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社會等級 一、最高統治者

說到「後」字,你的頭腦中一定會閃現出「皇后」「太后」「影后」等那些影視劇裡面身材曼妙、傾國傾城的女人。可是最初的「後」卻沒有這樣養眼,且經過了兩次「魔法轉身」。

1.「後」:生小孩的女人

「後」的甲骨文形體有「」「」「」等。第一個字形的左半部分像一個人雙手交叉於胸前,這就是甲骨文的「女」字;第二個字形的左半部分與第一個字形相比,不僅頭上增加了裝飾,身上還增加兩點表示乳頭作「」,這是甲骨文的「母」字;第三個字形的左半部分像一個側面的人形,這是甲骨文「人」字;這些字的右下部分像一個頭朝下的小孩兒,也就是甲骨文「子」字的倒置之形,第二個字形在倒「子」下還有點兒,表示生小孩時流出的羊水。整個字形表現的是婦女生小孩的情景。前兩個甲骨文字形為「毓」,又作「育」,本義是「生育」;第三個甲骨文字形為「後」。

是不是所有生小孩的女人都被稱為「後」呢?不是的。「後」字從一開始就「位高權重」,它指母系氏族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女性酋長。「生小孩的女人」為什麼被賦予了如此崇高的地位呢?這就要聯繫人類社會的歷史。遠古時期,人類處於母權社會,群婚制的特點使人們只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而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因此,族中最高權力擁有者就是女性,而女性的最高功業就是為本氏族繁殖後代,所以取象於「生育」的「後」字被用來表示族中最高權力擁有者。

2.「後」的變性

歷史是發展的,父系氏族社會最終取代了母系氏族社會,權柄落在了男性手裡,而「後」作為一個尊稱歷時已久,男性統治者似乎也不肯放棄這一稱謂所帶來的榮耀,因此「後」做了一次「變性手術」,由指「擁有最高權力的女性」變為指「擁有最高權力的男性」。直至夏代,人們仍稱最高統治者為「後」,古文獻中常有「夏後」「商後」,指的就是夏和商的最高統治者。如《尚書·仲虺之誥》:「(商湯)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獨後予?』攸徂之民,室家相慶,曰:『徯予後,後來其蘇。』」是說由於夏桀非常暴虐,在他的統治下,人民痛苦不堪,商湯帶兵去討伐暴君,老百姓殷切地期待商湯來解救他們。這裡「徯予後,後來其蘇」中兩個「後」字都是指商湯。

3.「後」的女性回歸

日月流轉,「後」的稱謂受到了挑戰。進入商代,最高統治者又有了一個稱謂——「王」,但此時「後」仍在使用,也就是「後」「王」並用。進入周以後,最高統治者不再稱「後」,而代之以「王」「天子」等。此時「後」又一次變身,回歸轉指女性,即女性中地位最高的「王后」「太后」。

可見,「後」最初表示地位最高的女人,後來泛指地位最高的人(主要是男性),最後又專指帝王的妻子或母親,也就是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人。現代社會中,人們通常把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女演員尊稱為「後」,如「影后」「歌后」「天后」等等。

4.此「後」非彼「後」

需要注意的是,「後」與「後」(前後的後)本是不同的字,漢字簡化後,「後」字不再使用,而用同音的「後」字替代,於是兩個不同的hòu字合併成一個字形了。現代有的人喜歡寫繁體字,又不清楚繁簡字之間的關係,結果出現把「影后」寫成「影後」的笑話。

1.「王」:一柄斧頭

商代金文中「王」字作「」,甲骨文作「」「」,西周金文作「」「」。這些字形都取象古代斧頭的側面之形,下邊比較寬的部分是斧頭的刃,最上邊一橫表示斧背,中間一橫表示安裝斧柄的地方。

2.「王」的武功

上古時候,斧子作為殺伐武器,外形厚重,極具震懾力,因此,軍事征伐中,最高統帥常常手拿斧鉞。根據文獻記載,商湯在征伐昆吾和夏桀時,手中所拿的是斧鉞;周武王在征伐商紂王時,也手拿斧鉞。斧鉞在當時成為最高軍事統帥權的象徵。因此,君王授予將帥征伐權力時,往往通過賜予斧鉞表示授予軍事權力,如《淮南子·兵略訓》:「主親操鉞,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復操斧,持頭,授將軍其柄,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這段話非常具體地說明了君主授予將軍軍事權力時的儀式——把象徵最高軍事權力的斧鉞交給將軍。

可見,上古時期,「王」在先民心目中是武功卓著的最高軍事統帥,因此,用斧鉞之形表現「王」。到了商代,一個國家權力地位最高的人被稱作「王」,從「王」的最早字形看,稱「王」主要是因為武功卓著。

