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千夫所指 第498章 儒教誤國

安國郡王府雙喜臨門,劉鴻漸喜得雙鳳,牛大棒槌作為安國郡王府唯一擁有子爵爵位的家臣也有了兒子,劉鴻漸、牛壯二人還好,可把兩個老爺子給樂壞了。

劉德隆破天荒的大方了一回,給府中下人發賞銀連眉頭都沒皺。

朝臣們經歷觀刑風波,昂揚的鬥志彷彿被潑了冷水般,第二天上朝竟然有一半人請假,大多是受了驚嚇又吃不下飯給餓的,崇禎也樂得耳根清凈,當即宣布當日不上朝。

內閣並一應官員晚上秘密會晤商議對策,可他們商議來商議去,竟第一次發現面對崇禎如此頹喪。

崇禎自北伐回來便宛若換了一個人,行事再不復往日般優柔寡斷,反而越來越有太祖之風。

朝臣們發現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選,要麼死諫抗議,要麼屈服接受,而死諫的後果很簡單,罷官或者請辭。

崇禎竟是連廷杖都懶得伺候他們了,群臣們知道無論是罷官還是請辭,結果都一樣,崇禎必然是客套的挽留都不會提。

到了第三天早朝,崇禎一上朝便又提丈量土地之事,群臣皆沉默不語。

崇禎倒也沒逼的太過,明言只要群臣們同意此事,眾卿家中無論查出多少土地來,皆既往不咎。

倒不是崇禎擔心群臣們抗議,抗議是無效的,既定的方針也是必須執行的,他只是想著去了朝臣們的後顧之憂,順帶給他們個台階下。

皇極殿內沉默了半晌,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方岳貢提袖甩開了次輔范景文的拉扯出班。

「陛下,臣年老體衰不堪重任,臣思量許久意乞骸骨歸鄉,望陛下恩准。」方岳貢似乎是早便考慮好,當即跪倒請奏。

「國朝蒙難承蒙方愛卿不棄,還以蒼老之軀繼續為朝廷效命,方愛卿今年六十有八了吧,此年紀正當是在家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此是朕的過錯!

朕准奏!王二喜擬旨,方岳貢賜封太傅,告知鄉里,以慰天下。」方岳貢畢竟跟隨他共度過最艱難的日子,崇禎也不含糊,當即賜了太傅。

太傅乃是三公之一,雖然沒什麼權力,但對於官員們來說是極高的榮耀。

「臣方岳貢謝陛下隆恩!」方岳貢無言以對,恭恭敬敬的最後一次給崇禎行了三拜九叩之禮,隨即離開了大殿。

方岳貢不在乎家裡的那些田地,他只是不滿崇禎宣旨跳過了內閣,他想捍衛祖制可最終發現一切皆是徒勞。

為官四十多載,如今終於可以好好歇歇了,方岳貢出了大殿彷彿放下了心中的石頭。

方岳貢走後,群臣們再無人敢出言反對崇禎,最終重新丈量土地的國策被定下。

崇禎下旨,由戶部主持,東廠、錦衣衛聯合監察,自順天府起,土地丈量工作正式開始。

朝廷發生的事雖然經由錦衣衛同知梁陽傳入劉鴻漸耳中,但劉鴻漸卻並未十分在意,只要既定的方向不跑偏,必要的犧牲還是要有的。

方岳貢也算是個能臣,只不過成了第一個犧牲品。

他最近一直軍械所、郡王府兩處跑,真定府的鋼鐵工坊和水泥工坊在戶部和工部的大力支持之下,僅僅一個月便實現了量產。

第一批水泥緊急調往了河南黃河壩口,作為第一批成品軍械所在前幾日也送來了百石水泥並一批鋼材。

劉鴻漸之所以這幾日連早朝都沒空上,還拉著宋應星貓在軍械所不出來,是因為他在做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當然,只有他自己這麼認為。

「宋老,建築圖紙設計的怎麼樣了?」劉鴻漸躺在太師椅上搖啊搖。

宋應星帶著玻璃工坊新研製出的老花鏡,趴在桌案上拿著標尺認真的勾勾畫畫。

雖然劉鴻漸號稱九年義務教育的佼佼者,擁有超越大明數百年的遠見卓識,但對於建築鋼筋混凝土製房屋仍然是兩眼一抹黑。

包工頭呀,也不好當。

「就快好了,大人先休息著,容老夫再計算一遍。」宋應星頭都沒回,這幾日可把老頭忙壞了。

他是發現了,只要大人提出什麼奇思妙想,最忙的還是他,反觀自家大人,躺在自己的躺椅上都眯了好幾覺了。

「大人,這圖紙雖說是按照大明現有的築房比例計算,但大明房落皆以房梁為重中之重,上好松柏等堅木為梁尚且勉強,這混凝土真的能承受得住嗎?」

宋應星又檢查了一遍把圖紙交給劉鴻漸,皺著眉說道。

也不怪宋應星疑惑,大明雖然早已有青磚,但絕大部分房落包括皇宮內殿仍舊是用木質結構建造。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是造價問題,大明造青磚可沒有後世的機器,全是匠人手工打制。

