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一、古代服飾

1.髮飾與頭衣

中國古代先民認為頭髮是身體的一個部分,受之父母,且處於頭部,應當格外重視,因此終生不會隨意剪髮剃髮。頭髮被剃,多是因為犯罪或出家,例如上古五刑之一的「髡(kūn)刑」,就是將犯人的頭髮剃去。頭髮還必須扎束起來,否則,披頭散髮會被視為異類,成語「被髮左衽」就是對異族人髮飾和服飾特點的概括。因此,華夏先民從小就要把頭髮紮起。孩童時期,一般把頭髮中分,在頭的兩側束成兩結,因為形狀像牛角,所以叫總角。因此,用「總角」指代八九歲到十三四歲。後來人們也用「總角之交」來形容幼年時代就交好的朋友。十五歲左右,是入大學之年,這時要把總角解散,束成一髻,作為成童的標誌。

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女子十五歲要舉行比較隆重的成年儀式,即束髮加冠、束髮加笄。

束髮所用之物,不一而足,對於男子來說,主要有冠、簪(或稱笄),女子則主要用簪。

冠,小篆作。《說文解字》說解為:「冠,絭也,所以絭發,弁冕之總名也。……冠有法制,從寸。」從《說文解字》的說解看,「冠」有兩個意義,一個是束髮之具,一個是弁冕等貴族頭飾的總稱。表示「束髮之具」的「冠」是戴在頭上用來約束頭髮的帶孔之管,用冠將髮髻套住後,再用簪子穿過冠的孔把它固定,從而把冠與髮髻固定起來。冠還要系纓,「纓」就是用來系冠的帶子,一般系在下巴下面。

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只有貴族才可戴冠。貴族男子到二十歲要行冠禮,冠禮一般在祖廟進行,由受冠者的父親或兄長主持。屆時要請賓客到場,按一整套複雜的程序行禮,核心內容是三次加冠、取字和禮見。初次加冠,表示授予貴族「治人」的特權;再次加皮弁,表示從此有服兵役的義務,有參與保護貴族權利的責任;三次加爵弁,表示從此有在宗廟中參與祭祀的權利。實行加冠禮後,表示受冠者已經是成年人,因此,常用「冠者」表示成年人,如《論語·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戴冠要束髮,所以古人又以「結髮」表示二十歲。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三四:「自言幽燕客,結髮事遠遊。」

加冠後,貴族在一些場合必須戴冠,否則會被認為不合禮節。《國語·晉語》說:「人之有冠,猶宮室之有牆屋也。」冠是古代士人以上階層必用的服飾,戴冠是一種禮,不戴冠是「非禮」的。正因如此,《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載:「(齊)景公正晝被發,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刖跪擊其馬而反之,曰:『爾非吾君也。』公慚而不朝。」可見皇帝如果不戴冠就出門,竟會因此被門人冒死阻擋,且令其本人也慚愧不已。公元前480年,衛國發生了政變。孔子的兩個弟子,子路和子羔都在衛國。當時,子路直入宮廷參加戰鬥,結果被打斷了結冠的纓帶,冠就要掉下來了。這個時候,子路高叫:「君子死,冠不免!」於是停止戰鬥,結纓正冠,結果喪命。子路的做法非常極端,但從中可看出戴冠在當時是多麼重要的禮節。

「簪」,小篆字形作「」,《說文解字》說解為「首笄也。從人、匕,象簪形」,即中間的為「人」構件,上邊的構件像簪子之形,整字像人頭上插著簪子。「簪」也叫「笄」,多用竹、玉、金屬等製成。笄可分為發笄和橫笄兩種。發笄是專門固定頭髮的,橫笄是固定冠冕的。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行及笄之禮,舉行一個儀式,把女子的頭髮梳成成人的髮髻,表示女子已經成人。已經許嫁的女子舉行笄禮比較隆重,要宴請賓客。沒有許嫁的女子舉行笄禮較簡單,到時請一位婦人給行禮的女孩梳一個髮髻,插上發笄即可;儀式過後,取下發笄,依然恢複原來的丫髻。笄禮的形式一直保持到宋代,明清時漸漸消失,但仍有上「髻」風俗,即把「頭髮盤起」,這是女子出嫁時的一個環節,也是及笄之禮的遺風。到了今天,「及笄之年」一般代指女子十五歲。用來束髮的還有「幘」字,小篆作「」,《說文解字》:「幘,發有巾曰幘,從巾責聲。」即在頭髮上罩頭巾,就是幘。漢代應劭《漢官儀》:「幘,古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幘是不能戴冠的地位卑下者佩戴的。漢代開始,幘也為戴冠者所用,不過幘上還要加冠,蔡邕《獨斷》說漢元帝額上有向下生的頭髮,不願被人看見,於是就用幘遮蓋,於是群僚就跟著戴幘。顏師古注《急就章》說:「幘者,韜發之巾,所以整亂髮也。常在冠下,或單著之。」就是說幘是包頭髮的巾,可在冠下面,也可單戴。

