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了!
的確是出名了!
而且還不是小名,而是大名!
坦白講,包括柳淳,都低估了百姓對清官大老爺的渴望。
這些年朱元璋雖然鐵腕治國,但畢竟天子離著普通百姓,還是太遠了。在普通百姓的心裡,更多記住的都是天子又殺了什麼人,菜市口血流成河,城門外人皮一大片。
如此的朱元璋,讓百姓產生的更是是敬畏。
而荀順慶就不同了。
他是個兢兢業業的地方官吏,他幫百姓解決身邊的問題,開鑿水渠,清丈田畝,做得都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事情。
不但如此,他還遭到了陷害。
一個人不管做了多少好事,如果一輩子順風順水,無病無災,被人提起的次數一定少於那些大起大落,甚至飽受冤屈的悲劇英雄。
抗金名將不在少數,人們記住的只有岳飛。
于謙保衛京城,慘死人手,立地成聖。
陽明公有大功於社稷,後半生輾轉落魄,被小人欺壓……相比起彪炳青史的大人物,荀順慶很快被洗刷了冤屈,甚至沒有影響他在地方的施政。
但確確實實,他是被狠狠冤枉了一把!
柳淳為了替錦衣衛洗刷身上的惡名,把這個案子當成了典型。
編演戲曲,在茶館戲園,到處演出,印刷小人書,在年輕一輩,廣泛傳播……在柳淳的一番折騰之下,錦衣衛的名氣固然好了很多。
但獲益最大的,竟然是荀順慶!
他被當成了清官的代表。
文人的表率!
好些家長聽說他回京了,都帶著孩子過來,想要讓孩子瞧瞧,書里的人物是何等風采,順便給孩子樹立起遠大的理想。
人們聚集在十里長亭,終於,他們看到了心目中的偶像。
果然,非比尋常!
偶像非常高大,龍行虎步,五官端正,麵皮微黑,那是替百姓操勞的證據……許多人擠到前面,一起躬身施禮。
「恭迎荀大人!」
「荀大人回京了!」
「青天大老爺。小的替大人牽馬!」
……
「荀順慶」被熱情的百姓包圍了,大傢伙七手八腳,恨不得能摸一把青天大老爺。
「咳咳!鄉親們,承蒙錯愛,仆感激不盡。」
「大人不要客氣!大人是青天大老爺!是天底下最好的官了。」百姓們又喊了起來,「大人受委屈了,這次回京,陛下肯定要重用大人的,大人以後還要替百姓們做主啊!」
面對超熱情的人潮,被包圍在中心的「荀順慶」簡直招架不住了,狼狽到了極點。他想開口,剛說一句,就被打斷,一直打斷!
終於,忍無可忍,他發出了最嚴肅的怒吼,「鄉親們,仆不是荀知縣,仆是常州知府龍鐔,你們要找的荀知縣,是,是他!」
老百姓瞬間傻了!
什麼意思?
弄錯了?
這下子樂子可大了。
他們只知道荀順慶進京,卻不知道,作為荀順慶的上司,同樣是變法的幹將,龍鐔也進京了。
而且這倆人站在一起,人高馬大,相貌堂堂的龍鐔,顯然比黑瘦的荀順慶,更加惹眼!人們順理成章認為,偶像就應該是這樣的。
完蛋了!
走錯了佛堂,燒錯了香!
丟人丟大了!
百姓們訕訕散開,將目光重新放在了荀順慶的身上。
由於發生了誤會,大傢伙不敢湊得那麼近,荀順慶反而不用那麼尷尬了。
他不是個能說會道的人,面對這麼多人,激動的說不出話。
無言!
荀順慶突然抱拳,沖著所有百姓,深深一躬!
「荀大人,好樣的!」
人群之中,再度爆發出歡呼聲。
鮮花,鼓聲,歡呼……人們圍繞著荀順慶,護送他進京。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知縣,但只要真正一心為民,就能得到百姓的認可。
沒人知道,這十里路,荀順慶是怎麼走過來的,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值了!
真的值了!
