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第7章 夏商周農俗

1.原始農業習俗的起源和傳播

中國古史傳說農業是神農氏發明的。

《淮南子·脩務訓》:「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莊子》、《周易·繫辭》、《白虎通》、《商君書》等也有相類似的記述,結合考古資料分析,這應是對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產生階段的帶有神化色彩的寫照。

從世界歷史的情況看,農業的發生大多是與新石器時代相聯繫的。就中國的歷史情況而言,農業的出現也是與新石器時代緊密相連的,農史學將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稱為原始農業,考古學則認為農業是新石器時代的基本特徵之一。

最新的考古學發掘和研究成果表明,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北非埃及、西亞土耳其和伊朗、東亞中國等均是古代農業的策源地和中心區。國外的農業起源時間迄今最早可溯至距今1萬年上下,而中國的農業發生,迄今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至少可上溯至公元前6000年(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裴李崗文化時期。但從磁山、裴李崗文化遺存所反映的生產力水平已超出農業發生初始階段的現象分析,黃河流域尚應存在早於磁山、裴李崗文化時期的農業遺存,農業的起源應從這些有待發現的更早時期的遺址中去尋覓。在華南地區,經考古發掘調查的廣西柳州白蓮洞二期文化、來賓龍洞岩、武鳴苞橋、芭勛、騰翔、桂林北門附近的洞穴遺址、廣東陽春獨石仔、封開黃岩洞、貴州平壩飛虎山洞、台灣玉山等等遺址,最近被學者用考古學的分期法歸屬為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前段「無陶新石器文化時期」,這些遺址的碳14測定年代扣除偏老部分,絕對年代約在距今9500年至11000年,研究者依據諸遺址發現的骨鏟、石磨盤和磨棒、個別遺址的孢粉分析,結合碳測年代情況認為,該時期當已發生種植芋類、薯蕷、豆類等植物的原始農業(張之恆:《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期和特徵》)。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7580年至11310年,學者結合遺存出土的陶器和共存物分析,亦提出該遺址時期已發生原始農業的問題(梁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如此看來,無論是在中原地區抑或是在華南地區,中國原始農業的起源時間與美洲、非洲、西亞等地區是基本同時或者稍早,中國農業發生的時代也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

從磁山、裴李崗文化遺址和華南地區諸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均是坐落在山麓地帶和山洞中的情況分析,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的原始農業包含一種山地農業(李根蟠、盧勛:《我國農業起源於山地考》)或旱田農耕業,這種山地或旱田農耕業,實際上亦是中國最早的農業。華南地區的山地農業遺存,目前考古發現尚主要局限在上述遺址。而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這種山地或旱田農耕習俗除見諸磁山、裴李崗遺址外,屬其文化圈內的河北武安南崗、河南密縣我溝以及新鄭、登封、鄢陵、長葛和郟縣等地有關遺址,都泛見這種生產習俗的流行。與磁山、裴李崗文化大體屬同一階段而絕對年代略略偏晚的農業遺存,在甘肅秦安大地灣、陝西寶雞北首嶺、臨潼白家、華縣老官台、元君廟、西鄉李家村、河南洛寧洛河沿岸等地共約發現了20多處,其分布範圍主要集中在關中地區,西及甘肅隴東地區,東到陝豫接壤地帶,南逾秦嶺到達漢中地區。從時間和分布地域上看,這些遺址是山地或旱田耕作生產習俗的最早承繼者。

在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36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黃河流域出現了以中原仰韶文化為代表的規模宏大的農業文化,仰韶農業文化的分布,以關中、豫西、晉南一帶為中心,東至豫東和河北,西抵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北到河套地區,南及漢江中下游,其分布範圍大大超越了前期。仰韶文化的農業生產,可以說,是直接繼承了前期的傳統,普遍流行著以旱田耕作為主的農業生產習俗。此外,不屬仰韶文化系統的山東滕縣北辛文化、泰安大汶口早期文化、黑龍江密山新開流文化、遼寧瀋陽新樂下層文化等,也在這一時期內相繼流行著旱田耕作的農業生產習俗。

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繼仰韶文化之後崛起的農業文化是龍山文化,龍山文化的分布西起陝西,東臨海濱,北達遼東半島,南抵江蘇北部,其範圍包括了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的廣大地區。中原龍山文化包含的諸遺址和山東大汶口中晚期文化以及山東龍山文化等等遺址,明顯也都是旱田農耕生產習俗的承繼、流行和傳播者。此外,興起於這一時期的黃河上游甘、青、寧地區的甘肅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西藏昌都卡若遺址、北方地區(遼寧、吉林、內蒙古)的紅山文化、內蒙古富河文化、遼寧長海小珠山遺址等等,其農業生產的主要特徵也都是流行旱田耕作習俗。

