必要。這不是近一年來,「胡適」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發生了變化,也不是我自己對胡氏的估價發生了什麼「今日」對「昨日」的挑戰;只是胡適之是位「實用主義者」,一輩子看重「實用價值」,因而以這本小書對一般讀者的「實用價值」來說,那它在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倒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筆者說這句話,也是近一年來,面對海外中國知識界的實際現象,有感而發:

最近一兩年來,由於報章雜誌上,對胡氏生前一些有趣的小問題——如學位問題、戀愛問題等的討論,甚或辯論的關係,「胡適」往往又變成一些學術上和社交上談話的題材。在這些場合里,我也在無意中發現,那些自港台來美的「知青」——包括很多我自己的學生——對「胡適」這個命題已十分陌生。他們之間好多都能寫一手好的白話詩文;但是「胡適」與「白話詩」、「白話文」,究竟有多深的關係,他們就不知其詳了。至於什麼「實驗主義」、「杜威」、「羅素」……什麼「乾嘉學派」、「言字解」、「吾我篇」、「問題與主義」……那就更不必說了。總之那樣活生生的一位「天下何人不識」的「我的朋友」,現在已漸次被歷史的潮流淹沒了——淹沒得如此之速!

最糟的要算是最近才從大陸上出來的一些「知中」了。我們偶爾聊起天來,他們所知道的有關「胡適」的舊聞就更少了。其中有些極有成就的科技專才,竟然對「胡適」和「胡適之」是否同一個人,也發生了疑問!

適之先生是筆者所熟識的、最看重身後之名的一位前輩。他老人家的「身後之名」消逝得這樣快,該是他生前所未曾想到的罷。

最近筆者接到老朋友朱文長教授的來信。他說他在看《傳記文學》的胡適自傳時,是「先看德剛,後看胡適」。驟讀此信,我會覺得是老朋友對我錯愛了。其實全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像朱文長教授那樣,當年在大陸上受大、中學教育,今日流落在海外教書的「知老」,胡適這本小書上的哪一句話,他未看過——甚至聽胡氏親口說過——十遍八遍乃至更多遍呢?

俗語說:「話說三遍如爛草!」讀書亦何嘗不然?縱是胡適著的書,讀過聽過三、五、十遍,也會變成一堆爛草,朱教授也就不要去「先睹為快」了。至於我這位無名作家,不管我寫的是怎樣地「瞎扯淡」,但是總歸是朱教授「尚未寓目」的閑文、閑書。他老人家如史席有暇,和娘子一起來翻翻「報屁股」,消遣消遣,那我的「瞎扯淡」,自然也就在「先看」之列了。余小子如不知輕重,把這句「朱子語錄」當真,而自覺「老子文章賽胡適」,那我豈不是一名天大的阿Q嗎?

須知胡適之先生生前在中國享盛名,歷四十年而不稍衰。因此他的一生,簡直就是玻璃缸里的一條金魚;它搖頭擺尾、浮沉上下、一言一笑……在在都被千萬隻眼睛注視著。稍有一點關於「胡適」的小故事,在報章雜誌上不是「頭條」,也是「花邊」。全國上下——尤其是茶餘酒後——對他都有極濃厚的興趣。

以前的娛樂場中有句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因而就「看胡適」(Hu Shih watg)這宗娛樂項目來說,它和「看梅蘭芳」實在是大同小異的。會看的專家和藝人們,便看其「門道」;一般遣興的觀眾和讀者,則看其「熱鬧」;而大家爭看的興緻則是一樣的。筆者不敏,當年在大陸上,夾在千百萬「知青」之中,爭看這場「熱鬧」,也是自七八歲就開始的。我想和我平輩或長一輩的中國知識分子,那時也是人人如此的。試問我們這一輩以前在大陸上受大、中學教育的人,哪一位不能對「我的朋友」,品頭論足一番呢?既然大家對胡適之都很熟悉,也各自有一套主觀的看法,那麼一旦「朋友」不要了,把老胡適拖出來咒罵一通,則人人皆可罵出一套來——罵得個痛快淋漓,罵得他狗血噴頭。

