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篇 放山

關東有三寶,人蔘、貂皮、烏拉草。人蔘是百草之王、中藥之首,歷來在關東三寶里占著第一位。山區將人蔘俗稱為「棒槌」,管進深山老林採挖野山參的行當稱為「放山」。一般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直到下枯霜為止。

放山人在近千年採挖山參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民間習俗,包括「暗語、技術、禁忌、工具」等。根據人蔘生長年代劃分為「三花兒、巴掌、二角子、燈檯子、四匹葉、五匹葉、六匹葉」,最大的是八匹葉。八匹葉人蔘主莖長兩層葉子,稱二層樓;每層四個杈的是四匹葉,兩層四匹葉相加成為「兩層樓八匹葉」,極其罕見。五匹葉以上即為「大棒槌」。

想去挖大棒槌,首先要拉幫,也就是進山之前組織幫伙,這事都由「把頭」負責。把頭是一夥放山人的首領。能當把頭的人,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懂山規,講仁義,有挖參技術,會觀山景,能夠看出哪座山會生長人蔘,進山後不會迷路。

有了隊伍就能進山了,不過進山也要選黃道吉日,一般為初三、初六、初九或初八、十八、二十八。進山後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是祭拜山神爺老把頭孫良。用三塊石頭搭成老爺府,在老爺府前禱告,祈求保佑。然後選擇背風向陽的山坡搭地熗子,也就是簡易的窩棚,再用木杆支架苫樹皮防雨,裡面鋪上草和狗子皮,作為在山裡過夜住宿的地方。晚間在窩棚前點起火堆,驅趕蚊蟲,防止野獸,去潮氣暖身以及為迷路的人指示方向。燒的柴火要順著擺放,一般由把頭點火。放山人每天從這裡出發去不同的山林挖參。

到山裡尋找人蔘的過程在行話里叫「壓山」,又稱開山、巡山、壓趟子、撒目草,名目很多。壓山之前先由把頭「觀山景」,選定去哪片山林,這是對山形山勢和樹木植被的仔細觀察,判斷哪裡會生長人蔘。有時候把頭會根據晚上做的夢決定壓山的地點,此時眾人只管跟隨,不能點破。

壓山時幫伙人員要分工「排棍兒」,把頭為頭棍兒,中間的人稱腰棍兒,排在最外邊的稱邊棍兒,邊棍兒也要有豐富的放山經驗。放山人拿索寶棍,按照排棍兒順序橫排,兩人間距丈余,索寶棍尖可搭在一起,不放過一塊磚的距離,拔草緩行,尋找人蔘。講究「寧落一座山,不落一塊磚」。

壓山時不準亂喊話,看見東西喊出來就得拿著,即使看見蛇也不例外,怕分心和迷路。壓山時頭棍和邊棍邊走邊「打拐子」,將細樹枝折斷成90度作為記號,以避免重複搜尋。

按把頭和邊棍所指的方向拐彎是「打拐子」,遇到林子太密了,幾步之外可能彼此看不見,又不許亂喊,因此要用索寶棍敲擊樹榦的辦法彼此聯繫,稱為「叫棍兒」,敲一下樹榦,每人依次回敲一聲,既示意自己的位置,又示意繼續壓山。

休息抽煙時索寶棍要摟在懷裡立著,防止人蔘跑了;絕對不準坐樹墩,傳說樹墩是山神爺老把頭的座位;煙口袋沒煙了,不能說「沒有」,怕不吉利,拍拍煙口袋,別人會送煙;不準打瞌睡,打瞌睡容易「麻達山」,也就是迷路。另外壓山時還有個大忌諱,不準拉屎撒尿,是怕衝撞了山神老把頭。

如果途中遇到了蛇可是個好兆頭,因為蛇是「錢串子」,預示著即將開眼兒;遇到老虎也主大吉大利,放山人也稱老虎為山神爺;走過的地方沒發現人蔘,如果把頭認為這個地方能有人蔘,就返回再找,叫「翻趟子」。放山人把干鹿角、干狍子角叫「干找」,見到不吉利,預示著白忙活。放山人抽煙稱「拿火」,休息稱「拿蹲兒」,吃飯稱「拿飯」,睡覺稱「拿覺」,改變住處稱「拿房子」,意思都是為了拿到人蔘。挖到人蔘稱「撮住了米口袋」,「沒開眼兒」也稱「沒撮住米口袋」,做飯的稱「端鍋的」。