有位混賬皇帝,說讀書是為了顏如玉,黃金屋,為了千鍾粟,為了車馬多……弄得讀書做官,就是為了求財,求色,求享受似的。
誠然,大多數人是庸俗的。
但總要有那麼一點點的人,是為了理想而活著!
人在公們好修行!
此生為官,定不負百姓!
荀順慶在心中,暗暗發誓。
同樣的想法,也在許多年輕人心中萌生,或許他們長大之後,也可以像荀大人一樣,做一個讓百姓愛戴的清官,好官!
龍鐔和荀順慶,兩個地方小官,放在京城,絲毫不起眼。
可就是這兩個小吏,卻掀起了京城的風暴!
所有人都很想領教,柳淳調教出來的門人弟子,變法派的幹將,究竟有何等的本事!
兩個人進京的第三天,就是早朝的日子。
朱元璋御門聽政,百官朝見。
柳淳不出意外,列在了文官的第七位。
在他的對面,曹國公李景隆簡直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這孫子就像變色龍似的,頭些時候,還站在武將堆里,最關鍵的是他站在自己的後面!現在好了,他跳到文官行列了。
沒準哪天他跳回來,說不定還壓自己一頭呢!
真是沒有道理可講啊!
正在李景隆羨慕嫉妒恨的時候,有太監高喝,宣龍鐔和荀順慶陛見!
兩個人恭恭敬敬,拜見天子。
老朱很和氣,也很欣慰,畢竟是天子門生嗎!至於柳淳,先滾一邊去!
「你們起來。」
老朱仔細打量,然後欣然道:「看得出來,你們是用心了,在地方上,吃了不少苦頭。此番進京,你們有什麼話想說,朕很想聽聽,你們對地方的看法,還有朝政得失。」
沉默了片刻,龍鐔本想站出來,誰知,不聲不響的荀順慶竟然搶先跪倒。
「陛下,臣斗膽進言,請求陛下廢除糧長,此法弊端甚多,已經難以維繫。臣以為陛下當初的初衷是好的,可,可在地方上,已經走了樣。如今夏糧徵收在即,理當迅速調整。先在一些州縣,廢除糧長,等看到效果之後,擴大範圍不遲!」
「大膽!」
還沒等荀順慶說完,就有人呵斥道:「你一個小小知縣,也敢胡言亂語!糧長之法,乃是陛下為了防止地方官吏,盤剝百姓,敲骨吸髓所立,開天闢地,亘古未有。乃是一大德政,爾也敢妄言廢除,簡直狂妄犯上!」
說話的人,是戶部尚書郁新。
他面紅耳赤,厲聲呵斥。
身為執掌大明財稅田賦的戶部尚書,如何徵稅,那是他負責的事情。一個地方小吏,還沒怎麼樣,就敢公然挑戰行之有年的糧長制,他豈能不怒!
荀順慶不認識郁新,但卻不妨礙他開炮!
「這位大人,你說糧長之制,是德政,是為了防止地方官吏盤剝?那下官就不懂了,糧長多以地方丁多糧多的大戶擔任,他們就不盤剝百姓嗎?」
這話問的,郁新都愣了片刻。
是啊,朝廷盤剝,士紳大戶就不盤剝嗎?
片刻之後,郁新怒道:「一派胡言,地方士紳大戶,宗族鄉親,他們不是官吏,手上沒有權柄,他們跟百姓一樣,又豈會魚肉鄉里?」
「哈哈哈!」荀順慶大笑,「好奇怪的想法!朝廷以萬石田賦,作為一個糧區,在一些地方,一個糧區就是大半個縣!這些縣民會是一個家族嗎?會是同一宗的鄉親鄰里嗎?這位大人說不會魚肉鄉里。可為何下官聽說,不少糧長是不會欺壓自家人,但是對其他百姓,卻沒有手軟!盤剝之狠,遠在官府之上!」
此刻龍鐔也低聲道:「沒錯,官府還未必了解民間情況,而糧長大戶,最知道彼此的底細,他們一旦下手,就要逼得人家破人亡啊!」
百官靜聽,真是一出好戲!
所有文武,無不驚嘆,不愧是柳淳的學生,膽子夠大,言辭也夠厲害,不知道郁尚書能不能招架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