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北國春 第612章 南洋熟天下足

「南洋是我們的稻田,蒙古是我們的牧場,北美和新夏是天朝的麥田,天竺德干高原是我們的棉田……」

興乾二十年月,《明報》一篇新聞報道用不無得意的文字,講述著興乾二十年的大明與世界,毫無疑問的一點是,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大明已經與世界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而且會越來越緊密。

在那一年,大明所擁有的3.5萬艘商船在大海上航行著,將大明的商品運往世界各地的同時,同樣也將世界各地的商品運往大明。

而這一句話語中,將南洋放在了第一位,並不僅僅是因為南洋的封藩,而是因為南洋並不僅僅是諸夏,它的重要性遠超過其它地區——那裡是大明的糧倉!

在分封宗藩於南洋為諸夏之後,諸夏的經濟應該如何發展,香料種植園?咖啡種植園?這顯然都不符合大明的需求。而且隨著諸夏的立國。大明朝廷面臨著兩個根本問題:第一,如何牢牢守住這個分封后的帝國,保持諸夏對母國的親近。第二,如何促進諸夏的發展,讓他們能夠利用當地的人力和原料,實現財政上的自立。

在分封宗藩之後,在文昭閣內舉行的內閣與五軍都督府共同參加的會議上,內閣制訂了發展南洋經濟的基本政策——發展農業,尤其水稻的種植。

幾乎是從拓殖南洋的第一天起,對於這個擁有良好自然條件的地區,大明就有著明確的規劃——發展以水稻種植為主的農業,確實,對於處在小冰河期水旱等自然災害不斷的大明而言,也需要這個不受冬季苦寒影響的地區,作為後備的「糧倉」。

幾乎是從第一船「南洋米」運到江北的那天起,「南洋米」就將南洋與大明聯繫在了一起。而現在大米種植業更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事關諸夏的未來,在朝廷的指導下,諸夏就國後的第一次件,就是引進大明先進的種植經驗,傳統的農業方式被推翻,千方百計的增加稻米種植面積,以便提高產量,以滿足出口大明的需要。

南洋,一天天的朝著大明的糧倉,這一預定目標發展著。對於大明而言,興乾二十年後,南洋諸夏不僅僅只是糧倉,同樣還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場,諸夏與大明之間每年億萬兩進出口貿易,繁榮著兩地的市場,同樣也讓彼此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

也正因為南洋於大明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作為大明在南洋最重要根基的南天門,這個位於柔佛半島最南端的海島,是大明進入南洋的前沿,同樣也大明在南洋最早的據點。

當蒸汽船駛進寬達十數里的柔佛海峽時,即便是曾經去過海州的人們,也會驚訝於這裡的船隻之多,數以千百計的大小帆船以及蒸汽船泊停在海灣內,碼頭上同樣也是熱鬧非常,數以萬計的碼頭工人在將貨物搬上船隻或者從船上運下來,一艘艘小舢板於船隻間穿行著。

目睹著眼前繁忙的港口,朱明忠的神情甚至發生了一些變化,即便是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現在的南天門居然會如此的熱鬧。

「二十三年,從一個人煙稀少的荒島到現在成為人口六十萬的港口大城……」

即便是以二十一世紀的眼光來看,這也是極為罕見的。就在朱明忠讚歎著南天門發展的神速時,耳中卻傳來了有些刺耳的聲音。

「哎呀,南天門啊,你瞧這裡多熱鬧啊,如是不是因為陛下不準西洋商人進入大明其它港口,又豈會有它的熱鬧,他這一熱鬧,可是苦了咱們了,你說,朝廷里的大人們想的都是什麼?為什麼不議上一議,改上一改,這與西洋通商,應該雨露均沾才是……」

刺耳的話聲傳入耳中,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表露出絲毫的不悅,對於南天門的「一口通商」,國內一直是頗為微詞,每年都有人主張應該廢止南天門的「通商特權」,准許西洋人進入大明各港進行貿易,但這件事卻從未進入內閣討論,而阻止內閣討論的正是朱明忠。

「行了行了,知達,你就別抱怨了,即便開港通商,西洋船也不會到你們那,人別說西洋船了,你們那可是內陸,這要抱怨,也應該是廣州、寧波那些地方抱怨才是,那裡輪得到你……」

