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小滿你瞧瞧我,有沒有短命相? 三

大行皇后的落葬事宜,都是欽天監瞧准了日子的。四月初二,正是小滿的第二日,前一天宮裡上下就做好了準備,皇后奉安山陵,那是今生最後的一場送別,但凡嬪以上的,皆須隨靈而行。

太皇太后問嚶鳴:「路上換洗的衣裳可都預備齊了?出去不比在京城,一路上風餐露宿,白天悶熱,夜裡搭黃幔城駐蹕,頭頂上連片瓦都沒有,進了山陵免不得要涼的。囑咐你的丫頭,帶上一件夾斗篷,防著路上要用。橫豎你們有馬車,多一個包袱也不佔什麼地方。」

嚶鳴道是,「老佛爺想得真周全,我一心只預備孝服,竟忘了這茬,回頭就讓松格收拾。」

太皇太后笑了笑道:「你們沒出過遠門的孩子,哪知道那些。我走到今兒,經歷過那麼多事兒,頭一個送走了英宗皇帝,後來送走了兒子和兒媳婦……三場大喪,孝慧皇后的是第四場,這是孫媳婦輩兒的,這些人都不在了,我卻還活得好好兒的……」

逢上這樣的白事,就算不因深知的離世難過,也難免想起以前的故人。嚶鳴忙上來勸慰,說:「老佛爺別傷情,世上的事不過如此。就像您一個人走遠道兒,路上遇見不同的人,有的人陪您走一程子,有的人露個面就散了,夫妻骨肉亦是如此,沒誰能陪誰一輩子。您自己好好作養身子,咱們到臨了都是一個人的,這麼想就不傷心了。橫豎奴才在呢,奴才還能陪老佛爺走一程子,給老佛爺取樂解悶兒。將來奴才要是不在了,自有更好的人來陪老佛爺,到時候您就是老壽星了,更要仔細保養才好。」

她的話說在這個景兒上,雖然是哄人高興的,到底也叫太皇太后心裡不安。

「可又胡說!我瞧你素來是個穩當人兒,眼下是什麼時候?竟也沒個忌諱。」太皇太后責備了兩句,自然也不是當真怪她,復拉到懷裡來,捋捋她的發說,「我只願咱們長長久久的,你和皇帝也好好的,這麼著就圓滿了。走了的人走了,是緣分淺,沒法兒。活著的人呢,敞開了心胸,前頭路還長著呢。」

嚶鳴笑了笑,心說敞開了是不能夠了,要是弄死皇帝不犯法,她真想把那個人大卸八塊為深知報仇,一解自己胸中塊壘。

當然,就算心底里發狠,面上還得笑眯眯的。明兒就是大出殯的日子,她得預先上養心殿問明了時辰,以便早作準備。

她和松格往東去,大太陽曬在腦門兒上,燙得生疼。兩個人挑牆根兒走,一路慢騰騰到了永康左門。出門前朝隆宗門上瞧一眼,這回得留點兒神,別碰上薛公爺才好。

上次挨罰跪牆根兒的事發生後,嚶鳴自己裹著被子好好琢磨了一回,那天的火究竟是打哪兒燒起來的呢,應該是從她見了干阿瑪開始。照理說她送粥,皇帝不該罰她,先頭他捉弄,她狠吐了一回,他也應該滿意了。她還記得剛到內右門的時候,小富說了一句「萬歲爺才從乾清宮回來」,前後腳的工夫,想必那時候落了眼,後來才咬著槽牙整治她。

唉,仇怨太深了,誰也不樂意讓誰好過。嚶鳴進了宮,自身都難保,往後見了想是連安都不能請,再有下回,頂的就不是硯台,該是刀了。

「松格,你先走。」嚶鳴抬抬下巴,「機靈點兒。」

松格明白了,挺著胸走出了長康左門。左右看看,夾道里沒人,連太監也不見一個,她回身點點頭,表示一切如常。

嚶鳴放下心來,邁出了門檻。從這兒到隆宗門不遠,加緊著點兒就過去了。她悶著頭,快步穿過夾道,剛要過大門,聽見有人噯了聲。

她嚇一跳,忙轉頭瞧,是她阿瑪站在屋角,愁眉苦臉說:「你幹嘛呢,怎麼做賊似的?」

嚶鳴因一兩個月沒見著家裡人了,猛一見阿瑪,心裡忽地一陣高興。也不計較他數落,笑著蹲安:「阿瑪今兒真巧,遇上您啦。」

「可不嘛。」納公爺說,「我也不知道你多早晚從老佛爺那兒過養心殿,在這兒候了好幾回,都沒見著你。聽說姑娘上回被萬歲爺罰跪了,有這事兒沒有?」

嚶鳴那模樣彷彿在說別人的故事,沒心沒肺道:「您怎麼知道呢?」

納公爺道:「宮裡都傳遍了,我能不知道嗎?」

「傳遍了肯定是真事兒,畢竟無風不起浪。」

「嘿……」納公爺對她算是沒轍了,平白無故挨罰,好好的大姑娘,說出去多丟人!虧他上回覺得這個閨女有譜,結果到最後又出這個洋相。側福晉在家哭得嗓子都啞了,說姑娘要出了事兒,她也不活了。納公爺沒法子,只好天天在隆宗門上堵人,直到今兒才算被他堵著。

