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社會等級 二、貴族、官員與平民

我們常聽說「諸侯爭霸」,什麼是諸侯?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還要從「侯」字的形體談起。

1.「侯」:射箭的靶子

「侯」字甲骨文作「」或「」,由取象箭頭的「矢」構件和「廠」(或呈倒形)構件組成,「廠」在這裡表示什麼呢?古代舉行大射禮的時候,常用獸皮或布做靶子,「廠」就表示用獸皮或布做成的靶子。整個字形表現的是箭頭射向靶子之形。因此,「侯」的本義就是射箭的靶子,如《詩經·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其中「射侯」就是用箭射靶。

2.由靶子到射箭高手

原始社會,人類既要抵禦其他部落的侵犯,又要防範其他動物的侵擾,弓箭是非常重要的武器,而能一箭中靶既有實用價值,又具轟動效應,因此,那些擅長射箭的高手就被稱作「侯」。

3.以神射覓封侯

族群之中,那些射箭能手因為能保護眾人,往往被推舉為首領。「侯」逐漸引申為爵位名稱,後來,「侯」字形體又增加了「人」的構件,小篆字形作「」。從文獻記載看,最初封侯是與射箭技術有密切關係的。如《禮記·射義》:「故天子之大射,謂之射侯。射侯者,射為諸侯也。射中則得為諸侯,射不中則不得為諸侯。」意思是說,天子舉行的大射禮,叫做射侯。射侯的意思就是因射箭而成為諸侯。射中靶子的,就可以封為侯,射不中靶子的就不能封為侯。

後來,諸侯成為古代中央政府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稱。周代時,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根據史料記載,不同爵位的封地大小有明確規定,公、侯的封地為一百里,伯的封地為七十里,子、男的封地為五十里。周公攝政時,擴大了各等爵位的封地,變為:公的封地為五百里,侯的封地為四百里,伯的封地為三百里,子的封地為二百里,男的封地為一百里。

「保」字商代金文作「」,像人背負著孩子之形,《尚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中「保」就是「背負」的意思。「保」由「背負」又引申有「保護」的意思。後來,因輔佐大臣對王負有保護輔導的責任,於是也被稱作「保」或「太保」。如:西周成王時,三公之一的召公奭(shì)就曾擔任「太保」這個職務。

「傅」和「保」是同樣古老的官職,又作「輔」。「輔」字以「車」為部首,本是指綁在車輪外用以增強車輪載重力的兩根直木,由於它對車輪有輔助作用,因此引申有「輔助」的意思。作為官職,「輔」是在帝王左右輔佐帝王的大臣,後來為這種官職名稱重新造了以「人」為部首的「傅」字。「傅」的本義也是「輔佐」。傳說商代有一個叫傅說的人就做過商王武丁的丞相。因此,輔導君主的官稱為「傅」「相」,《周禮》把「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三公」,「三公」是當時朝廷中地位最為尊顯的三種官職的合稱。

「丞」字甲骨文作「」,像一個人在陷阱中,上邊兩隻手向上拽他,表示「救援,拯救」的意思。在字形演變過程中,陷阱形構件與人腿部線條合併訛變為形近的「山」,小篆字形作「」,後來字形又進一步簡化,楷書字形變為「丞」。因「丞」字有「拯救,佐助」的意思,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天下的高級官吏也稱為「丞」。傳說商周時期有所謂的「四輔」,其中之一就是「丞」。後來把最高行政長官叫做「丞相」。「丞」由「輔佐」義又引申為「佐官」,如漢代御史大夫的助手叫御史中丞,郡守之下有郡丞,縣令之下有縣丞。

「宰」字甲骨文作「。他回答說,如果讓他做天下的宰,他也能做得非常好。顯然,主刀切分祭祀品的人,不是隨隨便便指定的,而是本宗族內有一定威望的人,是宗族內輔助族長處理政務的管理者。因此,輔助王侯或大夫處理事務的最高官職被稱作「宰」:輔助國君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被稱作「宰相」,輔助大夫處理政務的最高官職被稱作「家宰」。關於宰相職責,後來果真成為「天下之宰」的陳平有過總結:「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由於「宰」的最初職責是用刀切割牛羊等祭祀品,因此,「宰」又有「宰殺」之義。