3.以文易武

隨著漢字形體的發展演變,「王」的小篆字形已經喪失了象形功能;同時,「王」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再是最高軍事統帥,而是行仁政、得民心,如民父母,因而天下歸往。於是,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王」字解釋為:「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意思是說,「王」就是天下人都願意歸順、嚮往的人,字形中的三橫分別代表天、地、人,中間的一豎表示貫通,王就是能夠參透貫通天、地、人的人。顯然,在儒家眼中,「王」的主要功績不是武功而是文治。

東周時期,「王」是最崇高的稱號,只有周天子才能擁有,如果諸侯稱王,則表示這個諸侯國已經不承認周天子對自己的領導權了。春秋五霸中最出名的齊桓公、晉文公,名義上很尊重周天子,因此沒有稱王。第一個僭越稱王的是楚武王熊通,他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子爵,在諸侯之中難以有號召力。於是,公元前704年,托隨侯向周天子進言,要求提升其級別。周朝大臣見南面楚國已經虎視眈眈了,如果加封稱號,必如虎添翼,紛紛直諫勸阻,楚王之計落空。楚武王得知周天子拒絕提高其爵位,暴跳如雷,便自尊為王。楚國稱王的消息發布以後,只有周天子控制的少數諸侯國表示強烈譴責,再有就是一些儒生髮表一些「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禮樂崩壞」的感嘆。各國的反應,大出楚王的意料。之後,有稱王野心的強國紛紛效尤。到戰國時期,由於秦遷九鼎,東周滅亡,各諸侯心中再沒任何顧忌,加上少數國家已經稱王,其他國家也陸續稱王。

「天子」即「天神之子」

「天」字殷商時期的金文寫作「」「」,像正面站立的人形而突出頭部,本義就是頭。因此,人頭上的某些部位被冠以「天」名,如「天庭」「天靈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一個與天帝抗爭的英雄,他被砍掉了頭以後仍用雙乳作眼睛,以肚臍作口,雙手拿著被稱為「干」「戚」的兩種武器不停地戰鬥,這個失敗的悲劇英雄被叫做「刑天」。他之所以被稱為「刑天」,就因為他的「天」(即「頭」)被砍掉了。「頭」在人體的最高處,因此,「天」又引申有「天空」「上天」「天神」等意義。「子」的意思就是小孩、孩子。因此,「天子」的意思就是「天神的長子或嗣子」。

周代統治者自稱為天子,即天神之子,這源於一個傳說。傳說有邰氏之女姜嫄,經常祭祀求子。有一次她去郊外祭祀,發現一個巨大的腳印,踩上之後,頓時覺得有懷孕的感覺,後來生下一個男孩。姜嫄覺得這個孩子是不祥之兆,想將他拋棄:先把他扔到狹窄的小巷子中,結果牛馬從那裡經過,都避開這個孩子而不踩踏他;又打算把他扔到山林中,卻正趕上有很多人在那裡伐木;於是把他扔在冰上,結果飛鳥用自己的翅膀覆蓋保護這個孩子。這個孩子被拋棄三次,都大難不死,姜嫄認為這是神靈保佑,便抱回撫養,由於曾被拋棄的緣故,於是給孩子起名「棄」,這個孩子就是周的始祖后稷。傳說那個巨大的腳印是天神的腳印,因此后稷就是天神的孩子。周代的最高統治者稱作「天子」,表示他是天神的後代,他的權力是天神給的,他是上天派到人間來「一統江湖」、治理天下的。後來,皇帝聖旨往往以「奉天承運」開頭,目的也是強調皇帝得到了上天的授權。

1.「帝」:享受祭祀的茅草

「帝」在文獻中可以指「帝王」,也可以指「天神」。也就是說「帝」既可以指人,又可以指神。「帝」為什麼亦神亦人呢?這要從「帝」的古文字形說起。

「帝」的甲骨文字形作「」,是一種捆紮成人形的茅草,但這捆茅草可不是用來嚇唬麻雀的「稻草人」,它是代表鬼神來享受祭祀的。古代祭祀時,把酒倒在捆束好的茅草上面,先民看到酒滲入其中,就感覺被祭祀者已經享用了這些酒,這種儀式叫做「縮酒」。這種用來縮酒的茅草主要產於南方的楚國等地。《東周列國志》:「蠻荊久在化外,宣王始討而服之。每年止貢菁茅一車,以供祭祀縮酒之用,不責他物,所以示羈縻之意。」意思是說楚國長久處於南方,沒有受到周王朝的教化,周宣王征討南方諸侯國,使他們臣服,從此楚國每年為周王朝進貢一車菁茅,用於祭祀時縮酒之用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