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三、古代建築

1.山居野處

遠古時代,先民們主要在大自然的山野中居住,從和居住有關的字上,處處可以看到關於洪水的記憶。

「昔」的甲骨文字形作「」,下邊的構件為「日」,上邊的構件像波濤洶湧的洪水之形,整個字表示發洪水的日子。可見,可怕的洪水給人類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後來為「往昔」之「昔」造字時採用洪水意象來表示。「州」字甲骨文作「」或「」,像在寬闊的川流中有一塊土地之形,表示水中可供居住的高地,也就是小島。據史料記載,堯時華夏大地曾經歷過洪水時期,當時「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華夏大地淹沒在洪水之中,只有高大的山峰能露出水面。因此,我們的先民只能選擇地勢高的山陵居住。

先民為了躲避洪災,往往居住在高而上平的山陵州島之上,這在文獻中有很多記載:《淮南子·本經訓》說堯之時「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樹木」,意思是說,先民為躲避洪水,到地勢高的山陵上居住;《墨子·辭過》:「(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是說先民不會建造房屋時,只能以天然的山體為居所,《說文解字》對小篆「」的說解也能證明這一點:「山石之崖岩,人可居。」不難理解,山陵中的天然洞穴是先民居所的最佳選擇。

先民為躲避洪水,除了居住在地勢高的山陵州島之上,還常常在樹上搭建像鳥巢一樣的居所。「巢」字西周金文字形作「」,小篆字形作「」,像樹上有鳥窩之形,本義就是鳥窩。巢居就是像鳥一樣居住在樹上,以躲避洪水。《孟子·滕文公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意思是說,堯遭遇洪水時,人們居無定所。地勢低的地方,人們在樹上搭建像鳥巢一樣的居所;地勢高的地方,人們利用洞穴為居所。《風俗通義·山澤》「丘」下「堯遭洪水,萬民皆山棲巢居,以避其害」,也說明遠古先民為躲避洪水,只能到地勢高的山陵或樹上居住。可見,巢居也是遠古先民居住的一種方式。

遠古還有一種居住方式叫「橧」(zēng),《禮記·禮運》:「夏則居橧巢。」把「橧」與「巢」並言,說明橧也是一種居住方式。根據古注,「橧」的意思是「聚薪柴居其上」,意思是把柴薪聚集在一起鋪好,人在上面休息。

2.半穴居

人類逐漸由山地進入平原,開始仍沿穴居之俗而構建房屋。根據考古發現,我國原始社會中期的房屋建築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半穴居式建築,一類是地面住房建築。西安半坡遺址,就是很典型的半穴居式建築,在殷墟發掘中曾發現許多豎穴,深深淺淺,方方圓圓,形狀各異,學者們認為此與遠古的穴居習俗有關。古代先民穴居特點在古文字形體中也有所表現。甲骨文「各」字作「」,像一隻腳向下降到坎穴之形,本義就是「來,到」,西周銘文「王各於成周大廟」中「各」就是這個意思。甲骨文「出」字作「」,像一隻腳向上走出坎穴之形,意思是「從裡面到外面」。甲骨文「復」字作「」,上邊的構件像有兩條道路可供出入的半穴居之形,下邊的構件像一隻腳,整字像從門道外出之形。這些字形都表現了古代先民穴居的特點。據考古學及人類學家研究,人類的歷史有幾百萬年之久,在此期間,人類幾乎都是在穴居中度過的,真正脫離穴居只有幾千年。

3.地上建屋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類由半穴居發展到開始地面建房,這種變化可以從「宀」「宋」「宮」「門」「向」「窗」等字體現出來。

「宀」是由「」字演變而來的表房屋的部首,正像遠古先民地上房屋建築的外部輪廓。依據半坡村仰韶遺址復原來看,當時是在圓形基址上建牆,牆上覆圓錐形房頂,它的整體輪廓正作「」形。同樣,「宋」字的甲骨文形體作「」,正像以木為樑柱而成地上居宅之形。

