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北國春 第616章

第二個李自成!

在腦海中浮現出這個名字的同時,朱明忠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崇禎,想到了煤山的那個歪脖子樹。

當年崇禎就是那樣形單影離的弔死在那棵歪脖樹上。

在他之前的歷代皇帝,是否會想到這一天呢?

或許,他們想到了,但是卻沒能夠防患於未燃!

有些事情……防不勝防啊!

現在他們在討論什麼?

看著那扇厚實的木門,門外站著桂國和秦國的兵士,他們站在那裡,看到走來的陛下時,他們的神情顯得有些局促且緊張。

現在應該怎麼辦?

年青的衛兵在心裡暗自尋思著,按照規定,在與會期間,除非大門從內部打開,否則就不能從外面打開大門,即便是天塌!

可是現在,陛下過來了!

陛下要進去的話,難道他們要把陛下拒之門外嗎?

在這一瞬間,無數個念頭、無數個想法,在年青的衛兵心裡閃動著,他們想要堅持原則,可是面對的是陛下啊!

「陛、陛下,這,這扇門,非室內打開,外人一率不得入內!」

李長敏看著走過來的陛下,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甚至伸出手試圖阻擋陛下。

在說出這句話時,他的心裡突然湧起一個念頭。

他的職責就是守衛這裡。

那怕是皇帝……也不能進去!

呃……

看著面前這個最多二十歲的衛兵,朱明忠不由一愣,被攔住的他打量著面前的年輕人。看著他身後的房門,朱明忠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細柳營的典故。

現在應該怎麼進去?

看著年青的衛兵,朱明忠倒沒有去用聖旨壓他,本身內心裡壓著一團火的他,並沒有爆發,而是煞有興緻的看著他。看著這個年青的兵士。

也許,他的父親就是當年的王衛,幾十年來,大明的兵士骨子裡都給刻上了「服從」,軍事紀律的近代化直接改變了這支軍隊,相比於武器上的變革,真正從骨子裡改變那支軍隊的正是紀律,而由明軍轉變的王衛到後來的王國兵,都繼承了這一特點。

本能服從軍命的他們,在沒有進一步的命令之前,那怕就是皇帝也會被他們擋在門外,這是必然的,即便是用聖旨,也不可能強迫他們讓開。

似乎,先前有些欠考慮了。

就在這時,緊跟在他身後的潘仁遠急聲說道。

「此會由國朝主持,陛下與會,實在是我等諸夏之榮,我是桂國國相,理應與會!」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潘仁遠只感覺自己的後背都在冒汗,儘管他知道「周亞夫軍細柳營」的典故,但是現在陛下可正對諸夏不悅。

這時候,被這沒眼力的兵士攔在這,這不是明擺著要惹陛下不快嗎?

「這……」

潘仁遠的解釋,讓李長敏不禁有些猶豫,就在他猶豫不決時,他身邊的秦國衛兵孫歸程已經主動的推開木門。整個過程中,孫歸程沒有說一句話,只是面無表情的打開門,就像是為與會代表的開門一樣。

在這一瞬間,李長敏明白了,現在進門的不是陛下,而是與會代表——只是這個代表「遲到」了。

在厚重的木門即將推開的時候,朱明忠到那幾位大王,他們正在討論的並不是其它的問題,而是劃定勢力範圍——接下來,大明不會在暹羅以及殖民地之外的地區分封親王。這意味著各國完全可以進一步擴張,但是擴張需要協調,不能再發生馬辰那樣事情了。

這次之所以南下,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請諸夏於南天門開會,協商劃分南洋的勢力範圍,或許在短期內,那些被劃分的勢力範圍不會被他們佔領,但他們將會在未來享有絕對主導權。

之所以舉行這次會議,就是為了避免諸夏之間的分歧,尤其是為了避免分歧導致各國之間的矛盾,所以才會召開這次會議進行協調。

作為大明殖民地司主事的汪沄,在過去的兩天之中,他大多數時候,都只是陪上一副耳朵,儘管這次劃分是由國朝主持的,但實際上,國朝也是劃分者之一,也沒有人對國朝的要求暹羅、菲律賓以及殖民地的要求表示異議。畢竟,眾所周知,這些地方都是需要「派兵」才能佔領的地方,僅僅只憑藉一國的力量,很難佔領兩地。

真正的爭執是各國對婆羅洲、蘇拉威西、柔佛等地區的分歧,他們都有各自的訴求,也都有各自的希望,所以兩天來,他們才會爭執不下,才會在勢力範圍的劃分上,沒有多少進展。

「……早在二十年前,在周國就國初時,周國就已經在檳榔地區設立貿易站,與當地土人進行貿易,按照先到先得的通行法則,對柔佛我們應該享有絕對的主導地位……」

「先到先得的話,葡萄牙人到的更早,是不是應該也加入他們一份?柔佛素丹欠下桂國二十萬兩白銀,按照債權法則,我們應該對當地享有主導權……」

好吧!

