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生產生活 五、玉石加工

玉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原始人就已知道用美玉裝飾自己,美化生活。奴隸社會以後,玉雕工作成為一個專門為統治者服務的行業。美玉不僅是一種藝術品,而且成為一種禮器。人們用玉比況美德,以玉顯示地位,形成了一種崇尚美玉的傳統。「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意思是君子沒有重大的變故,所佩戴的玉是不會離開自己的身體的。可見中國人對玉的感情很深。

1.從石到玉

說玉必須先談石。「石」的甲骨文作「

玉在人們心目中是極其高貴的東西,有的玉價值連城,甚至成為無價之寶。傳說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名為和氏璧的美玉,秦昭王提出要用十五座城交換這塊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寶玉去秦國交換,看出秦王毫無誠意,於是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終於使寶玉完好回歸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

2.玉上的污點

作為無價之寶的美玉,必須極其完美,沒有任何污點。漢字中有幾個專門表示玉上污點的字,如「玷」「瑕」「玼」。「玷」字從玉,與「點」同源,「點」繁體字作「點」,本義是小黑點,「玷」專指玉上的黑點。《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是說白圭上的污點是可以磨掉的。

「瑕」字從玉叚聲,以「叚」為聲符的字,大都具有「赤紅」的意義特點,如「騢」,《說文解字》說解為「馬赤白雜毛」;「霞」,《說文解字》說解為「赤雲氣也」;「鰕」(簡化為「蝦」)煮熟後呈赤紅色。同樣,「瑕」《說文解字》說解為「玉小赤也」,本義就是白玉上的紅色斑點。《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奉命帶寶玉去秦國交換,看出秦王毫無誠意,於是對秦王說「璧有瑕,請指示王」,意思是說和氏璧上有暗斑,請讓我指給您看。當秦昭王遞還和氏璧後,藺相如便派人暗中送回趙國。

「玭」與「疵」同源,意思是「玉病」,即玉上的斑點,也用來比喻事物的缺點。

3.玉的加工

「璞」字甲骨文作「」,外邊的構件像高山之形,裡邊的部分,右邊像雙手持工具鑿取玉石,左上方的構件是「玉」,左下方的構件像盛玉石的筐,整字表示在山中開採玉石,本義就是「含玉的礦石,未經雕琢的玉」。

要將玉從璞中剖離出來,必須依據石頭的紋理。「理」字以「玉」為表義構件,本義就是「治玉」,也就是把玉從璞中剖離出來。璞如果不經過「理」這道工序,一般人是很難識別的。《韓非子》記載了和氏璧未剖離之前不能被人識別的故事。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周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被砍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幹了眼淚,最後眼睛哭出了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原因,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理其璞」,即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美玉從璞中剖離後,還要繼續打磨加工,然後才能成形。加工玉石的動詞主要有「琱琢」。「琱」「琢」小篆分別作「」「」,《說文解字》均說解為「治玉也」,說明它們是同義詞,但二者也有細微差別:「琱」的意義側重於「刻」,「琢」與「啄」有同源關係,側重於像鳥啄食一樣一點兒一點兒地打磨。「琱」還有一個異體字「彫」,從彡。以「彡」為表義構件的字多表示裝飾義,《說文解字》說解為「琢文也」,顯然,「彫」字的造字理據是雕琢後的玉器成品有光彩。

4.玉制裝飾品

「珮」與「佩」是同源詞。「佩」表示佩戴,「珮」則指佩戴在身上的玉質裝飾品,是玉質裝飾品的泛稱。不同形制的玉珮又各有專名。

璜,《說文解字》說解為「半璧也,從玉黃聲」。璜是一種弧形的玉佩,形制多樣,有扇形、半環形、半月形、拱橋形等。常見的璜,兩端多雕作龍首或獸首紋,這使人聯想到「長虹飲於河」的傳說,因此有的學者認為,「璜」是模仿「虹」的。璜的用途,一是「以玄璜禮北方」,即用來祭祀北方之神玄武。璜更廣泛的用途是作佩飾之用。一般說來,大型璜作禮儀玉,中小型璜為佩飾玉。

