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北國春 第445章 有關未來

中南鐵路!

隨著津浦鐵路、關內外鐵路、隴海鐵路、京漢鐵路、粵漢鐵路以及湘桂鐵路的築通,鐵路與江河水運一同構成了大明的陸地交通網路,而鐵路帶來的經濟利益更是為世人所驚訝,鐵路沿線的城鎮均大大受惠於鐵路,沿線城鎮更是進一步繁榮。就像長沙,五年前,鐵路修建到長沙時,生豬收購行有6家,將鄰縣生豬集中收購併主要通過鐵路銷往武昌,到去年發展到26家,年營業額達到800萬銀圓。

而且鐵路還作為工業革命的引擎,推動著大明的工業發展。十年間,鐵路修建了不到一萬五千公里,但是大明的經濟總量卻翻了四番。鐵產量從興乾7年的26萬噸,增加到現在的160萬噸,煤產量從680萬噸增加到現在的3400餘萬噸。工廠蒸汽機的數量在去年突破了5000部。

儘管這場以蒸汽機為核心的工業革命不過只開始十年,卻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大明,讓大明上下無不是受益其中。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問題,比如在鐵路的修建上,大明現在既有民營鐵路,也有官營鐵路,而民營鐵路往往集中於回報率高的路線,官營則反之。

就像中南鐵路,儘管早在十年前,身為鐵路公司經理的張英就倡議修通「腹省幹線」,即修一條鐵路北起黑龍江南至南天門,這等於把廣袤的國土南北最北端和最南端連接起來,而且經過大明的腹地,其經濟、軍事價值不言而喻。

當時許多人批評張英好大喜功,因為這個規劃實在太超前了。

而張英卻用十年的時間默默的做著這件事,在支持民間銀行團修建京漢鐵路的同時,鐵路公司投入巨資金修建了粵漢鐵路,隨後又引入民間資本合資修建湘桂鐵路,接著又把鐵路修過鎮南關,直抵中南藩屬。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修建中南鐵路的呼聲便此起彼伏,只不過,活躍的民間資本卻出人意料的選擇了避之不及,因為湘桂鐵路的回報預期,遠小於當初的估計,甚至利潤不能夠維持運營。換句話來說湘桂鐵路是虧本的。

現在甚至有人主張朝廷應該收購湘桂鐵路,至於中南鐵路……那是政府的事情。

相比於民間,朝廷現在對中南鐵路卻是興緻勃勃,一直延伸到廣南諸藩(越南北部)的湘桂鐵路,讓他們看到了另一個機會。

變藩為國的機會。

對於朝廷眾人的這種心思,朱明忠自然很清楚,微微一笑,他並沒有點破這點小心思,反而順著方以智的話說道。

「中南鐵路肯定是要修的,但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是為了……」

站起身來,走到案前右前方的那個地球儀邊,朱明忠轉動著地球儀,然後說道。

「自從粵漢鐵路、湘桂鐵路先後築通起,每年往南洋的移民從最初的不到二十萬,增加到現在的五十萬,廣東、湖南、廣西等地山區百姓紛紛乘火車前往廣州,從廣州乘海船往南洋,比過去出深山入湘江過洞庭,再走長江入海近了許多,而且成本也下降很多,而湄公河流域,包括真臘、暹羅都是地廣人稀,像真臘人口甚至不到百萬、至於暹羅人口也不過三百餘萬,那些地方都是適合墾殖的地區,」

在朱明忠的潛意識中,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真臘或者暹羅,只要他願意,隨時都會廢除土王,畢竟,他們都是接受大明冊封的,現在之所以沒有廢除,是因為暫時還不需要。

如果沿線移民的話,是否廢除王位不一定,但最少會封他們大明的爵位,然後將他們遷入中都,然後於當地改土歸流。

「無論鐵路修到那裡,可以肯定的是,大明擴張的腳步就會到達那裡,移民就會深入到那裡,不僅僅只局限於沿海,而是內陸,我們的移民會源源不斷的抵達那些地區,而在時機合適的時候,那裡就會成為大明的國土。」

國土?

方以智一愣,有些詫異的看著陛下,然後詫異的反問道。

「陛下,難道有意在中南設立行省?」

「不是沒有可能啊!」

朱明忠笑著說道。

「但是廣南諸國怎麼辦?」

廣南那邊可是有幾十個封國啊!

