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英使到來

已經規劃好的皇家學院,最多能夠容納三千人就讀,如果十多萬年青士子前來就讀,怎麼著也容納不下。

可大傢伙可不要忘了,京城遠在北地,除卻周邊的幾個州府,其他地方的士子想要前往京城,無不是跋山涉水,走上至少上千里的路程。

家境的因素,便成為了限制他們前往京城的必要條件。

除非有性格堅毅之人,張凌陽相信,一般的寒門士子是下不了這個決心,前去數千里之外的京城,去謀求那份虛無縹緲的前程的。

也是因此,張凌陽一點也不擔憂皇家學院的門檻被擠爆。

至於會不會面臨無生可招的局面?

張凌陽更加的不相信了。

對寒門士子而言,新成立的皇家學院可是他們難得的晉身之路。

至少相比科舉來說,入皇家學院進學要相對容易許多。

所以,張凌陽才不會有這方面的擔心。

至於說士紳大族會不會同寒門子弟爭搶這個機會?

呵呵?

之前就已經說了,在士大夫眼中,所為的科學技術不過是奇淫技巧而已,他們根本就瞧不上。

正是出於以上種種考慮,張凌陽相信,這次皇家學院的招生,怎麼著也能招收數千學子。

但如果招生人數多於三千人這個上限?

那不好意思,京城附近的學子將會被刷下來一大批。

為何會做出如此決定?

想想看,人家其他地方的士子,不遠萬里來到京城,足可見他們的毅力堅韌。

這樣的人一旦進入皇家學院,可定會悉心向學。

而京城附近的學子呢?

他們要付出的代價很小,亦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代價。

對於這樣的機會,他們很可能並不會十分珍惜。

但也不能一棒子將所有人打死。

可在這樣的大條件之下,張凌陽自然相信不遠萬里而來的士子學習要比京城附近的士子要刻苦許多。

也是因此,張凌陽心中才會下定這樣的決心。

但現在說這些無疑有些過早,誰知道到時候皇家學院能招收多少學生呢?

……

大周各地的攤丁入畝進行的如火如荼。

雖然地方上還有不少士紳反對這一政策。

可隨著江南士紳集團的土崩瓦解,剩下的那點反對聲音,根本就不足為道。

江南幾省,經過大動亂之後,當地剩餘的士紳現在根本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而另外一個糧稅重地湖廣,吳賢妃、嚴妃二人的父親吳啟良、嚴書擔任荊南、荊北兩省巡撫多年,雖然現在已經專任其他地方,可人走了茶卻還沒有涼。

兩廣那邊也是這樣的情況。

高霈任職兩廣總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又怎會沒在那裡經營一點勢力?

至於川蜀?

賀妃的父親賀銘正擔任著川蜀巡撫。

豫南那邊,曾經的豫南巡撫朱開山已經高升為戶部尚書,人走了茶沒涼不說,相反比之前還要熱上幾分。

山東那邊,隨著去年整個山東八成以上的官吏下台,現在山東士紳也不敢說一聲反對。

晉中那邊,隨著晉中幾家票號的倒台,被牽連出來的士紳官員可是不少。

如此算來,除卻西北的雍、涼兩省及西南的雲、貴兩省,竟然還真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攤丁入畝政策。

西北那邊比較荒涼,士紳的勢力並不強大,而西南那邊,士紳勢力也不成氣候,要不然現在雲貴總督張廣之也不會一邊鎮壓苗人叛亂,一邊如火如荼的推行改土歸流政策了。

現在仔細算下來,自江南士紳集團被鎮壓下去之後,還真沒有那個地方的士紳敢站出來反對這項政策呢!

也是因此,攤丁入畝政策實施的很是順利。

甚至順利的有些超乎想像。

可張凌陽卻明白,這是理所當然之事。

要不然之前張凌陽也不會東一棒,西一棒的亂敲亂打了。

而其中,以鄭永基為首的幾名外戚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不說鄭永基這名始終呆在京城的朝廷大員。

諸如高霈、曹睿、朱開山、吳啟良、嚴書、賀銘這幾位都曾經亦或正在擔任封疆大吏之職,對地方的形勢自然是了如指掌。

正是依靠勛貴及這些外戚,張凌陽才會如此肆無忌憚的進行改革。

可同樣的,這些勛貴及外戚也因此勢力愈發的強大,為以後的諸皇子之爭埋下了伏筆。

王皇后的之子趙昊雖說是張凌陽的嫡長子,可一旦宮裡其他嬪妃誕下子嗣,張凌陽相信,原本還算和諧的後宮只怕要暗波涌動了。

如果說王皇后的娘家能立事,那還好說。

可現在的局面是,王皇后的娘家安國公府是立不起事的,反而處處仰仗王皇后,甚至拖王皇后的後腿。

現在高貴妃等人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還說不一定。

可一旦高貴妃等人真的誕下皇子,以那些外戚的勢力,即便趙昊是皇家的嫡長子,只怕其他外戚也要聯合起來將這個正兒八經的嫡長子給拉下馬來,而後斗一個你死我活。

張凌陽雖然明白這些,可短時間內,在一些事情上,張凌陽還要仰仗這些外戚,一時間倒也不好下手。

再說,皇儲之爭,不是還沒有發生嗎?

無論出於怎樣的考慮,張凌陽始終沒有對外戚勢力進行打壓。

亦或者說,張凌陽即便現在想要打壓外戚勢力,只怕也不會那麼容易。

誰讓現在外戚勢力在朝中一家獨大呢?

……

六月,英吉利使臣威爾遜帶著上百名來自歐洲的專家、學者、工匠乘船來到通州碼頭。

一下船,就有東廠提督小福子前來迎接。

除卻威爾遜被帶入京城之中,剩下的那些專家、學者、工匠都被帶到了已經建設好的皇家學院之中。

此番,威爾遜不僅帶來了這些專家、學者和工匠,更是帶來了二十台蒸汽機。

原本,去年威爾遜入京之時,答應了送大周十台蒸汽機。

可回到歐洲面見了英吉利國王之後,英吉利國王覺得威爾遜有些小家子氣,大筆一揮,便命其向大周送來二十台蒸汽機。

畢竟,人家大周的皇帝大方,答應開放通商口岸同歐洲歐洲貿易,自己也不能小氣不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