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講 死裡逃生

岳飛率領岳家軍與完顏兀朮拚死一戰,一口氣殺到故都東京汴梁。但是宋高宗在宰相秦檜的暗示之下,害怕岳飛功高鎮主,連發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立刻撤軍。岳飛無奈之中撤回南方,完顏兀朮藉機大舉反攻,終於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此時宋金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誰也不想再打下去了。戰爭剛剛停息,從不信任武將的宋高宗,馬上想到該處理這些武將了。宋高宗剝奪了張俊、韓世忠和岳飛的軍權之後,又密謀殺害這三員大將,但最後被害的卻只有岳飛。那麼張俊和韓世忠,是怎樣逃過這一劫的呢?

岳飛面對皇帝十二道金牌催促之下,仰天長嘯,被迫班師。史書記載,岳飛班師之後,一氣之下辭職不幹,回廬山給母親宗守孝去了。岳飛走了、岳家軍撤了,所得州郡全部被金軍佔領。而且金軍這一次又開始大舉南下,完顏兀朮他心裡是憋著一股火:我得打一場勝仗,不能讓我一世英名付諸流水。於是完顏兀朮率十萬大軍南下,打到濠州,所以趕緊調岳家軍,千里馳援淮西戰場,這一場大戰就爆發了。完顏兀朮是志在必得:我一定要打一場勝仗,讓金國的父老兄弟們看看,我不是窩囊廢,我的威風不減當年,我還是能夠把宋軍打敗的。但問題是他手下缺兵少將,十萬人百戰之餘,殘兵敗將、漏網之魚,心裡很驚慌,驚弓之鳥,用的這些漢將都提不起串來。所以一開始南宋方面是連連得分,取得了大捷。完顏兀朮非常鬱悶:我想扳回面子,想終場一腳,結果被人家又踢進來一球。這個怎麼辦,非常鬱悶,所以他要抓時機。非常好,時機馬上出現了,為什麼時機馬上出現呢?高宗皇帝看到前線仗打成這樣了,給前線的將士們下了一道旨意。這個旨意裡面,先是表揚將士們為國為民不怕流血犧牲,大揚我大宋國威,朕心甚慰,如此如此。然後話鋒一轉:「 「尚思困獸之鬥,勿保全功」-《鄂國金佗續編》。」什麼叫尚思困獸之鬥?留神,金國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留神他干這事。勿保全功,我們能保住我們目前的這個局面就已經不錯了,所以前線將領們看到這個聖旨之後,本來高漲的士氣一下就下來了。因此,宋軍在前線那個勁頭,跟完顏兀朮大軍剛來時候的勁頭,就明顯不一樣了。岳家軍這個時候還在千里馳援啊,據說增援的速度很慢,增援前線速度慢的原因,也許不在岳飛,但是你是這支部隊的最高統帥,這個責任要由你來負。所以馳援淮西不利,後來是岳飛的一大罪狀,導致風波冤獄最重要的一大罪狀。我拿這個說話:你看你增援淮西不利。所以岳家軍遠道而來,馳援不利,還沒到這兒。這個時機對完顏兀朮非常有利,完顏兀朮要扳回面子,這個時機非常好。

完顏兀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當年我為什麼順昌之敗,順昌我打敗,我不是上了劉錡那小子當,他說他是一個花花公子就信了,結果沒想到他特難啃。我領軍打順昌,讓他給我打個一塌糊塗。所以這次完顏兀朮也把話、把這個風聲給揚出去:岳飛要來了,我非常害怕岳飛,捍山易悍岳家軍難,這是金國上下的共識。所以濠州這個地方,我不打算要了,因此我準備撤軍。完顏兀朮把這個話揚出去,大軍埋伏好,濠州城門頓開,扔一地被服、生鏽的刀槍、折斷弦的弓、短箭扔幾支,扔幾面金國軍旗,把南宋老百姓往南面一趕:去,說去,我不打算在這兒打了,我要跑。老百姓見到宋軍就說:完顏兀朮要跑了,要撤軍了。張俊一聽,我立功的機會來了,進攻的完顏兀朮我打不了,退的完顏兀朮我正好打,正好我立功。你們不說我的軍隊都是花腿軍嗎?我讓你們看我們花腿軍是很能戰鬥的嘛。我們去撿戰利品、收復失地,岳飛都沒來,功歸我了。

張俊特別高興,告訴自己的副手楊沂中:快去快去,去晚了沒了,這功勞你必須搶上。同時告訴其他各路大軍:你們別動!包括劉錡這些部隊:你們都別動,誰也不許去,楊沂中給我去。因為楊沂中是他的副手、副使,你們去把濠州給我拿下來。楊沂中興沖沖領著兵去了,問題是他領的都是步兵,瘋跑了不知道多長時間,興沖沖跑到濠州城下,一看果然城門洞開,城牆上的金國的軍旗歪七扭八,滿地的輜重扔了一地。宋軍就要去撿便宜,這個時候金國伏兵四起,宋軍一看啊,這打都沒法打了。幾十里地我們可是兩條腿跑過來的,這氣都沒喘勻,沒準累躺下不知道多少個,刀都拔不出來、弓都拉不開,所以一看金國的騎兵過來,宋軍向後轉,後隊改前隊,哪兒來的咱回哪兒去,又回頭瘋跑,連打都沒敢打,回頭就瘋跑。問題是你來的時候跑,那什麼勁頭,搶功,最起碼還有個組織紀律,軍隊有個組織紀律,你現在這種跑,這不是撤退,這變成潰退了,兵無鬥志,而且你兩條腿跑得過四個蹄子嗎?金國全是騎兵啊。所以最後的結果,楊沂中的部隊大部被殲,兩萬多宋軍士兵幾乎是全軍覆沒,完顏兀朮終於在終場哨聲響起之前,踢進去一個球。