「朕知道,所以當初封建廣南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將來!」

回憶著在中南的封建,方以智這才發現,在那裡封建的無不是郡王、將軍,按照相應的封建制度,除了根據國級不同限定了「一國一城」之外,還規定了不經朝廷准許,不能修繕新城,這一點,與周、桂、秦等國截然不同,畢竟,他們現在無不是擁有數城的「大國」。

而那些郡王、將軍,他們的封國只不過是一座面積大小不一的小城,甚至王兵少則區區數百人,多則千餘人。那些小國,就如同春秋戰國時的小國一般……突然方以智的眼前一亮,然後試探著問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不是,中南地區,既可如內地一般,設立行省郡縣,也可如西南一樣,設立土司,而廣南諸夏既可以參考土司所,令其『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

明朝平定雲南後,自洪武至正統年間,採取各種措施乃至戰爭手段,使西南邊疆版圖得到極大拓展。明朝版圖最盛時幾乎包括了緬甸全境,傳統的邊疆政區體制已不能滿足此時的邊疆控制需要,西南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與地理特徵,塑造了一批批桀驁不馴山民,從而使得唯有通過土司、頭人這些土官,才能夠勉強馴服這片蠻荒之地。

儘管現在興乾朝的土司制度截然不同於舊時,沒有「內邊區」與「外邊區」的分層管理的政區體制,可是在雲南、貴州、廣西、平南以及寮國等地,土司制度仍然是大明統治那裡的基礎。

至於改土歸流……時機還未成熟。

「既然可以讓那些土司『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為什麼,我大明的宗親,就不能在那裡『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呢?況且,有他們在那裡教化當地土民,總好過土司去教化吧!」

眉頭微微挑,朱明忠甚至想到了另一個時空中的印度土邦,那些王公僅名義上保持統治,對外無權與其他土邦或外國發生聯繫,對內享有很大的自治權。是邦內人民的專制統治者。

這不也是一個封建的方式呢?

「陛下,如此確實有利於我們在中南建立統治,在適合設立郡縣的地區,設立郡縣,不適合的地方,直接封建,交給宗室就國教化,而且這些王公勢必將會是大明統治中南的支柱,而且不會對大明構成威脅……」

後者才是最重要的,按「一國一城」的封建制度,廣南各郡國往往只有一城,頂多也就是再加上幾個小城寨,人口多則十幾萬,少則數萬人。國小地窄,生不出什麼亂子。而且因為當地土人眾多,各國往往都依賴大明的威風去彈壓土人。

「可如果將來,朝中有人要『改土歸流』怎麼辦?」

方以智的反問,讓朱明忠一愣,從「削藩」到「改土歸流」,再到印度土邦歸併,這個過程幾乎是必然的,一切不過只是時間問題。

「一百、兩百年……」

沉吟片刻,朱明忠搖頭說道。

「一兩百年後的事情,誰又能預料呢?況且,完成了土民的歸化之後,以十幾萬人口,養上幾百人、上千人的軍隊,可不怎麼容易,也許到時候,他們自己就主動放棄了軍隊,甚至放棄政權,當然,在保證他們經濟利益的前提下,他們不見得會反對放棄自治。」

陛下的回答,讓方以智點頭贊同時,又反問道。

「那這樣以來,朝廷豈不是又背上了宗室的包袱?」

問題又回到了原地,封建的目的既是為了擴張,同樣也是為了甩包袱。可一旦「改土歸流」,一切的問題又回來了。

「嗯……」

默默的向前走著,走到湖邊的時候,朱明忠才指著皇宮的對面與皇宮隔河相對街區說道。

「方卿家是否知道,皇宮後苑對面的街區地主是誰?」

陛下的反問,讓方以智不禁有些詫異。

「就是朕,是皇家,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在中都城中,皇家的房產超過四萬處,而出城之後還有一片皇家獵場,嗯,當然,各種工廠企業以及煤礦、鐵礦、港口、商埠地都有大量的投資,這些投資可以保證皇家在未來的擁有足夠的收益,皇家擁有皇產,王侯理應也應該擁有王產,『改土歸流』可以,但是要保證王產歸屬,甚至這些產業理應享有一部分特權,作為他們把王邦交給朝廷的代價,比如王邦境內的固定資產享有免稅權,嗯,這些,到時候我相信他們會研究出來一個讓雙方都滿意,而且能夠確保雙方利益的方案。」

與過去的皇帝喜歡置辦皇莊不同,作為皇帝的朱明忠更喜歡置辦皇產,喜歡投資實業,皇家名下僅全資銀行就多達四家,其它各種企業更是數不勝數,本著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