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二、古代飲食烹飪

「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人類最初的飲食方式與一般動物沒有明顯區別,他們獲取食物後,一般都是生吞活剝,就如《禮記·禮運》所說:「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即不經火燒,便生吃草木的果實、鳥獸的肉,喝它們的血,吃它們帶毛的肉。華夏先民「茹毛飲血」的歷史非常長久,生食的傳統甚至局部地保留到了現代。

人類在學會使用火之後,飲食種類和方法日益豐富。有些飲食文化現象封存在漢字形體中,成為我們今天探討飲食文化的重要依據和載體。

1.古代的各種飲料

「飲」的甲骨文字形為「」,像一個人彎腰對著酒罈張口伸舌之形。《說文解字》古文字形「」從水今聲,「」從食今聲。小篆字形「」從欠(像人張大口之形)從酉(像酒罈之形)今聲。楷書字形從食從欠。簡化為「飲」。可見,「飲」的造字取象為飲酒,後引申泛指飲各種液體,即喝。《儀禮·公食大夫禮》:「飲酒漿飲,俟於東房。」

現代人一提到湯,恐怕首先想到的是「汁多菜少的菜肴」,如「綠豆湯」「雞湯」。在古代,「湯」中可沒有菜,就是熱水、沸水。《孟子·告子上》:「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其中湯和水分別指熱水和冷水。「湯」的這個意義在成語「金城湯池」「赴湯蹈火」中還保留著。

《說文解字》「漿,酢漿也」,本義是一種微酸的飲料。《孟子·梁惠王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意思是說百姓用簞盛飯,用壺盛飲料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

「酒」甲骨文作「之一。晉人江統在《酒誥》里載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鬱積生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明煮熟了的穀物,丟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可自行發酵成酒。人們受到這種啟示,逐漸發明了人工釀酒。

我國古代的酒大體上分兩種:一為果實穀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色酒起源於遠古時期。據說是夏代的儀狄始作酒,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最早的酒是用果實和花朵釀製的,而非穀類之酒。穀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有人認為應始於殷。因為殷代農業生產已比較發達,穀物比較豐富,用之作酒,勢所必然。用果實和穀物釀酒成為以後幾千年的傳統工藝,其特點是把果實或糧食蒸煮後,加曲發酵,壓榨而後才出酒。《水滸傳》中武松喝的十八大碗酒,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蒸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

歷史上,有因酒誤國的商紂王,《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是典型的以酒誤國的昏君,最終導致商代的滅亡。因此,周天子在商人的聚集地曾發布嚴厲的禁酒令。

「醴」《說文解字》說解為「酒一宿孰(熟)也」,醴是一種發酵度很低的甜水,是祭祀或食用的淡飲料。《漢書·楚元王傳》:「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顏師古註:「醴,甘酒也。少曲多米,一宿而熟,不齊之。」意思是說,這種飲料稍稍放一點酒麴,基本上還是原來米湯的味道,酒味極淡,連配方都不需要。

2.糧食與主食

「黍」的甲骨文作「」或「」,像散穗下垂的莊稼,旁邊的水點表示這種莊稼可以釀酒。黍是原始農業時期的重要作物,它生長期短、抗旱、耐寒,適應北方乾旱寒冷的特點,是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黍在商代、西周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祭祀時一定要獻上黍子。但黍子的產量很低,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一些產量較高的農作物漸漸取代了黍。到春秋戰國時期,黍子的種植量已經很少,而且被排斥在「五穀」之外。但是祭祀時,人們仍然要獻上黍子,這是因為:黍子是最古老的作物之一,貢黍表示人們不忘本的觀念;同時黍子的氣味很香,古人認為馨香的氣味可以使鬼神聞到。《尚書·君陳》:「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意思是說,黍稷並不馨香,只有光明的德行才能香氣遠揚。這當然是統治者的說教;但從另一角度說明,黍子確實有較濃的香氣。「香」的小篆字形「」從黍從甘,也說明黍子的香氣很濃厚,很典型。黍子有濃厚的香氣,所以古人常用黍子釀酒。這一點可從有的「黍」字甲骨文有「水」構件的字形中得到反映。

