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袁後中國 第三章 民國史軍閥篇四圓四方圖解

——海外教授民國史經驗淺介之一

在國外大學裡教授近代、現代、當代中國史,其最難講授的一段,我個人的經驗,是莫過於中華民國初年,軍閥時期那一階段了。這一階段的中國史是一段軍閥混戰史,而軍閥又分「皖系」(安福系)、「直系」、「奉系」、「晉系」、「桂系」和有實無名的「滇系」、「粵系」,另外還有無數其他的小集團、小派系。

各系軍閥之外,幫凶文人還組織了一些政客的小集團,什麼「研究系」、「交通系」、「政學系」等等數不清的幫派;有的還掛著政黨的招牌,從事政治活動。真是系類紛繁,莫衷一是—他們打起仗來,又是什麼「護國」、「護法」、「直皖」、「直奉」、「定桂」、「援鄂」……打仗的將軍們,又有什麼綠林大學畢業、倒戈將軍出身……總之,一個歷史家要把這文武各系的來龍去脈,抽絲剝繭,弄出個頭緒,真談何容易。再要把這個錯綜複雜的故事,向你課室里一大群青年學生講解清楚,那就難上加難了。你的學生如果再是對中國甚或東亞都一無所知的五色洋人,那幾乎就不可能了。

在1950年代的中期,筆者尚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當研究生的時候,由於毛周諸公鬧出的「中國熱」,使美東十數家大學都開了些「現代中國」(modern a)和「當代中國」(porary a)一類的課程。選課的學生除「本科生」、「研究生」之外,還有一些「成人教育班」(adult education或general studies)中的成人,及大批的中學教員和公務員。因為那時的中學教育也受感染,中學課程中也不免要講授有關中國的課題。那些對中國毫無所知的公教人員,這時甚至在學校和政府的特別資助之下,也臨時抱佛腳,來搞點「惡補」,所謂「在職訓練」(In-Service Training)—因為他們之中很多人對毛澤東究竟姓毛或姓東,蔣介石姓蔣或姓石,都搞不清楚。至於「北京大學」是私立(像哈佛和哥倫比亞一樣),或是州立(像加州大學),那就更莫名其妙了。再談起「國立」北京大學,這「國立」二字就更費解了。美國有啥「國立大學」呢?!—所以那時各大學和補習班,對各階層的中國學教師,真是需才孔急。

筆者這個「研究生」,那時在哥大所「研究」的原非「中國學」。但是打工自給的「藍領工作」實在太辛苦;想找個「白領工作」輕鬆輕鬆,所以就經友人介紹,到紐約市立各學院的夜校,干起「月光教師」(moon-lighting teacher),教起「中國現代史」來了。

教中國現代史的第一堂課便是「軍閥史」(a under Warlordism)。乖乖,皖系、直系、奉系、晉系、桂系……我從哪一「系」講起呢?—最初我講得結結巴巴,我的學生也被我講得暈頭轉向。這宗新媳婦的過程,豈是老師沒經驗,學生沒底子哉?未必也。君不見縱遲至今日,一談到軍閥,幾個漢學大師不暈頭轉向呢?不信且去翻翻那本最近才出版的光彩輝煌的《劍橋中國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便知道了。這部號稱最具權威性的巨著,說起軍閥來,還不是結結巴巴,不知所云?

「北洋軍閥」這段歷史的確是很複雜。但是當老師的在課堂之中,不管面對的是哪一種學生,講起中國軍閥來,只能結結巴巴地矇混過去,吾不信也。既然吃這行飯,就得講個清楚。試講若干堂之後,我乃以幼年學習英文文法的辦法,把這群最複雜的軍人和政客的故事,來「表解」(diagram)一番。這就是本篇拙作所想「淺介」的海外教學經驗,那兩張「四圓」、「四方」的圖解了。

想不到這兩張小圖表—一張專講「軍閥混戰」,另一張則講「政客亂政」—倒十分管用。講課時把它們分別向黑板上一掛,然後教鞭所觸,不特來自非拉兩洲的大一新生,頑石點頭,那些早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惡補教師和商場律師也大為稱賞。後來在常春藤盟校研究院之內很多准博士和未來的大使學人,也不禁鼓掌歡迎。因為這兩組小圖表,原是可簡可繁,可淺可深的—其淺也,則一目了然,游魚可數;其深也,那就卧龍藏蛟,沒個潭底了。各階層學生可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自得其樂而互不干擾也。個人一得之愚的小經驗,對海內外的同行師生或不無參考的微效,因不揣淺薄,自珍敝帚,略事回譯,聊博同文一粲。若不吝惠教,那就拋磚引玉了。

四個小圓圈,十二年大混戰

什麼叫作「四圓」呢?

