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兵器刑法 一、古代兵器

1.原始時代兵器

愛因斯坦說過:「我不清楚第三次世界大戰將用什麼武器相互廝殺,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將會使用棍棒和石塊。」意思是說武器將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因此,人類將從原始社會重新開始,戰爭所使用的武器也將從棍棒和石塊開始。

棍棒作為武器,在古文字形體中有生動的反映。「干」字甲骨文作「。如「干戈」「干戚」等詞語中的「干」就是指盾牌類防禦性武器。

2.短兵器

我國古代的兵器有長短之分。短兵器主要包括斧、刀、劍、匕首等。斧是一種短柄砍斫武器,「斧」字從斤父聲。義符「斤」甲骨文作「」,像曲柄斧之形,左邊的尖頭是斧刃的側面圖,右邊的曲線表示曲柄。曲柄斧是古代一種砍斫工具。斧、斤都是古代常用的砍斫工具,《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說明斧斤常用來伐木。後來斧子逐漸演變為軍事上的兵器,如月牙斧、鳳頭斧等。作為武器通稱的「兵」,甲骨文作「」,像兩手持曲柄斧形,說明「斤」(曲柄斧)不僅是砍物工具,也是重要的兵器。漢字體系中,以「斤」為部首的字大都與斧子有關,除了「斧」字外,如「斨」的本義是「方孔的斧子」,「斬」「斫」「斲」「斷」「斯」的本義都是與斧子相關的動詞。

與斧子類似的兵器還有「鉞」(yuè)「戌」(xū)「戚」「歲」「我」等。

「鉞」字最初寫作「戉」,金文字形作「」或「」,像刃部呈弧形的長柄大斧。鉞是中國先秦時代武器,為一長柄斧頭,重量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中,已發現玉制的鉞。鉞在當時具有神聖的象徵作用。「戊」字商代金文作「」,與「戉」不同的是刃部呈內弧形。「戌」字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一種刃部平直的長柄大斧。「戚」字金文作「」,本義是一種兩側有齒牙的長柄大斧。《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其中「干」是盾牌,「戚」就是這種大斧。這段話的意思是:刑天與黃帝爭奪最高統治地位,結果被黃帝砍斷了頭,被葬在常羊山麓。刑天雖斷了頭,卻仍不泯志。他以乳頭為目,以肚臍為口,操盾牌、大斧繼續揮舞,與黃帝再決雌雄。「歲」字甲骨文作「」,金文作「」或「」,像刃部兩端的尖角向上捲曲環抱的斧鉞之形,字形中間的兩個點,表示環抱所形成的兩個孔。

「我」字甲骨文作「

斧鉞類武器因形制沉重,靈活不足,最終退為儀仗用途,也作為權力的象徵。春秋戰國時期,君王授予將帥征伐權力時,往往用賜予斧鉞的形式表示授予軍事權力。《淮南子·兵略訓》:「主親操鉞,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復操斧,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這段話非常具體地說明了君主授予將軍軍事權力時的儀式——把象徵最高軍事權力的斧鉞交給將軍。

「刀」的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像一把彎刀之形。刀是一種單面長刃的短兵器。無論是作為生產工具,還是作為兵器,刀都是基本成員,所以,以刀為義符構成的字特別多。

原始社會,先民用石頭、蚌殼、獸骨打製成各種形狀的刀。商代開始出現青銅刀,最初的青銅刀較小,刀形較寬,刃端多向上翹,形如石刀,說明青銅刀由石刀發展而來。青銅刀主要用來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衛,還未正式用於戰爭。西周時期,出現了青銅大刀,柄短刀長,有厚實的刀脊和鋒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圓環形,所以又叫「環柄刀」。北京昌平區白浮村西周木槨墓中出土兩把青銅刀,一把刀身長41厘米,刀背微弓;另一把長24厘米,類似冰刀形。那時的青銅刀質地較脆,缺少韌性,劈砍時容易折斷。秦漢時期,鋼鐵問世以後,刀的製作工藝得到改善,首先是刀身加長,而且已有專門的戰刀和佩刀之分。佩刀講究式樣別緻,鑲飾美觀;戰刀則注重質地堅韌,做工精良。在諸國戰爭中,兵車已漸漸退出戰場,取而代之的是騎兵隊成為作戰主力。因此單純的刺兵器不足以發揮效力,擅長劈砍揮殺的鋼刀的製作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據史書記載,三國時劉備令工匠造刀五千把;孫權則命造刀一千把;司馬炎也曾一次遣人造刀八千把。這些刀是用來裝備軍隊的,那時刀已成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環首刀」,這種刀直背直刃,刀背較厚,刀柄呈扁圓環狀,長度一米左右,便於在騎戰中抽殺劈砍,是一種實戰性較強的短兵器。在戰場上的廝殺格鬥中,許多將領往往長矛短刀並用,遠刺近劈,威力無比。西漢時大將李廣之子李敢「左持長槊,右執短刀,躍馬陷戰」。《三國演義》中南蠻首領孟獲的妻子祝融夫人善使飛刀,百發百中。她曾手提丈八長標,背插五口飛刀,重傷張嶷(nì),活捉馬忠。