「你懂什麼,要是開港通商,准西洋船到寧波,那孫某又豈需要每年奔波數千裏海路,冒那麼多風險於海上……」

那邊的抱怨聲傳入耳中的時候,朱明忠險些沒有大聲笑出來,非但沒有因為那人的抱怨而有絲毫的不悅,反倒是越來越高興了。

「父親,這恐怕才是一口通商的原因吧。」

離開碼頭後,坐在馬車的朱和垊若有所思的問道。

「嗯?」

欣賞著車外繁榮市井,朱明忠並沒有反應過來,甚至不明白兒子的問題是什麼意思。

「就是剛才那個人不得不遠航千里來南天門經商,還有內地貨特想要運銷西洋,都必須運往南天門,因為只有南天門向西洋商人開放,所以,為了把貨物銷往西洋,國內商行就必須要組建自己的商船隊,而不能寄希望於別人上門,而大明的海運繁榮也正始於此,首先是大明往南洋,然後是天竺海,然後是大西洋、太平洋……」

抬頭看著父皇,朱和垊的目光中只剩下了欽佩,畢竟,正是父皇制定了這一切,一些看似無法理解的舉動,總有許多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體諒的用意。

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問出這個問題,然後作出這樣的判斷。

「你看這……」

指著街道上許多相貌與大明人迥然不同的西洋人,朱明忠笑著說道。

「最初南天門的發展,正是基於和西洋各國商人的貿易,那個時候,很多西洋商人願意省去一些風險,在這裡進行貿易,後來呢?南天門的今天,其實大都得益於諸夏的繁榮!」

朱明忠並沒有回答兒子的問題,而只是強調著現在。

「許多人都說,南天門的繁榮是因為一口通商,但是卻不知道,根據海關的統計,我們與諸夏的貿易總額是六倍於西洋,人口不過千萬的諸夏,消費遠超過人口數千萬的歐洲,西洋人……」

看著路邊的那些西洋人,朱明忠的唇角微微一揚。

「那裡除了遍地的貧困,還有什麼呢?當然,他們確實在某些科學領域,有著一定的優勢,確實值得我們去學習,而且這幾十年,我們向他們學習了很多,但是……」

話聲微微一頓,然後朱明忠輕蔑道。

「也就是如此了,現在,即便是開放所有的港口,我敢說95%的西洋商船,還是願意來南天門進行貿易,不僅是因為他們熟悉這裡,更重要的是在南大明海,競爭更加激烈的啊,況且……」

朱明忠的話聲微沉,然後語重心長地說道。

「現在太多的西洋人想在天朝定居,在西洋現在最流行的事情,就是到天朝,如果我們開放本土的話,估計會有數以百萬計的西洋人,不惜代價的遠渡重洋,到到天朝,試圖在天朝定居……」

恰在這時,路邊的一群西洋女子映入朱明忠的視線中,看著那些穿著打扮與明人無異的西洋女子,那些西洋女子,她們不遠萬里來到天朝,即便是做個女婢,也是心甘情願。可即便是如此,天朝也不是她們想去就去的,她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大抵上都去了諸夏,成為某一個諸夏國人的婢女,如果足夠的幸運的話,她們會成為某個人的小妾,然後為其生兒育女。

「可是天朝又豈是他們輕易能去的!」

這邊朱明忠的話聲剛落,突然有人插話說道。

「哎呀,這位先生恐怕還不知道呢,那些個西洋人,為了到天朝,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及,小的前陣子聽人說,一個天朝去西洋學什麼西洋繪畫的學子,到西洋呆了幾年,好嘛,居然帶回來四五個西洋女子,還帶回了娃娃,那些西洋女人,最喜歡的就是他們那樣的學生,一個人呆在異國他鄉,既無親朋也無故友,那些女子個個說是什麼大家閨秀,可卻都跟狐狸精似的,恨不得把那人給生吞了,為啥會這樣,還不是羨慕咱們天朝嘛……」

插話的是馬車車夫,他的話讓朱明忠哈哈笑道。

「這樣的羨慕也好,其實,這西洋諸國也是沒趣的很,應該直接以大家女當學伴,專門陪伴天朝留學生,了解西洋的風土人情,知曉西洋的文化,如此豈不妙哉……」

「老爺,瞧您說的,咱們人到西洋那是學東西的,那怕光尋思這些東西。」

車夫的話讓朱明忠大笑道。

「學習生活兩不誤嘛,這也是了解西洋文化的最好渠道不是……」

一個太少,最起碼得三……

心裡嘀咕了一聲。朱明忠笑了笑,此時馬車恰好停在飯店前,在車夫取下行李的時候,看著年少的朱和垊,還特意吩咐道。

「小公子,就我說,您可得小心些,這南天門遍地都是想經傍個主子的西洋婢,可千萬別一不留神讓人家給騙了,南洋飯店裡的西洋婢就有不少,她們要是見著小公子這樣的人物,不定……」

車夫的叮囑,讓朱和垊一陣面紅,而一旁的侍衛也是強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