幾乎每一個國家的代表都表示他們的要求,同樣也有他們的道理,不過發言的都是國臣,都是大臣,作為與會者的大王們,根本沒有參與到談判之中,他們只是坐會議室的一旁,在那裡談笑風聲,似乎對於他們來說,談判的結果並不重要。

其實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們每個人都很清楚,參與談判的國臣都已經有了底線,他們會堅持各自的底線。

當然,這些大王們所討論的也不什麼問題,他們大都只是在那裡談論著一些不相干的事情,聊著不相干的話語,他們知道,現在肯定是比耐心的時候。

就在他們談論著風花雪月,在那裡比著耐心的時候,原本緊閉的木門,突然打開了,在那扇不到會議體會是不會打開的木門打開時,朱慈煊本能的抬頭往那裡看去。

幾乎是在推開門的瞬間,朱慈煊就看到了走進來的陛下。

「陛下!」

「陛下!」

陛下來了!

看到的、聽到的人都紛紛讓起身來,正在進行的談判,立即中止了,他們紛紛起身行禮,君臣之禮是不能違背的。

王臣們長揖行禮時,朱明忠面無表情的走到了首座,在他走到那裡時,晉王朱和域、桂王朱慈煊、秦王朱慈煥、魯王朱弘桓以及周王朱倫圻等人紛紛走到他的面前,站在那裡的時候,他們的神情顯得有些茫然。

陛下怎麼來了?

陛下不是不參與這次會議嗎?

就在他們詫異的時候,站在那裡的朱明忠,面無表情地說道。

「所有的大臣,全都退出去!今天朕有話對宗親們說!」

既然如此,外人肯定不適合在場。

沒有任何人會有什麼疑問,所有的大臣都退了出去,而在退出去的時候,潘仁遠看了一眼大王,向大王使了一個眼色,儘管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朱慈煊仍然用眼神回應了他。

在外人都退出去,木門再次緊閉之後,朱明忠才說道。

「朕在沒來南洋的時候,在中都就已經聽聞『南洋實為天下糧倉』的說法,過去二十餘年間,得益於南洋,才讓天下百姓無缺糧之憂,才讓天下人能吃飽飯,各國親王可謂是勞苦功高……」

盯著眼前的這幾位親王,朱明忠繼續說道。

「興乾三年,南洋石米三錢,抵岸五錢,興乾二十三年,石米七錢,抵岸九錢……」

提著這些米價的時候,朱明忠的語氣變得越來越冷。而桂王朱慈煊、秦王朱慈煥以及周王朱倫圻他們大都是一副茫然狀,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陛下為什麼會提到這些,至於朱和域只是靜靜的站在那,現在晉國在南洋還沒有什麼勢力範圍,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南洋米,甚至於晉國每年也需要從南洋進口大量的稻米,晉國以牧業為主,雖然種植小麥,但是面積有限。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參與這次會議的原因,是為了獲得一塊勢力範圍,然後在當地設立種植,滿足國內的對米糧的需求。

因為南洋米……太貴了!

所以,朱和域參與了這次會議,現在聽到陛下提及南洋米的價格,他他的心裡隱約意識,大事要發生了。

相比於朱和域的輕鬆,其它人卻做不到這樣的輕鬆,他們隱約猜到了陛下的即將說的話。

「米價上漲,朕可以接受,畢竟,二十年來,物價騰高,糧價上漲也是自然,讓利於民,又有何不可?只是,你們說,這糧價都漲到那裡去了?」

盯著幾位親王,朱明忠厲聲反問道。

「目下南洋米本地收購價低者不過三錢,貴者也不過四錢,那些個商行一個個打壓糧價,壟斷經營,強迫買賣,爾等非但不問,甚至還推波助瀾,還紛紛參與其中,你們告訴朕,如此這般,難道,你們就不怕民怨四起?就不怕境內出了個李自成嗎?」

突如其來的訓斥,讓眾人的無不是被嚇了一跳,朱和煊更是被嚇的臉上血色全無。

「陛、陛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