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講 徽宗即位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大家應該都看過,這本書里描寫了兩個主人公,一個叫郭靖,一個叫楊康,這兩個名字是全真派道長邱處機給起的。邱處機為什麼給他們起這樣的名字呢?就是讓他們不要忘記「靖康之恥」。南宋名將岳飛的《滿江紅》里有這麼兩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那麼,靖康之恥是怎麼回事呢?它是指公元1127年,宋欽宗繼位的第二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大舉南下,滅掉了北宋。徽宗、欽宗兩位皇帝做了俘虜,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當時,宋欽宗在位滿打滿算實際上一年零三個月,他為什麼會遭受這種亡國喪家之痛呢?主要責任在他的父親宋徽宗。

如果您對宋徽宗不了解不要緊,《水滸傳》大家都看過,裡面那些梁山好漢是被誰逼上梁山的?在梁山好漢李逵的嘴裡,那個把國家弄得奸佞滿朝,狼虎滿街,坐在天子鳥位上的皇帝老兒,就是這位宋徽宗。關於宋徽宗的出生,還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據明人《良齋雜說》記載:「李後主亡國,最為可憐,宋徽宗其後身也。宋神宗一日幸秘書省,見江南國主像,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適後宮有娠者,夢李後主來謁,而生端王。」這段話是說,宋神宗有一次去秘書省,看到南唐後主李煜的畫像,畫中人物文採風流,儒雅俊俏,神宗皇帝再三驚訝。這期間後宮的一位嬪妃懷孕,神宗皇帝夢到李後主來參謁。後來這位嬪妃生下的孩子就是端王,也就是之後的宋徽宗。所以人們就說,宋徽宗是南唐後主李煜投胎轉世,因為李煜的南唐被宋太祖所滅,於是就投胎為宋太祖的子孫,也把宋朝搞亡。徽宗皇帝被金人俘虜後,金人對他就像當年宋太祖對李後主一樣。這個故事當然是無法考證的,但它比較符合咱們中國人因果報應、一報還一報的觀念

是不是因果報應我們這裡暫且不論,但李後主和宋徽宗兩人確實有相似之處。第一,兩個人都是藝術天才,李煜是詞人,宋徽宗是書畫家,不管是瘦金體書法,還是他的花鳥畫,都是精工到極點。第二,兩個人都治國無方,欠缺治國的才能,把好端端的國家治得亂七八糟。但有所不同的是,南唐地窄人稀,特別是在李煜的父親中主李璟時期,因為同後周打仗,國力已是損失慘重;而宋徽宗接過的可是一個富庶廣大的王朝,據現代學者測算,北宋的國民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的80%,國民總收入是後來明朝的10倍,所以北宋是一個很有錢的王朝。第三,兩個人都是「亡國之君」。李煜的南唐亡於北宋,宋徽宗的北宋亡於金。兩個人最後的下場都非常凄慘,亡國皇帝令人生出無限同情。當然,李煜更多的是讓人感覺可憐,所以才說「李後主亡國,最為可憐」,自己沒有什麼大錯,是祖宗造孽報在他的身上。而宋徽宗卻是把祖宗留下的一個花花世界、朗朗乾坤給糟蹋掉了,他亡國就是可恨了。

宋徽宗能當上皇帝,第一個原因就是他的皇兄哲宗死後無子。哲宗和徽宗就是北宋的第七、第八代皇帝,是兄弟倆。他們的父親,是北宋的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神宗一共有十四個兒子,但是從老大到老五,及老七、老八、老十這八個兒子全都夭折了,只留下六個長成年的皇子,哲宗是第六子,徽宗是第十一子。

哲宗歸天,又沒有兒子,那麼到底由五個弟弟裡面的哪個來承繼大統呢?當時的太后,也就是神宗的皇后向氏,就召集百官來商量這事。向氏在徽宗承繼大統這件事上,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向太后本人並沒有親生的兒子,哲宗也不是她生的,所以哲宗下面這五個弟弟誰來繼統,在她眼裡是無所謂的。向太后隔著帘子問大臣:「大行皇帝歸天,沒有子嗣,諸位愛卿,你們看誰來繼統?」這個時候,給宋徽宗幫忙的人出現了,他就是宰相章惇。當然,這並不是章惇的本意,可是他的話卻陰差陽錯幫了宋徽宗大忙。

章惇這個人,年輕的時候跟大文豪蘇東坡關係很好。有一次,兩個人出去遊玩,到了一條水流很急的溪邊,溪上有一座獨木橋,對面是一座峭壁。章惇就對蘇軾說,老蘇,咱倆過去在峭壁上題詩怎麼樣?蘇東坡一看太危險了,說我不去。章惇卻若無其事地沿著獨木橋走到溪流對面,把長袍往腰帶上一掖,拽著老藤就盪到峭壁跟前,提起筆來寫上「蘇軾章惇游此」,就是到此一游的意思。章惇回來後,蘇軾看了他一眼說,你要是掌了權,肯定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傢伙,會有千百萬人頭落地。章惇問為什麼,蘇軾說,你連自己的命都不當回事,能拿別人的命當回事嗎?果然,章惇做了宰相之後,將黨同伐異、驅逐異己的手段用到了極致,就連當年塊題詩的老朋友蘇軾,都沒逃過被流放的厄運。