璧、瑗、環都是中央有孔的平圓形玉器,都以玉為表義構件。《爾雅》:「好倍肉謂之瑗,肉倍好謂之璧,肉好若一謂之環。」其中「肉」指玉質部分,「好」指中間的孔,即中間空缺部分。可見,環、璧、瑗之間的區別主要是中央孔的大小。「肉倍好謂之璧」意思是玉質的外環是內中空缺部分的二倍的平圓形玉器叫做璧,即中央孔小的是璧;「好倍肉謂之瑗」意思是玉質的外環是內中空缺部分的二分之一的平圓形玉器叫做瑗,即中央孔大的是瑗,類似今天的手鐲。「肉好若一謂之環」意思是玉質的外環與內中空缺部分正好相等的叫做環,即中間孔不大不小的是環。

玦與缺同源,是一種形狀如環,但有缺口的玉器(如圖)。古人常常佩戴玦,藉以表示要有決心。《左傳·閔公二年》記載,當狄人進攻衛國時,衛懿公給了衛大夫石祁子一塊玦,給另一個大夫一支箭,表示讓他們下決心保衛衛國,抵禦狄人;鴻門宴上范增對項羽「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項羽要決心果斷地除掉劉邦。

玦除了表示決斷、決心外,還表示訣別。《荀子·大略》「絕人以玦,反絕以環」,意思是用玦表示訣別,用環表示歸還。如果一個臣子獲罪被流放,君主賜給他玦,表示訣別;幾年之後,如果賜給玉環,表示他可以歸還。

琀與含同源,是死者口中所含的玉。華夏先民「事死如事生」,對待死者像對待生者一樣,因此非常重視喪葬禮儀。其中一個重要的禮儀就是在死者口中放一些飯食,表示他帶著飯走,以後不會餓肚子。《戰國策·趙策》「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飯含」,即是說鄒國的貧弱,臣子在活著的時候不能得到奉養,死後連含的一口飯都沒有。這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飯含」在戰國時已是對死者的必備禮儀,直到現在,中國人仍然有給死者口中放飯食的習俗。古代貴族死者口中放的不是飯食,而是美玉,稱作「琀」。

5.玉質符信

「瑞」字從玉,《說文解字》說解為「以玉為信也」,本義就是玉質符信。華夏先民認為,玉是有德之物,可以取信。因此,常把一塊玉分成兩塊,協議雙方各持其中一塊,必要時將其合起來。「班」字金文作「」,中間是刀,表示用刀把玉從中間切開,本義就是「分瑞玉」。瑞就是可以用作符信的其中一塊玉,在周代有專門掌管玉瑞的官員,叫「典瑞」。

瑞有多種形制,多種作用。這裡主要介紹圭、璋、瑁、琥等。

圭,《說文解字》說解為:「瑞玉也。上圓下方。公執桓圭,九寸;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皆七寸;子執谷璧,男執蒲璧,皆五寸。以封諸侯。從重土。楚爵有執圭。珪,古文圭從玉。」本義是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拿的一種上圓下方的玉器。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禮器,被廣泛用作「朝覲禮見」時標明等級身份,也是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禮器。周天子為便於統治,命令諸侯定期朝覲,以便稟承周王室的旨意。為表示他們身份等級的高低,周王子賜給每人一件玉器,在朝覲時持於手中,作為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徵。通過不同尺寸的圭,顯示了上至天子、下到侯位的不同等級;同時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稱(如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等,也顯示了周室安邦理國的信念。不同名稱的圭是賦予持有不同權力的依據,如: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傳達這個使命的人必須手持珍圭作為憑證;遇自然災害,周天子派去撫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為珍圭;穀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職能;琬圭——持有者行使嘉獎的職能;琰圭——持有者行使處罰的職能。戰國以後圭在社會上就不再流行,各代帝王在遵循古制、點綴朝廷的威儀時曾製造過,但絕大多數沒有流傳下來。漢代玉圭已從日常生活中消失,只有王公貴族為了顯示其地位,才特別雕造了少量的玉圭。

金文中有一個「」字,楷定為「章」,像牙璋之形,應是「璋」的初文。《說文解字》「剡上為圭,半圭為璋」。「剡上為圭」意思是上部尖銳下端平直的片狀玉器叫做圭,「半圭為璋」意思是形狀像半個圭叫做璋。璋屬於禮玉六器之一。《周禮·考工記》「大璋亦如之,諸侯以聘女」,「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說明玉璋不僅是諸侯聘女的禮器,還是天子巡狩的時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邊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禮畢就將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禮畢就將玉璋投到河裡。

《詩經·小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