鋼刀不僅用於戰場上,在官場上同樣地位尊貴。漢朝時,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刀。佩刀表示達官貴族的身份等級。東漢時,對天子百官的佩刀形制及裝飾都有極嚴格的明文規定,誰也不准許逾越。這種佩帶用刀,從外形上要求精緻美觀,刀身通體雕錯花紋,刀環鑄成各種形態的鳥獸圖案。例如東漢中山穆王劉暢生前的佩刀,全長105厘米,刀身飾有線條流暢的錯金渦紋和流雲圖案。兩漢三國時,諸國君臣莫不看重佩刀,有的幾近嗜好,不惜花費重金,延請名師,耗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煉製寶刀。隋唐時採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鍊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朝的刀有儀刀、障刀、橫刀、陌刀四種。儀刀是皇朝禁衛軍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帶用刀;橫刀是專門裝備軍隊的戰刀。唐代制刀不僅注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製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製作更趨於實用。明朝軍隊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體狹長,刀身彎曲,刃部延長,吸收了倭刀的長處,使劈砍殺傷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將領戚繼光非常重視腰刀的製作,在其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對腰刀製作方法有著詳細的研究與記載。清朝,刀的種類更為繁雜,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等等。

「劍」字籀文作「」,從刀僉聲,小篆作「」,從刃僉聲。《說文解字》說解為「人所帶兵也」,本義就是一種古代兵器。這種兵器的特點是兩面有刃,前端尖,中間有脊,安有短柄,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

傳說劍創始自軒轅黃帝時代,根據《黃帝本紀》「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據《管子·地數》「而葛天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由此可見,劍的歷史極為古遠,故後人稱之為「短兵之祖」。從商代開始有制劍的史料記載,最初的劍為銅質,呈柳葉形或銳三角形。《周禮·考工記》詳細敘述了制劍之法。漢代以後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後有莖,莖端設環處稱鐔(xín),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東漢以後,劍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為佩帶儀仗或習武強身自衛。隋唐時期,佩劍盛行,根據《隋書·禮儀志》記載,隋朝時佩劍有相當嚴格的禮儀規定;唐代文人墨客把劍看作能夠表現其尚武英姿或抒發凌雲壯志的飾物。後來,劍與道教結下不解之緣,成了道士們手中的法器之一。

關於寶劍,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幹將莫邪劍」的故事。楚國幹將、莫邪夫婦二人,給楚王鑄劍,三年才鑄成。楚王很生氣,想殺他。劍有雌雄二柄。當時妻子莫邪懷孕快生產了,丈夫對她說:「我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了,我去一定被殺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長大後,告訴他:『出房看南山,松樹長在石上,劍在它的背面。』」於是幹將拿著雌劍去見楚王。楚王非常生氣,叫人去仔細查看。驗劍人說:「劍有兩把,一把雌一把雄,雌劍帶來了,雄劍沒有帶來。」楚王發怒了,把幹將給殺了。

莫邪生下的兒子叫赤。後來赤長大了,問他母親:「我父親在哪裡?」母親說:「你父親給楚王鑄劍,三年才成功。楚王發怒,把他殺了。他走時囑咐我告訴你:『出房看南山,松樹長在石上,劍在它的背面。』」於是兒子出房,往南看沒有山,只見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劍石,就用斧頭砸開它的背後,得到雄劍,整天都想找楚王報仇。

楚王夢見一個男子,眉間廣闊,約一尺寬,說要報仇。楚王懸千金重賞捉拿。赤聽說了這件事,便逃走,跑進山裡悲歌。碰到一位俠客,說:「你年紀輕輕的,怎麼哭得這樣傷心?」赤說:「我是幹將、莫邪的兒子。楚王殺了我的父親,我想報仇!」俠客說:「聽說楚王以千金重賞購買你的腦袋,請把你的腦袋和劍都交給我,我為你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