在中國原始農業的內涵中,除了旱田耕作農業外,事實上還包含一種在長江流域及廣大南方地區流行的水田耕作農業。

長江流域和南方地區的以水田耕作為特色的原始農業,迄今所知,至少可上溯至距今7800至8200年前的彭頭山文化時期。彭頭山文化因發現於湖南澧縣大坪鄉彭頭山而得名,1988年經考古工作者的正式發掘,其文化面貌披露於世,在彭頭山遺址出土的陶片中夾雜大量的稻殼和稻穀,結合其它共存物和遺址的碳局14年代測定情況分析,許多學者認為,彭頭山遺址水稻遺存的發現,標誌了中國的稻作農業早在距今八千年前後便已發生。據此可知,中國的水田耕作歷史與旱田耕作歷史同樣古老。與彭頭山農業文化時代性質相近的湖南石門皂市下層文化和湖北宜都城背溪文化,也都發現了明顯的水稻遺存,這些跡象表明,在長江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中,種植水稻已不是個別現象,水田耕作生產看來已形成習俗開始流行起來。

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期間,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的水田耕作農業發展十分迅速,呈現了格外發達繁榮的趨勢。在長江流域,繼彭頭山、皂市、城背溪農業文化之後,首先崛起的是下游地區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和桐鄉羅家角文化,中游地區的四川大溪文化緊追其後,河姆渡文化在餘姚茅湖、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和舟山白泉等寧紹平原東部地區均有分布,大溪文化則主要分布在四川巫山縣城、湖北秭歸朝天咀、宜昌楊家灣、清水灘、中堡島、宜都紅花套、古老背、枝江關廟山、江陵毛家山、蔡家台、松滋桂花樹、公安王家崗、湖南澧縣三元宮、丁家崗、安鄉湯家崗等川鄂湘毗鄰地區。這些遺址都是明顯流行以水田耕作為主要生產習俗的,且水稻種植業都已達十分發達的水平。繼河姆渡、大溪文化之後,嘉興馬家浜文化、京山屈家嶺文化、餘杭良渚文化、鄖縣青龍泉三期文化和江西山背文化、福建曇石山文化、廣東石峽、陳橋、金蘭寺文化以及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等等長江流域和華南地區的大部分農業文化遺址,都普遍流行著水田耕作,並以種植水稻為主的生產習俗。

2.夏、商、西周時期的農業

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中國由原始社會進入了奴隸社會,由啟建立的夏王朝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王朝,到公元前17世紀前後,夏王朝的統治因商王朝的崛起而划上了終止符。有關夏王朝的史跡,大多見於古代文獻。與文獻記載相應的考古資料,迄今主要見於河南偃師二里頭類型文化,二里頭類型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晉南一帶,這與文獻傳說的「夏墟」方位基本吻合。夏王朝的農業生產,就目前的資料顯示,主要是流行旱田耕作技術與習俗,而在夏王朝中心範圍之外的其它地區,如長江流域和南方地區則仍然是流行以水田耕作為主的生產習俗。

從公元前17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由商湯建立的商王朝統治了中原大部分地區,其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河南、山東、河北、湖北一帶。考古發現的商代文化資料蔚為大觀,典型的遺址主要有鄭州二里崗、安陽殷墟、河北藁城台西、湖北盤龍城等等。大量的考古實物和甲骨文記錄表明,商朝是以經營農業為主的王朝,儘管當時的手工業已很發達,但農業仍然是社會經濟命脈。商朝的農業生產,主要是旱田耕作,間或兼營水田耕作,在商朝的南界,即長江流域一帶以及其它同時期的南方民族,則主要流行水田耕作的農業生產習俗。

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之前,是由武王始建的西周王朝時期,其勢力中心區是陝西、河南,東至山東瀕海地區,西抵甘肅,南至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北達北京、內蒙、遼寧一帶。西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可以陝西境內的周原、灃鎬、寶雞等遺址為代表,大量的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資料表明,西周時期農業生產水平已相當發達,由王室統一管理的農業生產,除流行旱田耕作術外,也流行水田耕作習俗,《詩·小雅·白華》:「滮池北流,浸彼稻田」,便是水稻生產的實例之一。在同時期的南方地區,其生產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