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四、古代交通

1.水上交通

先民為躲避洪水居住在露出水面的山阜上,要彼此連通,只能依靠水路,因此離不開各種水上交通工具。

「桴」最初作「泭」,小篆作「」,《說文解字》解釋為「編木以渡也。從水付聲」,意思是把若干根毛竹或原木平擺著編扎在一起,用作水上交通工具。後來寫作「桴」,孔子曾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意思是說,如果自己的主張得不到推行,就坐木排到大海中自由漂流去。

《說文解字》把「俞」字說解為「空中木為舟也」,即「刳木為舟」(意思是剖鑿木頭使空心,用以做舟)。從我國考古發掘來看,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多是獨木舟。例如:1975年,在福建省連江縣發掘出一隻樟木製成的獨木舟,長7.1米,據專家考證,該獨木舟距今已有六千年。

「舟」的甲骨文字形有「」「」等,西周金文字形有「」「」等。從「舟」的古文字形體可以看出,當時木船的形制:方頭方尾,首尾上翹,並且加有橫樑。很明顯,這不是獨木舟的形狀,更酷似後代的舢板。所以,至遲在商代,木板船已經具備了成熟的形式。小篆「舟」字作「」,《說文解字》說解為:「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由此可以得知,傳說中「舟」的發明者是共鼓和貨狄,最初的舟是把樹木的中間挖空製成的,船槳是用砍削的樹木製成的。對於倚水而居的先民來說,舟在他們生活中十分重要,因此,「舟」成為他們創造新字的重要構字部件,《說文解字》中以「舟」為部首的字有十六個,以「舟」為非部首構字部件的字也有十幾個。如「前」字甲骨文作「」,上邊的構件像一隻腳,下邊的構件像一隻小舟,整字表示乘舟前進;《說文解字》把小篆「前」字解釋為:「不行而進謂之前,從止在舟上。」意思是人在船上,不用步行,卻能憑藉舟船在水中前進。本義為「就也」的「造」字,《說文解字》古文形式作「」,以「舟」為部首,說明「造」(即「靠近」)的方式可以是行走,也可以是乘舟。「履」的小篆字形作「」,《說文解字》說解為:「足所依也,從屍從彳從夊,舟像履形……,古文履從頁從足。」《說文解字》把「鞋」看作「履」的本義,用鞋的形狀與舟形相似的特點解釋「履」從舟的原因。其實「履」最初的意義是「踐行」,字形中的「舟」「足」都與「踐行」義相關,是表義構件。因此,「履」的古文字形也說明「舟」是造字時期「行」的重要憑藉。

先民在水中行進依靠的工具是船,在水比較淺的地方,露出水面的石頭,往往成為人們渡水的憑藉。這種情況在古文字形體中也有反映。甲骨文中有「」字,中間是水,兩邊是石頭,整字像溪流中的一個個跳墩子,這些跳墩子就是人們渡水的憑藉,使兩岸變成「通途」。這種跳墩子也叫「石矼」。先民通過溪流的憑藉還有橋樑。「榷」字本義就是獨本橋,《說文解字》把它說解為「水上橫木,所以渡者也」,意思是說,榷是橫跨水流兩岸的獨木橋。它的特點是,兩頭堆聚石頭,上面架起一根橫木,可供行走。當溪流較寬,獨木不能連接兩岸時,就在溪流中間投入巨大的石墩,然後,每兩墩之間架以橫木,從而連接兩岸。《說文解字》中「梁」的古文形體「」,形象地反映了這種橋樑的特點:左邊的構件像水形,右邊的部分由上下兩個「木」構件及中間的「—」組成,表示木與木相接,中間的「—」,表示交接之處。此外,「橋」字,《說文解字》說解為「水梁也。從木喬聲」,「水梁」就是水上橋樑的意思,以「喬」為聲符的字大都有「高而曲」的意義,因此,命名為「橋」,突出了它高出水面而又略呈弧形的特點。

2.陸路交通

「道」「途」都以「辶」為部首。「辶」的甲骨文字形作「」或「」,像一隻腳在道路上行走,到小篆演變為「」,楷書作「辵」,簡化為「辶」。因此以「辶」為部首的字大都與道路或行走有關。可以想像,人類社會之初,大地上榛莽叢生,而生產力又十分低下,人類不可能去修築道路。因此,《釋名》說:「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踐蹈而露見也」,說明最初的路是眾人踩踏出來的。而把「途」(寫作「塗」)說解為「度也。人所由通度也」,說明「途」是從功能角度進行的命名。