發現人蔘叫「開眼兒」,要大喊:「棒槌!」這叫喊山。把頭要問:「什麼貨?」這叫接山。發現人蔘者得如實回答幾匹葉。當發現人蔘者回答五匹葉或六匹葉時,大夥會一齊喊:「快當!快當!」這在東北話中的意思是順利,也有祝賀的意思。

發現人蔘者立即敲兩下樹榦,把索寶棍插在人蔘旁邊。因其有功,此時可休息抽煙。把頭也要抽煙歇氣定神兒,準備「抬棒槌」。如果看花了眼,喊了山卻發現不是大棒槌,叫「詐山」。喊詐山要麼回槍子,要麼給山神爺老把頭磕頭謝罪,繼續壓山。有時幾天沒開眼兒,為振奮精神,故意喊山,叫「喊空山」。放山人對二角子情有獨鍾。二角子是開山的鑰匙,預示能拿到大棒槌。發現二角子要燒香磕頭致謝。壓山第一次開眼兒如果是四匹葉,發現人蔘者接山時只能答「棒槌」,因為「四」不好聽。

壓山找到人蔘之後,接下來還要挖參,俗稱「抬棒槌」。首先用棒槌鎖鎖住棒槌——兩頭拴著大錢的紅線繩,大錢上的年號越吉利越好,紅繩中間繞在人蔘的主莖上,兩頭大錢分別搭在插在地上的索寶棍和樹枝上,以便防止棒槌跑掉,因為地形複雜,參草難辨,轉眼不見,有時再找很難,然後大夥跪在人蔘前,或塔建老爺府,以草代香,磕頭拜謝山神爺老把頭,再打火堆驅趕蚊蟲,由把頭開始挖參。

挖棒槌是很複雜的細活兒,用手扒去棒槌周圍的亂草樹葉,開出盤子,用「快當鋸」鋸斷棒槌周邊的樹根,不能用斧子砍,樹根有彈性會震壞棒槌。細樹根用剪子剪斷。用「快當簽」仔細拔除棒槌周圍的泥土,直到棒槌全部根須露出,任何細小的根須都不能挖斷。清理出每根須子都要隨時用原來的土掩埋,以防失去水分。抬棒槌所用的時間與棒槌生長的大小和環境有關,有時抬一苗棒槌需要幾天的時間。

人蔘挖出後,要「打參包子」。揭一塊新鮮的苔蘚鋪好,放上一些原來的土,把人蔘裹住,包上樹皮,用樹皮腰子捆好。苔蘚柔軟、潮濕、不易乾燥,用來包裹人蔘,利於保鮮。

抬出棒槌後,要「砍兆頭」,繼續壓山發現五匹葉為首的成片人蔘,或是六匹葉為首的成片人蔘也要砍兆頭,在人蔘附近紅松樹上用刀、斧距地面一索寶棍高的位置面向人蔘方向削去一塊樹皮,在光滑的樹榦左側按幫伙人數刻橫杠,右側按抬出人蔘的匹數刻橫杠。然後給兆頭「洗臉」,所謂洗臉就是用火燒去兆頭四周的松油,為了保護兆頭幾十年後也能看清,因此放山人往往能在許多年前的老兆頭前找到人蔘。

放山人自覺遵守一條重要的行規:「抬大留小」。小棒槌不挖,即使是遇到成堆成片的棒槌,小的也要留下,待其長大留給後人。放山人更講究互助,放山挖到人蔘,賣的錢幫伙成員不分老幼一律平分。抬棒槌時遇到別的幫伙,就要見面有份兒。如果兩幫都是單人,那就見面分一半兒。幫伙之間不爭山場,講究先來後到。發現已經有人在這座山了,就趕緊轉移到另外的山場。

放山人的經歷大多充滿了此類傳奇色彩,而且從采參專用的器具、放山場地的勘測、森林中方向的辨別,到環境保護意識,不少方面都體現了科學原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