黍是黏性食物,又稱黏小米,因此「黏」字以「黍」為部首。作為食物,黍的口感很好。但是由於產量低,在商周時期,除了祭祀外,只能供貴族享用。春秋以後,黍子的地位降低了。《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魯哀公賜給孔子桃和黍。孔子先將黍子吃了再吃桃。左右的人見了都掩口而笑。魯哀公便對孔子說:「那黍子不是讓你吃的,是用來擦拭桃毛的。」孔子回答說:「我知道。但是黍是五穀之長,是祭祀時的高級祭品,而桃子在瓜果中為下品,祭祀時連作為祭品的資格都沒有。君子用低賤的東西擦拭高貴的東西,沒有聽說過用高貴的東西來擦拭低賤的東西。」可見,春秋末年,統治者和一般人都比較輕視黍子,只有像孔子那樣一心想恢複周禮的人,才看重黍子。而他的行為已不為當時人理解,被看作是十分可笑的事情。

「稷」在黃河流域隨處可見,被稱為五穀之長,後來被尊奉為穀神。《說文解字》古文字形作「」,左邊的構件表示意義類屬,右邊的構件像突出大頭的人形,整字構意就是穀神。中國歷史上有兩位穀神,都被稱作「稷」。一位是炎帝的兒子「柱」,一位是周始祖「棄」。傳說炎帝族最早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因此炎帝被稱為「神農氏」,「柱」作為神農氏的兒子,主要負責穀物種植,是當時的農官,被稱為「稷」。周始祖「棄」在兒童時代,就喜歡種植麻、豆等;成人後,喜歡農業生產。他根據土地的特點,種植適宜的穀物,老百姓都跟他學農業生產的方法。堯聽說後,推薦他做主管農業的官,使天下人得到農業生產的好處。人們稱他為「后稷」。兩位不同時代為農業生產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都被稱作「稷」,可見「稷」在穀物中的地位。「稻」的甲骨文作「」,像獲稻在臼中將舂之形,金文作「」,像米禾在臼旁,從爪,表示手持之。稻子的籽實外殼堅硬,要舂去殼才能煮食。「稻」的古文字形形象地表明了稻米加工的過程。「麥」的甲骨文作「」,金文作「」,像一株連根麥的全形:左右兩旁下垂的折線表示斜垂的葉子,上端為穎,下部為根,中間為莖。麥子是中國北方的主食,周代以為天所賜得。漢代以前,麥子的食用方法主要是用麥仁煮粥,漢代以後,改為將麥子磨粉後做成蒸餅等食用。所磨成的粉叫「麵」,簡化為「面」。「菽」小篆字形作「」,為象形字,其中的「—」表示土地,中間的豎線表示莖,上部一點為豆莢,下邊兩點為莖的根瘤。《說文解字注》說解為:「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後來寫作「菽」。「豆」本來是器皿的名稱,由於「豆」和「菽」古音相通,常常借用「豆」來記錄「菽」,秦漢以後用「豆」成為常例。

甲骨文字形作「」,像食物在器,上有蓋之形,本義是食物。以「食」為部首的字大都與食物有關。「食」還可稱為「飯」,中國人吃飯的歷史非常早,《周書》記載「黃帝始蒸谷為飯」,可見,飯最初專指米飯,後來泛指各種飯食,因此《說文解字》把「飯」說解為「食也」。準確地說,飯主要指制熟後的主食。

「糧」繁體字作「糧」,以「米」為部首,「米」字甲骨文作「」,像米粒瑣碎縱橫之狀。以「米」為部首的字大都與糧食有關。「糧」專指旅途中所帶的熟食。《周禮·廩人》:「凡邦有會同師役之事,則治其糧與其食。」這裡「糧」與「食」相對而言,二者的區別是:糧主要指路上帶的乾糧,所謂「行道曰糧」;而「食」主要指一般意義上的食物。古代人們出遠門,要帶乾糧,所帶乾糧的多少,要根據路程、天數、人數等預先估算好,因此「糧」的聲符「量」兼有表義功能。文獻記載,孔子曾在陳「絕糧」,意思是他周遊列國的路途中帶的乾糧吃完了。古代行路的使者到了友好國家,一般都要接受這些國家的資助,資助的食物主要有肉乾和糗糧。「糗」專指炒熟的乾糧,《說文解字》把「糗」說解為「熬米麥也」,即干炒的米麥,有顆粒狀的,也有炒完後磨成粉的。干炒的米麥有一股香味,因此它的聲符「臭」兼有表義功能。《孟子·盡心下》:「舜之飯糗茹草也,若將終身焉。」意思是舜在吃乾糧咽野菜的時候,就像打算終身這麼過日子似的。

「粥」的小篆字形作「」,從米從。「」中間的「鬲」本義是古代炊具,兩旁的曲線表示蒸汽上騰之形。本義是稀飯,泛指糧食煮成的半流質的食物。《周書》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說明粥起源很早。作為一種簡單食物,粥為一般貧賤人家所食用,貴族階層居喪時以食粥為禮。《禮記》:「親始死……三日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