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芒種窩頭就月亮 三

就這樣對望著,誰也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口。原以為這輩子大約不會再見面了,沒想到在這遠離京城的地方又遇上了。嚶鳴想起上次走錯了路,迷迷糊糊走到內務府前的夾道里,那時候欽工處就在檻內不遠,她也偷思量,若能見一見也好,至少話個別,無奈他並沒有出現。如今出了京城,繞了一圈,不妨又在這裡碰見了。大約是與紫禁城犯沖,走出紫禁城,掌管緣分的神仙才驚覺,不該斷得一乾二淨吧。

海銀台百感交集,這個曾與他有過婚約的姑娘,在被迫退出後再一次出現在他的視野里,他有很多話要同她說,可見了人,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如果沒有進宮一事,現在嚶鳴應當已經入了海家的門,他們也已經開始屬於他們自己的小日子了。可惜,匆匆的三面,變成了一輩子最大的遺憾。當初定親的喜悅還沒有散盡,很快就迎來了兜頭的冷水。這麼長時候,他始終無法忘記她那天扭曲的笑容,明明在瓊府花園說得好好的,結果等他預備妥當過大定的禮數,再去她府上的時候,見到的竟是她登上宮中小轎的一幕。

滿心悲涼,能與誰訴?納辛家的閨女進宮的消息,一夕傳遍了整個京畿。有人和他打趣,說「海銀台,你也不算虧,將來的繼皇后先和你定過親,連萬歲爺都越不過你的次序」。那次一向不愛動武的他,頭一回沖那些人揮起了拳頭,不是因為他們調侃他婚事不成,也不是因為他們對皇上大不敬,他是不願意他們的狗嘴辱沒了她。

當初她是一心一意要嫁給他的,否則便不會專程來同他說那些話。他感念她的一片情,以後他應當會與別家的姑娘結親,但絕不會遇見另一個她了,絕不會了。

「妹妹。」他還是有些靦腆地微笑,還是這麼稱呼她,「真巧,沒想到你會隨聖駕先來。」

嚶鳴噯了聲,「真巧,你也在這裡……」

似乎除了「真巧」,再也沒有別的可以形容現在的心情了。

海銀台艱澀地接了話,抬手指指萬壽山方向,「我負責皇后娘娘陵寢事宜……」

嚶鳴點了點頭,「我知道。」

兩個人望向對方,各自都有些尷尬。其實應該見了也只當沒見,錯身而過是最為穩妥的。可果然遇上了,各走各路又似乎不近人情,畢竟彼此間坦坦蕩蕩,定過親是事實,天下人皆知,沒什麼可遮掩的。

「那天……」海銀台猶豫著說,「還是晚去了一步。」

直到現在他都在遺憾,如果早一天去,大定過了也許宮裡就歇心了。

嚶鳴也有些惘惘的,她看見他來了,但就是這一步之差,註定有緣無分。

她低著頭,神情略有些哀傷。從頭回見她起,她臉上就一直帶著笑,彷彿這姑娘一路走來從沒有任何坎坷,無論什麼時候都高高興興的。可這回不一樣,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他而起,只知道她不像往常那樣了,也許入宮後過得並不順心吧。海銀台心裡湧起不甘來,但又無可奈何,最後這種複雜的情愫化成了長長的嘆息:「你好不好?」

嚶鳴點了點頭,「挺好的,一切都好。」略頓了下,忽然覺得自己這樣愁悶來得沒緣由,今天能見一見已經遂了心愿了,便笑道,「我來這一路,看見這麼多的景兒,才知道什麼叫地大物博。先前看你的燙樣,我只留意四合院,其實那些行宮和陵地才最費工夫。」

她像丟下了包袱,重新營造出家常式的鬆散,這樣也好,彼此間細細的一縷牽扯倏地不見,一瞬彷彿都開闊了起來。海銀台也一笑,「從前告訴你如何丈量,用幾塊磚,都說得太空了。如今來了這裡,自己親眼看見了,就什麼都明白了。你還沒進過宜陵,等過兩日永安大典的時候,就能看見那座陵地有多雄偉。」