「卿」字甲骨文作「」,中間是裝有食物的食器,兩邊是面對食器而坐的人,表示兩人面對面共同進餐。它表示的是「鄉人共食」的意象,是「饗」字的最初寫法;也指「跟自己共同飲食的氏族聚落」,即「鄉」的最初寫法;還可以指共同飲食的氏族聚落中的「鄉老」(因代表一鄉而得名)。進入階級社會後,「鄉老」成為「鄉」的長官,被稱作「卿」,因此該字也是「卿」的最初寫法。後來,有「九卿」之說,「九卿」是指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皇帝有時稱他們為「愛卿」。

「臣」字甲骨文作「

「牧」的甲骨文字形作「不在地方任職。《禮記·曲禮下》:「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可見,牧是通常所說的八命之類的人物,出於地方,入朝輔佐天子,負責監察、監督諸侯。西漢後期,「牧」再次成為州一級長官的專稱,即把職官名稱「刺史」改為「州牧」。

「令」字甲骨文作「」,上邊的三角是「口」的變形,表示發出號令者,下邊的構件像一個人跪著接受命令。本義就是「命令」。「令」作為官職,取義於發布命令的人。如:戰國時,楚國最高行政長官稱令尹,漢代有郎中令、尚書令、樂府令等官職。「縣令」則自秦漢一直沿用至清,長達兩千年之久。至今,司令仍是指軍隊中的長官。

「士」的金文字形作「」,像斧子之形,斧子在上古社會不僅是對外征伐的武器,也是對內行刑的工具,因此,商周古文字中,斧鉞形既用來記錄最高軍事統帥「王」,也用來記錄古代掌管刑獄的官吏「士」。為了區別,「士」字比「王」字少最上邊的一橫。後來「士」的意義發生引申變化,泛指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會階層。戰國時的「士」,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因此,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士」字說解為「事也」。意思是說,「士」就是善於做事的人。現代社會,「士」往往是對品德好、有學識或有技藝人的美稱,如「志士」「勇士」「謀士」等。

「工」字甲骨文作「」「」,像曲尺之形,「曲尺」是工匠重要的勞動工具。古人常常用某種身份或職業常用的工具來表示該身份或職業。「曲尺」是工匠的常用工具,因此用來表示「工匠」這種職業。「工」的本義就是「工匠,工人」。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木工」「電工」中的「工」都是該意義。

「男」字甲骨文作「」,由「田」「力」兩個構件組成。「田」就是田地,「力」可不是「力氣」,而是原始農業中一種掘土工具(「力」字甲骨文作「」,字形中的短畫像踏腳的橫木),因此,甲骨文「男」字的意象就是用「力」這種農具耕田。用農具耕田的意象來表現「男」字,說明當時男子的主要職責是從事農業生產。後來,「力」這種農具被結構更複雜、效率更高的「耒」代替。隨著「力」這種農具的歷史使命結束,「力」的引申義「力量」「力氣」成為其常用義,而其本義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因此,許慎根據小篆字形對「男」的構意重新做出說解:「男,丈夫也。從田從力。言男用力于田也。」此外,「男」還成為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一。

今天,一看到「婦」字,我們就會想到婦女。但在古代,「婦」可不是一般的婦女,她具有可以與鬼神溝通的特殊身份。在卜辭中,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字,寫成楷書形式就是「帚」,字形取象是外形與麈尾(古代太監常常手持麈尾,表示特殊身份,麈尾也叫拂塵;道士和一些天神,也常常手持麈尾)、掃帚十分相似的「托魂樹」。在先民看來,巫師可以用「托魂樹」來接送鬼神,與鬼神溝通,因此,托魂樹成為巫師身份的象徵,「帚」在卜辭中指能夠與祖先神直接溝通的巫覡(xí)。民俗中,巫師通常由婦女來擔任,即使偶有擔任巫師的男性,也必須裝扮成婦女形象,如東北亞和堪察加地區的男薩滿主持宗教儀式時,常裝扮成婦女摸樣,平時也喜歡模仿女人的說話和舉動。類似的男巫扮成女裝的情況在《太平廣記》及《中國風俗史》中都有詳細記載。由於「巫術亦常是婦女的特權」,「帚」字逐漸演變為已婚女子的通稱,並增加「女」旁補充構意。婦女在封建社會中,地位比較低下,按照「三綱五常」中的「三綱」,要「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即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這樣,許慎就在《說文解字》中把「婦」字說解為「服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