從選黏土到打制晾乾、燒制,費時費力不說,誤差也是大問題,而且此時燒磚技術不成熟,只能燒制質量差的青磚。

饒是如此,一塊青磚的價格都要好幾文錢,莫說是普通百姓,就是朝廷也用不起。

其二是粘合材料不行,石灰雖然已經廣泛使用,但粘合度還是差了些,日晒雨淋之下用不了幾年便會出現開裂漏水的情況。

其三是風俗問題,木質結構深入人心,古樸、典雅、溫馨,反觀磚制房子因為沒有好的塗料蓋起來丑得要死,看起來也是冷冷冰冰的。

又貴又丑還不撐時候,誰會喜歡呢?

宋應星本來一聽劉鴻漸要開發磚瓦房說什麼也不樂意,軍械所目前同時研製的項目太多了,青磚房又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他哪裡有空張羅。

但劉鴻漸不依,他的理由很充分,因為他要建的是樓房,用磚建的樓房。

青磚房本就少,建成樓的更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便是房梁承重問題。

劉鴻漸的解決方案便是混凝土,至於青磚?青磚確實丑,韌性也不咋地。

他壓根就沒想過用青磚,開玩笑,他可是帶著黑科技來的,紅磚都弄不出來,還玩個毛線的穿越。

來之前他便研究明白了,青磚和紅磚的製作工藝其實並未差多少,無非是磚窯的構造不同,一個水冷、一個風冷而已。

燒磚用的黏土中含有鐵,風冷的紅磚使其完全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鐵呈紅色,而水冷的青磚使黏土中的鐵不能完全氧化則呈青色。

二者磚窯的結構也大有不同,經完全氧化的紅磚不僅美觀而且比青磚更堅韌。

只是這層窗戶紙沒人去捅破,外加上缺乏理論知識的支撐,紅磚一直到民國時期才被研製推廣,也算是華夏的損失。

劉鴻漸給宋應星的紅磚窯圖紙,是經過後世人上百年總結改良的,不僅一次燒制的磚比固有的磚窯多了兩倍,質量還提升了不少。

劉鴻漸還記得將紅磚窯的設計圖紙交給宋應星時,宋應星那副驚詫的表情。

紅磚有了,剩下便是樓層承重問題,宋應星看來難上加難的問題,在劉鴻漸這裡簡直就不是問題。

「承重就用混凝土,只是混凝土中還需加一樣東西。」劉鴻漸十分篤定,沒有鋼筋的混凝土是沒有靈魂的。

第一棟鋼筋混凝土紅磚房設計為了三層,位置就定在軍械所正中的一大塊空地。

劉鴻漸的想法是一樓作為待客之用,二樓則是軍械所各掌班的辦公室,三樓則是劉鴻漸的指揮中心兼住所。

本來按照劉鴻漸的意思,要建便建至少五層,畢竟三層的樓那能叫樓嗎?跟後世動不動二三十層的住宅相比,不過是個矮大緊而已。

對於這個提議,宋應星說什麼也沒同意,他可不想拿匠人們的生命開玩笑。

畢竟是第一次用磚蓋這麼高,劉鴻漸面上雖篤定但也沒有堅持,其實他自己心裡也直打鼓。

萬一蓋到一半,塌了怎麼辦?

建築圖紙、紅磚窯、鋼筋混凝土的一應事項都商議好後,劉鴻漸當即下令,軍械所建築隊兒即日起,全面停工建造木質房屋,全力投入紅磚混凝土房屋的建造。

離開軍械所時,劉鴻漸順帶帶走了玻璃工坊剛研製出的第一批十副老花鏡,以及一大捆望遠鏡。

這玩意兒其實歐羅巴洲已經有了,只是大明……唉,說到底還是個理論基礎的問題。

想到這兒劉鴻漸就犯愁,並非華夏人不夠聰明、不夠努力,千年的工藝傳承全都讓霸道的儒家給帶跑偏了。

儒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讀的什麼書?

不是數術、不是物理化學,而是之乎者也四書五經,華夏從上到下,皆以匠人為恥,沒有地位、沒有收入。

饒是如此匠人們依舊靠著世代傳承,把可憐的技藝傳到現在,讀書人看不起匠人不說,還從來不想身上穿的、手裡用的、家裡住的都是誰人所造。

真是端起碗來吃飯,丟下飯碗罵娘,兩手不沾陽春水,除了之乎者也啥都不會,百無一用是書生真是一點都不過分。

華夏的技藝只靠師徒口口相傳,大多數時還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