「宜陵是將來皇上的福地吧?聽說是先帝賜的?」

做皇帝就是這麼高瞻遠矚,還沒死呢,陵地就預先準備好了,免得到時候死得匆忙,沒處下葬。

海銀台說是,「那座皇陵是歷朝歷代最好的風水,大行皇后的梓宮落葬後,入口暫時封閉,不掩石門。」

不掩石門,是等著將來皇帝殯天,好夫妻合葬。嚶鳴又覺得深知可憐,人雖死了,軀殼卻要留在帝王家。生前和皇帝不對付,死了還要和他大眼瞪小眼,這輩子算是繞不開了。

也罷,身前事都顧不上,誰還顧得上身後。嚶鳴問:「等永安禮成,你就回京嗎?」

海銀台嗯了聲,「這程子都在外頭,這裡的事兒一完,能回京待上一段時候。」

嚶鳴悵然點頭,「是該歇一歇了……」

她沒好意思問他家裡現在作何打算,問了又怎麼樣呢,都不和她相干了。

兩個人都沉默下來,一旦沉默,那種觸摸不及的哀愁便又來了。海銀台忍了忍,最後還是開口,低著頭說:「退了親之後,家裡也再張羅過,我暫且沒這個心思,便撂下了。」

說來奇怪,他似乎能感知她的心思,常常她腦子裡才琢磨,他這頭就已經答疑解惑了。這樣通透的人,若有幸能嫁成,該是多大的福氣啊。可惜老天總愛給你一點缺憾,她生在公爺府上,雖不是嫡福晉所出,自己的母親也是入冊的貴妾,她是正正經經的大家小姐。在家時,家裡一應都和睦,嫡母疼愛,父親就算不著調了點兒,朝政上和稀泥,家裡卻一碗水端平,她也沒受過什麼苛待。如果婚姻上再無可挑揀,想必將來只有折壽來平衡這種過於圓滿了。這麼一想便煞了性兒,多活兩年也挺好,遇著一回坎坷便添一回壽元,她沒法兒打死皇帝,熬死他也算自己勝利。

她的奇思妙想,常能給晦暗的前路帶來光亮,開解完自己,她就打算去開解一下海銀台。

「親事不能撂下,若遇著好的就定了吧。咱們這樣……想是沒那個命,也不必強求。那天我入宮,看見你在那棵大榕樹底下,只是沒能同你道個別,心裡很愧對你。今兒見了,就想交代一回,希望你別怨怪我。」

他說不會,「這事兒怎麼能怨你呢,都是身不由己,你也不是自己願意進宮。」他說著,自嘲地笑了笑,「也怪我糊塗,那回給你做了一把傘,這喻意太不好了,到臨了終究『散』了,當真是命中注定。」

嚶鳴含笑道:「往後善自珍攝吧。」

他望著她,唇角的笑意慢慢消失了,隔了會兒說:「我知道是不可能了,可有時候還胡思亂想,盼著你能出宮回家。」

別說他,她自己也常這麼奢望,然而那點希望太渺茫了,這輩子恐怕也不能實現。她說:「別等我了,你也知道齊家的處境,我將來就是在宮裡做嬤嬤,也回不去了。」

他抿著唇,慢慢點了點頭。

日影漸漸移過了女牆,他的臉也逐漸沉入昏昏的暮色。遠處有人點起了白紗風燈,光那麼遠,照不見他們。

嚶鳴扭頭望了眼,這行宮紅牆金瓦,不過是小一號的紫禁城。人還在這個圈兒里活著,終究跳不出去。該說的說完了,就這樣吧,她舒了口氣,「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

她提起袍角上台階,錯身的剎那,感覺到指尖輕輕的一握,那分量像一道煙似的,一霎就消失了。她有些驚訝,心頭驟跳,海銀台的嗓音在夜色下慘然,說別忘了我,然後沒有停留,快步走下台階,身影一轉便不見了。

嚶鳴糊裡糊塗回到住處,八仙桌上點著油蠟,她就坐在這盞蠟燭前,半天沒再挪窩。

每個人對感情的感知不一樣,嚶鳴永遠比別人淡,她沒有過於強烈的情緒,像那天對皇帝的出言不遜,已經是這輩子最澎湃的一回了,澎湃得讓自己激動了好久。海銀台用的情,顯然比她要深,她本以為他至多不過同她一樣有些遺憾,但他的那句「別忘了我」,一下就讓她蒙圈了。

她永遠不會知道,從小定那天之後,海銀台就一心一意等著娶她過門。也不會知道他常會輾轉打聽她的近況,得知她一切都好,才放心離京入山陵。他們見面不多,他不是個會來事兒的人,即便是在京時,也從來不會找借口登門拜訪,總想著來日方長,等她將來進了門,有的是一輩子廝守……

嚶鳴抬起兩手捧住臉,終於感受到了一點淡淡的哀愁,可又能怎樣呢,過去就過去了。

鞏華城的夜和京里不一樣,這裡沒有那麼密集的人口,房舍也相對少得多。離陵寢不遠,其實就是一座孤城,依地勢而建,宮闕也高低錯落。皇帝站在殿前平台的一角,有風吹過衣袂,夜裡尚且有一點涼。德祿上前勸說「主子爺,回殿里去吧」,他沒挪步,依舊靜靜看著圍房的方向。

那個胖頭魚一樣的身影投在直欞窗口的桃花紙上,想必很苦惱,不停左手換右手撐腦袋,最後理不清頭緒了,就勢一趴,趴在了桌上。皇帝哂笑,見了故人心裡不痛快了,所以在那裡烙餅,今晚上怕是睡不著了吧!

他早就說過的,這種定過親的女人不該接進宮來,太皇太后不聽,他也只得遵從。如今他的預言應驗了,他們在這方小城裡又見了面,著著實實說上了兩句話,說完後回來,就輾轉反側了一炷香時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