完顏兀朮非常高興,我老人家大捷,我終於可以對金國朝廷、對金國軍民有一個交待了。好,停!不打了。完顏兀朮取得濠州大捷之後就行了,不打了,我的願望達到了。宋朝一看,仗打到這份兒上也行了。完顏兀朮派人給宋高宗寫信,首先譴責宋朝的無恥行徑,你為什麼要收復中原,挑起戰端?就是倒打一耙。宋高宗也明白,仗打到這個份兒上,金滅不了我,我也滅不了金,所以啊見好就收吧。雙方都要見好就收,既然雙方都要見好就收,那就說明什麼呢?仗不打了。仗不打了,高宗皇帝腦子裡蹦出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什麼:武將沒有用了。這些武將沒有用了,沒有用了怎麼辦?該處理處理他們了,怎麼處理呢?

皇上說:我們慶祝我們取得的重大勝利,在濠州戰敗之前,宋朝取得那麼多大捷、重大勝利。三大將劉光世早已經出局了,中興四將劉光世早已經出局了,岳飛、韓世忠、張俊入朝,你們入朝,三大將入朝。韓世忠和張俊離得近,先來了,七天之後岳飛也來了,馬上朝旨頒布:韓世忠、張俊授樞密使,岳飛授樞密副使。同時,撤消了三大帥的宣撫司,這個機構就被撤銷了。原來他們都是宣撫使嘛,都是宰職一級的人物,到地方領兵,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大軍區司令員。這個建制撤銷,你們都晉陞為國防部部長、國防部副部長,但是明升暗降,兵權就被奪了。

對於這個過程,當時有一本書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本書的作者是秦檜的養子,南宋的秘書少監,是秘書省的負責人,掌管古今的圖籍、國史的實錄、天文歷算,當時國家的政令與各項政治措施的記錄,都是由他執筆的。他是秦檜的養子,所以這個人把凡是對秦檜不利的東西,他全部給抹了。你作為史官最應該做的事就是秉筆執書,不隱惡不揚善,事實就是事實,有惡你不能說他幹了,一件很大的壞事你給抹了,很小的一件好事你給揚的特別大,這不是史官應該乾的事。所以秦檜這位養子,這位秘書少監乾的不是這事,不是好事,他寫的東西非常不可靠,成為研究宋史的人最頭疼的一件事。今天的學者研究宋史,最頭疼就是看這本《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你信不信?你肯定不敢全信,秦檜的兒子寫的,他到處瞎改,你不敢相信。可是你不信,不信你信什麼,別人沒有記載嘛,這是國家官方正史,他就這麼寫,他就把對秦檜不利的都給抹了。

但是對於解除三大將兵權這件事,他寫的非常可信:「「主上聖明,察見兵柄之分,無所統一,乃密與檜謀,削尾大之勢,以革積歲倒持之患。有識之士,方懼金人之平,四方底定,而此輩跋扈自肆,意外事有叵測者。」—《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為什麼要把你的兵權給奪了,因為金人已經被平定了,而且這些統兵將帥跋扈恣肆,我怕事有意外,怕這些將帥懷叵測不臣之心,所以皇帝奪兵權。咱們中國古代說,皇上的權被臣子們給篡了,就是臣權凌駕於皇權之上。有一個特別愛用的詞,叫太阿倒持。太阿是寶劍,上古名劍,專門對付臣子,「犯吾法者,唯有劍耳」,這劍得永遠攥在皇上手裡,不能拿在臣子手裡對付你,所以皇帝最擔心就是這種事:太阿倒持。絕不能出現這種事。

所以宋朝的第二次杯酒釋兵權至此完成,三大將明升暗降,三宣撫司撤銷,三大將入朝。三大將入朝了之後,皇上也不放心,你要不服怎麼辦呢?我可以按我們今天的話說,把你的部將調離。你調離部將怎麼調呢?假如說我們按今天軍隊的編製說,岳飛手下有十個師,韓世忠五個師,張俊五個師,我可以把師長全部調到中央來,然後用我御營的部將去擔任師長。那問題師長下面的團長,還是岳飛他們一手提拔上來的,你把團長也換了,營長呢?你不能一直換到班長吧!所以你中央去的這些將領,他有可能調動不了這三大軍,他可能調動不了:底下人不買我的帳。你哪來的?中央派的,天上掉下一個你就是師長啊,我們老師長哪兒去了?出生入死,我們大家就相信他,我們大帥哪兒去了?憑什麼把我們大帥弄到京城不尷不尬的。所以萬一如果這幾個人懷有反意,他們登高一呼,部下作亂怎麼辦?所以皇上琢磨怎麼辦,最好的辦法:肉體清除。乾脆把他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