人工修築道路起源很早,據說大禹曾「開九州,通九道」(《史記·夏本紀》)。商周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以及各個諸侯國與商王朝之間的關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強,其間的道路交通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春秋時期,單襄公奉周定王命令到宋國聘問,又從宋國經過陳國往楚國聘問,古代文獻記載其情況是:「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視塗,澤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積,場功未畢,道無列樹,墾田若藝。」(《國語·周語》)意思是:單襄公又借道陳國去訪問楚國。已是清晨能見到大火星的季節了,道路上雜草叢生無法通行,負責接待賓客的官員不在邊境迎候,司空不巡視道路,湖澤不築堤壩,河流不架橋樑,野外堆放著穀物,穀場還沒有修整,路旁沒有種植樹木,田裡的莊稼稀稀拉拉。單襄公見到這些情況後,歸報周定王說:「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國語·周語》)他判定陳將亡國的重要徵兆之一,便是十月間道路上還長滿了草,道路兩旁也沒有護路的樹木。可見,交通與國運之間有密切聯繫。

「行」的甲骨文字形作「」,西周金文字形作「」,像四通八達的道路,本義就是道路。以「行」為部首的字本義都是城邑中道路的專名,具有「行」字形體所體現的四通八達的特點,如「術」(簡化為「術」)本義是城邑中的道路,引申為技藝、方法;「街」本義是「兩邊有建築物的大路」;「衢」本義是「縱橫交錯的四通八達的街道」。「歧」字從「止」,「止」甲骨文作「」,像腳形,以「止」為部首的字或與行走有關,或與道路有關。「歧」字聲符為「支」,以「支」為聲符的字,意義具有「分叉」的特點,如「枝」「肢」都是從主幹上分出來的「叉」,因此「歧」字也是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岔道。

「馗」(kuí)字從九首,《說文解字》說解為:「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馗。」當然,「九」並不是確數,是說道路縱橫交錯的樣子與龜背上的紋路相似。「馗」也可寫作「逵」。

山間田野的道路,主要是踩出來的,因此記錄相關語詞的字或者以「足」為部首,或者以「彳」「辶」「止」為部首。如「蹊」(或作「徯」)是貪走近路的人不按正道走而走出的邪道,所以只通行人而不能通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意思就是摘桃李的人踩出的小道。同樣,「徑」(或作「逕」)以「彳」為部首,「彳」是取象四通八達道路的「」的省略,因此以「彳」為部首的字往往也與道路或行走相關;「徑」的聲符「巠」金文字形作「」,像織布機上的經線,因此以「巠」為聲符的字意義都有細、直、長的特點,「徑」即專指貪走近路的人不按正道走而走出的小道,這些小道相對於繞遠的大路當然具有細、直的特點。

「畛」字從田,《說文解字》說解為「井田間陌也」,意思是田間小路。《詩經·周頌·載芟》「千耦其耘,徂隰徂畛」描寫了西周的農業生產勞動場面,其中「畛」的意思是「田間道路」。「阡陌」也是田間小路,田間小路往往在土埂之上,比生長莊稼的田地要高出一些,因此以「阝」為部首。具體說來,南北方向的田間小路叫做「阡」,東西方向的田間小路叫做「陌」。

3.行的方式

如前所述,「行」的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字形像四通八達的道路,本義就是道路。由「道路」義引申為「在道路上行走」。因此,有些表示行走的字以「彳」為部首。

「征」字甲骨文作「」,左邊的構件「彳」表示道路;右邊的構件「正」由取象腳形的「止」和表示目的地的「囗」構件組成,整字表示是向某個目標進發。本義就是「遠行」,如「長征」。「往」的本義是「去,到」(某處),如「往來」「往返」。「徐」的本義是「慢慢走」,如「徐行」。「徒」的本義是「步行」。「徘徊」的本義是「在一個地方走來走去」,引申為猶豫不決或事物在某個範圍內來回浮動、起伏,如「獨自徘徊」。

步的甲骨文字形作「」,西周金文字形作「」,像徒步行走時左右兩腳一前一後的樣子,本義就是「行走,步行」,如「散步」「步行街」。

在水中行走叫做「涉」。「涉」的甲骨文字形作「」,金文字形作「」,像兩足跡在水旁,有徒步過水之意。本義就是「徒步過水」,如「跋山涉水」。

「走」的甲骨文字形作「」,上邊的構件像一個人跑動時雙臂前後擺動的樣子,下邊的構件像一隻腳,表示該字意義與腳有關,本義就是「跑」。「走馬觀花」中「走」就是「跑」的意思。以「走」為部首的字也都與「跑」意義相關,如「趣」是小步快跑,「超」的本義是「躍上」,「越」的本義是「度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