那便是以四個圓圈圈,來把北洋軍閥十多年的大混戰表解一番。庶幾能找出點頭緒來,對民初那一段混亂的內戰,做點有系統的了解。

原來民國初年的北洋軍閥大致只胡鬧了十六年(自1912年4月到1928年5月)。這十六年大致又可劃分成四大段,每段四年,而每一段又正好由一個或一系軍閥當權。當然他們的政權都是槍桿打出來的;而每一新政權的出現,在當時中國的政治地圖上,也就畫出了不同的層面。根據這些不同的層面,我們就可以用抽象的方法來加以圖解了。

首先在「袁氏當國」那最初四年(1912~1916)里,雖然也是內戰不停(「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外患加劇(「二十一條要求」),但在政治地圖上至少還維持個「大一統」的局面;沒有發生「一國兩府」的現象。袁氏一死(1916年6月6日),中國就開始分裂了。

袁氏暴卒之翌年(1917)9月,孫中山先生忽然率領了一部分海軍和八十餘名國會議員,在廣州設立一個軍政府,與當時的北京政府分庭抗禮。接著他又領導並接濟一批南方軍閥,發動了對抗北京的「護法戰爭」。南北戰爭一起,統一的中國便一分為二,產生了兩個中央政府—自此我國便維持了「一國兩府」的現象,直到今天也沒有再統一過了。

因此,我們如把統一的中國圖解成個大圓圈,則孫公所發動的「護法戰爭」,便把這個大圓圈一切兩半了。(見「圖一」)

這次「護法戰爭」前後打了十五個月,不但未打出什麼結果,南北交戰雙方的陣營之內,反各自分裂:

北方軍閥分成皖、直、奉三系,依次控制著北京政府。

南方軍閥則分成粵、桂兩系。桂系是純廣西籍的地方軍閥和政客。粵系則是以陳炯明為首的廣東軍人;他們也多半是支持孫中山的國民黨黨員—這兩系先後霸佔著廣州,掌握著南方的軍政府。

南北軍閥既已自行分裂,則全國性的護法戰爭反而停戰了。其後南北兩地軍閥分別搞其窩裡反,一南一北卻打起兩造「區域內戰」(regional civil wars)來。

北方軍閥其時以「皖系」(安福系)最強,它控制了首都北京。那較弱的兩系—直系、奉系,乃聯合反皖。在民國九年(1920)7月,兩系聯合進攻,不出數日便把皖系打垮了——這一仗史家謂之「直皖戰爭」。(見「圖二」上部)

民國史軍閥篇主要戰役圖解

南方軍閥,此時「桂系」原佔上風。他們霸佔了廣州的軍政府。1918年5月竟然鵲巢鳩占,把大元帥孫中山也排出廣州,流亡上海。桂系客軍囂張,粵人不服。在「粵人治粵」的口號之下乃發生了「粵桂戰爭」。1920年8月,陳炯明率粵軍自「漳州回師」,一舉「收復」了廣州,並乘勝攻入廣西,竟然連廣西省會南寧也給佔領了—這記粵桂之爭,史家因而也叫它作「中山定桂之戰」。(見同上「圖二」下部)

無巧不成書!上述那個「直皖戰爭」和這個「粵桂戰爭」,雖然一北一南,卻幾乎同時開火,平行發展!因此看圖(「圖二」)不必識字,我們也就容易記住了。

平行內戰,還有兩次

巧事還不止於此!

這批好戰的軍閥,南打南、北打北,以後又分別打了兩次內戰。這兩次戰爭,也是成雙成對,南北同時開火的。面對圖表,看圖還是不必識字,也可一目了然。

原來,華北的三系軍閥,在皖系(以安徽佬段祺瑞為首)被打垮之後,剩下的直系(以直隸今河北為老巢,以曹錕、吳佩孚為領袖,所謂「曹吳」)和奉系(以奉天今遼寧為根據地,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為領袖),又因分贓不勻,打了起來—是為「直奉戰爭」。這記「曹吳」與「奉張」之爭,死傷好幾萬人。一共打了兩仗:

「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於民國十一年(1922)4月。戰場延及長城內外及北京郊區。這次曹吳鋒頭正健,而奉張準備不足。偷雞不著蝕把米,入關未成,反被打得頭破血流,退回瀋陽(原名奉天或蒙古屯)。(見「圖三」上部)

正當華北的曹吳對奉張在長城各口打得炮聲隆隆之時,華南的粵系(剛打平兩廣的國民黨)陣營之內也出了事—孫中山和陳炯明拔刀相見。孫陳失和始於民國十一年(1922)4月。粵軍因此放棄了廣西地盤(新桂系李宗仁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