「萬事總有個因由,為什麼呀?」納公爺說,兩撇小鬍子亂晃,「我閨女又不是來當粗使丫頭的!」

要說把閨女送進宮,能當皇后納公爺覺得還湊合,要是不能當上皇后,不如嫁給海家。海家哥兒有門手藝,將來修屋子修祖墳都是現成的,姑爺能幫著操心。嫁給皇帝呢,可有什麼?老丈人見了皇帝女婿該磕頭還得磕頭,皇帝一瞪眼,「奴才萬死」簡直就是順口溜。要等到揚眉吐氣時,得是皇帝死了,外孫子即位……這麼一想,又虧又遙遠,真是不上算。

嚶鳴知道這個爹骨子裡有些反叛,惹他不高興了,他也很敢於抱怨。但這地方人多眼雜,不像家裡,她皺眉笑道:「阿瑪,我又不是來宮裡當姑奶奶的,做得不對了,受調理是應當的。我不覺得掃臉,沒多會兒皇上就赦免我了,皇上是好人。」

納公爺聽了差點兒笑出來,好人?這年頭好人真多,張嘴就來。

也是人在矮檐下,他又嘆了口氣,「為什麼讓你跪,你告訴我,回頭我好和你額涅她們交代。」

嚶鳴說:「皇上賞我羊肉燒麥,我吃吐了,皇上瞧我辜負了皇恩,就罰我了。」

「啊?」納公爺一記悶雷劈在了天靈蓋上,「上回他上軍機值房裡特特兒問我來著……」

父女倆巴巴兒對望著,半晌嚶鳴蹲了個安,「阿瑪您忙吧,我上養心殿去了。」

被自己的親爹賣了,能怨誰?嚶鳴覺得無話可說,垂頭喪氣邁過了隆宗門。

松格追上來,不知道怎麼開解主子,便道:「萬歲爺真有心。」

心思沒花在好地方,缺德帶冒煙。想當初他八成也是這麼整治深知的,深知一貫不拘小節,結果他一拳打在棉花包上,大概覺得無趣得緊,後來就徹底冷落深知了。

想明白應對的方兒,嚶鳴心裡有了底。她覺得多忍讓忍讓,彆氣別惱,皇帝敗了興,往後就好了,總能過上消停安穩的日子。

跨進內右門,她因那晚上頂著一張五花臉邁出養心殿而一夜走紅,宮門上站班的幾乎沒有不認識她的。見了她忙上來打千兒,「姑娘來了?」又來挨欺負了?

她噯了聲,「我找御前的人。」

「好好好。」小太監樂顛顛的,「奴才給您報裡頭當上差的去。」

一會兒三慶出來了,笑道:「大中晌的,姑娘怎麼過來了?下回打把傘吧,仔細曬壞了。」一面說一面往裡頭引,「萬歲爺這會兒正練字呢,您在卷棚底下略等等,我這就給您通傳去。」

嚶鳴忙說不,「我是來問問明兒怎麼安排的,沒什麼要緊事兒。萬歲爺忙,就不耽誤主子工夫了,問您也是一樣。」

三慶感覺有點為難,到了養心殿不進去請安,回頭萬歲爺知道了怪罪,那多不好!可轉頭再想想,宮裡來去的人多,不是每個進過養心殿的都得去見皇上,萬歲爺政務忙,哪兒有那麼多的閑心見人。於是他把她請到東邊的廊廡底下避日頭,仔仔細細告訴她:「明兒您得早起,萬歲爺寅時就要起身,卯時召見眾臣工。咱們御前的人分兩撥,一撥跟隨劉總管伺候萬歲爺上太和門,一撥就在午門外頭候著。大行皇后停在景山殯宮,到時候先上景山起靈,一應儀仗都預備妥當了就出殯。喪儀走一條御路,咱們走另一條,萬歲爺要先一步到鞏華城,預備迎接大行皇后梓宮。」

嚶鳴仔細聽著,說起來倒也不複雜,但真正行事要比口述繁瑣一萬倍。她頷首,溫聲道:「我記下了,明兒寅時起來,收拾停當就往這兒來和你們匯合。我沒經過這些事,心裡也懸著,橫豎明兒聽德管事的安排就是了。」

三慶道:「您也別慌,一應都有內務府承辦,咱們跟著御駕行走,准錯不了的。」正說著,眼梢一瞥,見小富從前殿大門上出來。出來了沒走,呵腰站在檻外恭迎,三慶喲了聲,「萬歲爺移駕了。」

嚶鳴烏雲罩頂,心裡嘀咕又得照面,照了面一準兒又沒好話。可既然逃不開,只好硬著頭皮上,不過自那回頂硯台的事兒發生後,接下來幾天皇帝見了她像沒見著似的,不拿正眼瞧她。她呢,有種逃出生天的感覺,巴不得皇帝從此忘了有她這個人。就算以後不得已封她做了皇后,也可以像對待深知一樣對她不聞不問,反正沒人整天給她小鞋穿,她再活上三四十年問題不大。

把頭低得更厲害點兒,幾乎要貼上自己的胸口,以為皇帝這樣就不會發現她了,結果三慶一個勁兒暗中拽她袖子。她遲疑了一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