「幗」本指婦女頭髮上的飾物。古時候的貴族婦女,在舉行祭祀大典時戴一種用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頭飾,它的特點是寬大似冠,高聳顯眼,內襯金屬絲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紮成各種新穎式樣,外面緊裹一層彩色長巾而成,有的還點綴著一些金玉珠翠製成的珍貴首飾。這種冠飾,戴在頭上,罩住前額,圍在髮際,兩側垂帶,結在項中,勒於後腦。既不同於髮式,也不同於裹巾,而且可以隨時取下,也可隨時戴上。先秦時期,男女都能戴幗,用作首飾;到了漢代,才成為婦女專用。因巾幗這類物品是古代婦女的高貴裝飾,人們便稱女中豪傑為「巾幗英雄」,後人又把「巾幗」作為婦女的尊稱。傳說諸葛亮曾送給司馬懿一頂巾幗,就是譏諷司馬懿像個女人,不敢與蜀兵交戰。

如前所述,「冠」有兩個意義,除了表示束髮用具,還是弁冕等貴族服飾的總稱,即類似今天像帽子一樣戴在頭上的一種服飾,它的作用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禮記·內則》:「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後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人𠳲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冠出現得很早,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即夏代稱為「收」,商代稱為「𠳲」,周代以後稱為「冕」。「冕」西周金文作「」,像人戴冕之形,後來增加構件作「冕」。

周代以前的冕冠樣式,到漢代創立時已經失傳。漢初帝王祭祀時所戴的冠是劉邦創造的長冠。東漢明帝時為了進一步規範禮制,特別要求有司及儒學大師根據典籍,重新制定了冕冠制度,並一直傳襲下去,直到明亡後漢族冠服制度的取消。冕冠的形制特點是,上面有長條形的板子叫「延」或「冕版」。冕版通常是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前低後高,寓意俯伏謙遜。冕版表面多裱以細布,上面漆成黑色,下面漆成淺紅色。兩端分別垂有若干串玉珠,稱為「旒」,穿珠的彩繩是以五彩絲線編織而成,稱為「藻」。珠串的多少依身份不同或多或少,以十二旒為最尊貴,專用於帝王。冕冠是重大祭祀時才戴的禮冠,平時是不能隨意戴的,因此,冕冠實際上就是一個象徵符號。

弁,古代貴族男子穿禮服時戴的一種次于冕的帽子,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籀文作「」,《說文解字》小篆或體「」,都像雙手扶冠之形,即以雙手「敬以承之也」。弁有爵弁、皮弁、韋弁之分。一般認為爵弁的形制像冕,但頂上的版前後平,無旒,顏色像雀頭。爵弁服是古代的士協助君主祭祀時的服飾,士親迎等儀式也可服,是士的最高服飾。皮弁用白鹿皮製成,由幾塊拼接而成。皮弁服是天子、諸侯、大夫的次于冕的禮服。韋弁是打仗狩獵時的弁。由於韋弁是打仗狩獵時所戴,又成為士的常服。

「巾」字甲骨文作「」,像佩巾下垂之形,「巾」本是用來擦抹、包裹或蓋東西的小塊織物,戴在頭上就稱為「頭巾」,與現代陝北農民用白羊肚手巾包頭相類似。古代貴族戴冠,平民百姓則主要是戴頭巾。春秋戰國時期,士兵來自於平民,多用青布包頭,軍隊有稱之為「蒼頭軍」的,如《戰國策·魏策》:「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萬,蒼頭二十萬。」東漢時受玄學影響,人們對傳統禮儀俗法有一種抵觸或反叛的心態,認為戴頭巾很輕鬆,甚至很風雅,因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頭巾在讀書人中廣為流行,並發展成一種「折角巾」。「角巾」進而成為文人隱士的象徵,成語「角巾私第」正式保留了這種象徵的使用。成語「角巾東路」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後成為歸隱的典故。

從頭巾又演變出襆頭,就是在方巾上剪裁出四條腳帶,並將四腳接長,形成寬頻,這樣系裹在頭上,不僅方便,而且比較穩當,不容易散開。襆頭於唐代盛行,唐代男子的典型服飾離不開襆頭。

帽是戴在頭上的首服的統稱,主要用於防寒保暖。《說文解字》未收「帽」字,說明該字出現較晚。但《說文解字》中有「冃」字,小篆作「

烏紗帽作為官宦的代名詞是在明代才正式開始的,在此之前,頭巾逐漸演變成襆頭,襆頭逐漸演變成紗帽。隋唐時,天子百官庶人都可以戴烏紗帽,後來宋代在紗帽的兩邊加上雙翅,而官員的紗帽以黑色為主,到明代時,將紗帽定為文武官的禮帽。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於洪武三年作出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意思是,文武百官上朝和辦公時,一律要戴烏紗帽,穿圓領衫,束腰帶。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職的狀元、進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