「宮」的甲骨文字形作「。

「前堂後室」的建築結構延續於後世,它由大門、塾、庭、堂、室等部分構成。「門」的甲骨文字形作「」,像雙扇門之形;「戶」的甲骨文字形作「」,像單扇門之形。「塾」是古代位於門內外兩側的房屋,後來指民間教書的地方。「庭」從廣廷聲,本義是堂階前的院子。「堂」在中國傳統的家庭居舍中,佔據著特殊地位。從空間位置上看,堂在一個居住單元中佔據中心的位置,它位於主要建築物的中央,兩側有「廂」,後部有「室」「房」,而且通常是坐落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古人稱堯舜之居,「堂高三尺」。與這種空間位置相適應,堂一般並不作為寢居之用,而是家庭重要活動的場所,如舉行典禮、接見賓客、議決家事等。堂的這種特殊地位,也在「堂」的字形中有所反映。「堂」是形聲字,以「土」為部首,土為古代基本建築材料,可泛表各種建築物;「尚」作為聲符,還兼有表意作用。「尚」就是「上」,有「高出」「超過」的意思,這與堂的高居於其他屋室之上的地位相符。同時,從建築的角度看,堂是家庭的象徵,因此,「堂」又可以引申表示一種同祖的親屬關係,意思是「同處一堂」。如同祖兄弟姐妹稱「堂兄弟」「堂姐妹」,同祖叔伯稱「堂叔伯」等。這種稱謂正與古代中國傳統的父系親族聚居的習俗相聯繫。「室」,《說文解字》說解為「實也」,段玉裁註:「古者前堂後室。」《釋名》:「室,實也,人物實滿其中也。」從這些說解可以看出,古人房屋內部,前叫「堂」,堂後以牆隔開,後部中央叫「室」,室的東西兩側叫「房」。

「向」的甲骨文作「」,其中「」像房屋側視之形,「口」表示牆上開的一個窗。《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毛傳:「向,北出牖也。」則「向」的本義是朝北開的窗戶。從《詩經》所反映的上古先民的生活來看,辛勤勞動的農民到了冬天才從田野回到家裡,先是堵塞牆洞,把老鼠從家裡趕走,另外還要把朝北的窗戶堵塞起來,再在用樹枝編扎的門上塗上泥巴,以此抵禦寒風的襲擊。

「窗」字古文字形作「」,小篆字形作「」或「」,《說文解字》:「在牆曰牖,在屋曰囪。象形。……窗,或從穴,,古文。」顯然,「窗」的小篆字形和古文字形取象於屋頂天窗之形。古人穴居時,要使室內透氣只能在穴頂開窗,這就是「窗」的最初義,即天窗。後來人們在平地建起房屋,同樣在屋頂開窗,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天窗了。

4.高台亭樓

「高」和「京」的甲骨文字形反映了建築在高台之上的亭樓之形。甲骨文「高」字作「,表明「京」是高大建築物,後來就用高大建築物的形象表示國都。甲骨文用亭樓形表示形容詞「高」和名詞「京」,說明亭樓類建築在商代已出現。

5.防禦性建築

「囗」讀作「wéi」,像四周環繞之形,表示一定區域,在古文字中常用來表示人們生活的疆域領土,因此要保護。「衛」的金文字形「」,「圍」的甲骨文字形「」和金文字形「」,中間的構件「囗」表示某一區域,四旁的足跡環繞著這個地方,表示守衛或包圍之意。同樣,「國」和「域」的甲骨文字形都作「」,由「戈」和「囗」兩個構件組成,「囗」也表示一定的區域,「戈」是武器,整個字形表示用武器守衛的疆域。後來,「國」字在外邊增加了一個「囗」構件作「國」,強調所守衛的邊界,又簡化為「國」;「域」也增加了表義構件「土」,強調所守衛的疆土。

先民保衛自己疆域的常見方法是建築具有防禦功能的城牆,並在城牆上建築觀察敵情的瞭望樓。「墉」的金文字形作「」,中間的構件「囗」表示城牆,上下兩個構件表示城牆上用於瞭望的城樓,整個字像城牆上有守望樓之形,本義就是城牆。《說文解字》古文字形作「」,中間的構件包括內外兩層,表示內城和外城,即「城」和「郭」。「城」的金文字形「」和籀文字形「」,分別以「」和「」為表義構件,後重造以「土」為表義構件的「城」字,本義是都邑四周用作防禦的城垣。

「郭」的小篆字形「;《詩經·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鄭玄箋:「城猶國也。」孔穎達疏:「國之所在,必築城居之。」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各諸侯國的邊境都築有城牆,境內的大小城邑也都有城牆,城牆上有城樓,城樓不僅可以用於瞭望,又可以用來存放兵器軍需,還可以用於將士的遮風避雨或暫避敵人的矢石。秦統一中國以後,把各諸侯國的城牆連接起來,號稱萬里長城。

城牆上除了修築守望樓,還要修築女牆。「堞」字的意義就是城上這種呈鋸齒狀的矮牆,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城上女垣也。從土葉聲。」段玉裁註:「古之城以土,不若今之以專(磚)也。土之上間加以專(磚)牆,為之射孔,以伺非常……今字作堞。」與女牆有關的還有一個「陴」字,甲骨文作「」,籀文作「」,左邊的構件像有守望樓的城牆,右邊的構件像手持甲,甲和盾都是古代的防禦性武器。由此可知,遠古時代築城防守,敵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