這就是50年代里,大陸上舉國批胡的全盤經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人人都知道「胡適是老幾」;所以毛澤東一聲令下,大家也就可以指著太平洋,大叫其「胡適算老幾」了。大家對「我的朋友」都有三分熟,寫起打差文章來,也就容易繳卷了。

60年代之初,適之先生不慎因貪酒亡身而引起港台兩地皆哭的現象,也是同一個道理。他老夫子文壇祭酒,風雲際會五十年;最後撒杯人寰,含笑而去,死亦何憾?但是他的死,卻使我們的社會上頓時失去了一位老少咸欽、熱熱鬧鬧的大眾發言人,則生者奚堪?所以大家就望電視而墮淚了。

如今二十年快過去了。在歷史上說二十年原不算長,但是便在這短短的二十年內,胡適之先生卻由一位嬉笑歡樂、妙語如珠的「我的朋友」,轉變成和韓文公、朱文公、王文成公等擠在一起的木頭牌位了。這爿後來居上的「胡文公神位」,究竟代表些什麼呢?這問題的答案也就隨著地球的旋轉而愈來愈模糊了。

記得筆者在1970年冬季至台時,蒙林語堂先生盛情召宴,我按時前往。在一家嘈雜的大酒店內,我問那位衣冠楚楚的總招待:「林語堂先生請客的桌子在哪裡?」他把兩眼一瞪,大聲反問我一句說:「林語堂是哪家公司的?!」失笑之餘,我心裡也在想,工商業社會的變動多大啊!

「胡適之」雖然和「林語堂」一樣,今後永遠不能和「公司」競爭了,但是胡適終究是胡適。它是個中國文化史上的「客觀實在」。後世學人還會去繼續研究它的。

再者,胡氏生前提倡了一輩子,什麼「民主」、「自由」、「實驗哲學」、「不疑處有疑」、「不讓人家牽著鼻子走」……成筐成簍的大道理。雖然這些都不是胡適之享有專利的發明,但是當這些概念還在「反動」和「毒素」的階段時,大家都慷慨捐輸,把它們一股腦都寄存於「胡適」名下,變成胡適之的私產,而胡適也當仁不讓地據為己有。因而在胡氏含笑歸天之後,這些概念也就和「胡適的幽靈」結下了不解緣。有朝一日,時移勢異,毒草變成香花,胡適的幽靈借屍還魂,又成為後世青年仰慕的對象,亦未可知。

但是「胡適」這個名詞,除掉它的模糊的「歷史形象」(historical image)之外,究竟還有多少其他的實際涵義呢?「後世青年」既無金魚可看,也無小道消息可聽,要了解「胡適」,那就只有求之於「書」了。但是哪樣的「書」才能有效地提供他們所渴望的知識呢?《胡適思想批判全集》?《胡禍叢談》?《胡適與國運》?《胡適文存》、《文選》、《論學近著》……老實說,這些巨著都會使「後世青年」愈看愈糊塗,愈看愈不知道「胡適」是什麼回事。他們所需要的實在只是一本簡單明了、童叟無欺而包羅胡適學識、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書。如果這個文化需要,由於時代轉換而成為事實的話,那麼胡先生這本小小的《口述自傳》(也是他一輩子所編撰的最後的一本「上卷書」),對青年讀者的「實用價值」,也就會逐漸地上升了,因為它是一部最淺近的、最適合青年讀者需要的、胡適自撰的「胡適入門」。

研究中國近代文史的專家們,抽空瀏覽一過,這本小書或許也可幫助他們,把他們概念中的「胡適」,整理得更有條理。因為它是一本辭簡意賅、夫子自道的「胡適學案」。

一般遣興讀者,工余飯後翻翻,也可大略體會出,胡適的「反動言論」和「毒素思想」的來龍去脈。至於它是毒草還是香花,胡適自己並沒有「自賣自誇」,他只是「據實招來」而已。賢明的讀者們——不論批胡也好,擁胡也好,既批又擁也好——自然會各自做其正確的判斷。

上述這些雅俗共賞的「實用價值」——尤其是對後輩青年讀者的「實用價值」——倒是適之先生和筆者當年未曾想到的。現在筆者既然有感於時事而千慮一得地想起了,所以就補寫一點譯後的感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