向太后問眾位大臣誰能繼統,章惇作為宰相,當然應該第一個發言。他張嘴就說:「母以子貴,如果繼統的話,應立先帝同母弟簡王。」也就是說,應該立跟先帝同一個媽生的第十三子簡王。他這句話一說完,太后的臉色馬上就變了。雖然隔著帘子章惇可能看不到,但是他也馬上明白這話說得太魯莽了。果然,太后隔簾就發問:「宰相你說的這叫什麼話,什麼叫同母弟啊,這六個皇子難道不都是哀家的兒子嗎?」這下宰相就傻了。

因為哲宗皇帝本身就是庶出,不是向太后親生,而是朱太妃所生。現在如果再立朱太妃所生的簡王,那朱太妃就有兩個兒子先後為帝。太后雖然是正位中宮,有這個位份,但是倘若朱太妃的兩個兒子都當皇帝了,那太后和朱太妃的關係就不好處了。因此,太后勃然變色,章惇的這個提議也就作廢了。

既然立簡王不行,章惇於是又提了一個人。他說:「按照長幼之序,當立九子申王。」因為皇子前十位里就剩老九了,所以應該立老九申王。他一說完,滿朝文武,包括太后都樂了。為什麼?因為申王有目疾,是個盲人。甭說中國歷史,就是世界歷史上,好像也沒有盲人做皇帝的。太后心想,你說立申王,他連奏章都看不了,你這不是成心的嗎?所以章惇一說,大家一樂就完了,根本就不再討論了。

再往下數,就該十一子端王了。章惇心中暗說,不好不好,實在不好!因為他知道,這個端王整天就是踢球、賞花、寫字、畫畫,跟名妓勾勾搭搭,這種人怎麼可以君天下?別看章惇是個奸臣,但是他確實有識君之才。果然,太后在帘子後面說:「那這樣一來,下邊就該端王了吧。」章惇一聽,腦子就亂了,也不顧君臣禮儀,大喊一聲:「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這一句,可就為他後面的凄慘人生埋下了伏筆。我們想一下,他敢說端王輕佻,那一旦端王當了皇帝,他能有好下場嗎?所以,章惇一代權奸,最後凄凄慘慘,被貶死在了外地。

太后聽了章惇的這句話很生氣,心想,你說立誰就立誰,我立的你就給否了,而且連君臣禮儀都不顧,這還得了?這個時候,同僚們也開始落井下石了。當時的樞密使曾布,覬覦宰相的位置已久,他想,先帝在位十年,章惇當了六年宰相,如果再讓章惇看中的人做了皇帝,那還有我當宰相的時候嗎?所以,曾布這個時候就跳出來指責章惇,說他「所發議論,令人驚駭,不知居心何在」。這樣的大帽子一扣,給了章惇一個承受不了的罪名,他就沒法再說話了。這時,太后發言:「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於諸王。」說這個孩子有福壽,而且非常孝順,不同於其他的皇子。最後太后拍板,說就立端王。隨即召端王入宮,在大行皇帝靈柩前繼位,這就是宋徽宗。

在皇兄早亡,又無子嗣,宰相失言,太后力挺,且群臣相嫉的因緣際會之下,在章惇一句「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的大喝聲中,宋徽宗承繼大統,當上了皇帝,拉開了北宋王朝最後一場戲的帷幕。

宋徽宗剛繼位時,表現得還不錯,看不出來是個昏君。在他繼位的頭七個月,向太后垂簾聽政。關於此事,有人說是徽宗仁孝,既然是太后扶持他當的皇帝,所以就讓太后垂簾聽政;也有人說是徽宗本來就不想當皇帝,對皇位沒有興趣,他留戀的是書法、繪畫,有太后處理國政,他正好可以從事自己的業餘愛好去了。可是向太后對處理朝政也不感冒,只垂簾了七個月就歸政了。又過了三個月,向太后就歸天了。

這樣一來,徽宗在繼位十個月後,便要開始自己處理朝政了。宋徽宗繼位之初,就發布詔書求賢。他的詔書寫得情真意切:「其言可用,朕則有賞;言而失中,朕不加罪。」意思是說,你們給我提意見或指摘朝政,可用的有賞,該做官做官,該賞錢賞錢。即使說得不對,我也不加罪,不會因言獲罪。宋徽宗這樣一說,幾百道條陳就送到皇帝案頭了。

我們知道,在古代不是誰都可以給皇帝上奏摺、寫奏章的,只有一定品級以上或者皇上授予專摺奏事權的官員才能寫,所以幾百道條陳就夠多了。宋徽宗一一看過條陳,進賢退不肖,並給遭###迫害的人一一平反,其中就包括蘇東坡。可惜蘇東坡在平反召回的路上就去世了,一代文豪巨星就此隕落。宋徽宗還把遭到章惇迫害的老宰相范純仁召回朝,準備讓他處理整頓朝政。范純仁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