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蒸氣流沙 第三話 荒漠

眾人跟著駝隊,行走在浩瀚的荒漠中,面對一望無際的空曠戈壁,彷彿世間萬物都已不復存在,天地盡頭只剩下旱海茫茫。

這一路上追風走塵,乏了裹著氈筒子倒在駝馬旁邊睡覺,餓了喝鹽水啃干餅子,白天荒漠里的氣溫高達四十多度,灼熱的氣浪能把人給烤乾了,實在耐不住酷熱的時候,就縮在沙丘土堆後的陰影里暫作歇息,入夜後則是溫度驟降,又凍得手僵腳木,肺管子發麻腦漿生疼,也說不盡這許多艱苦卓絕之處。

五天後,駝隊終於成功穿過戈壁,接近了險惡異常的「大沙坂」邊緣,地形地貌也開始逐漸出現了變化,這裡的沙漠分布並不均勻,沙子淺的地方才不過幾公分厚,底下都是堅硬的土層,由於受到漠北寒風切割,呈南北方向分布著大量「沙溝、沙谷、沙斗」。

此時恰好行到破曉時分,血染般的太陽開始從身後冉冉上升,東面的地平線彷彿被撕扯開一條鮮紅的傷口,浩瀚遼闊的荒漠盡頭,顯現出一片凸出物,看輪廓應當是綿延起伏的沙丘,孤零零矗立在空寂的大漠中,可隨著駝隊越走越近,就見在滿天紅霞的映射之下,那些坎珂起伏的土丘和沙山,彷彿蒙上了一抹絢麗的金漆,在眾人面前變成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巍峨城池,恍若西域古國繁華的身影重現人間,呈現出一種海市蜃樓般凄美絕倫的幻象。

正當眾人看得出神。背著獵槍的嚮導突然止住駝隊,告訴宋地球,再往前就進「黑龍堆」了,那一帶風災鬼難多發,到處昏天黑地,八級大風,晝夜不停,即使白天都看不清路。別說車輛開不進去,就連駝馬也很容易受驚,而且駱駝體重,一旦踩塌了沙殼子,失足掉進溝谷流沙里就沒命了,所以只能將探險隊送到此地,不敢繼續向前走了。

司馬灰等人見狀,只好卸下裝備和水糧,那三名牧區來的嚮導當即與眾人揮手道別。徑自驅動駝馬掉頭折返。餘下以宋地球為首的六個人則準備徒步行進,便在原地重新整理行囊,他們每人都有個帆布背包,氈筒子捲起來綁在上邊,旁邊掛著獵刀、水壺、長繩,乾糧大約能吃五六天。無線連的通訊班長劉江河,還要額外背負一部「光學無線電」。回程之際可以利用它尋求支援。

按照既定方案,宋選農將要帶領這個小組。前往大沙坂邊緣,與從克拉瑪依油田調來的鑽探、物探分隊會合,其中有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他們負責尋找蘇聯人留在地底的重型鑽掘設備,並獲取岩心樣本,探險隊主要的補給和裝備物資,都是有這兩支分隊負責攜帶,雙方會合後,仍將由宋地球統一指揮。

宋地球等人從三十四團屯墾農場出發之後,一直試圖與克拉瑪依鑽探分隊保持著無線電通訊聯絡,可大概是由於風沙中含有大量鹽塵的干擾,使得電波信號極不穩定,最後收到的訊息是「鑽探分隊已於兩天前抵達了既定區域」。

宋地球見駝隊已經去得遠了。不由得回想起當年在大漠戈壁考察古迹的經歷。對司馬灰感嘆道:「這次咱們之所以能夠順利穿越茫茫戈壁,多虧了有嚮導和駝隊。當年我和幾個同志來此勘察鄯善國古都圩泥城。就是在這片戈壁荒灘中迷了路,那情形真是可怕,斷油斷水,車輛和電台也都壞了,四周全是一望千里的龜裂旱地,別說是徒步行走,就是插上翅膀的鳥雀也飛不出去。當時我看見天上有個很小的黑點,似乎是有什麼飛禽經過,直到離近了才看清楚是只小麻雀,可能這隻麻雀飛進大戈壁之後就懵了,冒著四五十度的高溫,想找個有陰影的地方落腳都找不到,那時候出於求生之本能,它也不知道怕人了,直接朝著我飛了過來,剛撲在我腳邊的影子里就再也不能動了,我把水壺裡的最後幾滴水,都餵給了這隻將死的麻雀,可還是沒能救活它,生命在殘酷的大自然面前,向來就是如此脆弱……」

此時眾人整理好了裝備,開始徒步前行,宋地球一邊走,一邊繼續對司馬灰嘮叨:「唐書稱這古絲綢之路上最危險的兩片區域,一是白龍灘,二是黑龍堆,從古以來既是熱風、惡鬼出沒之地,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人畜皆不敢過,以我的親身經歷來看,可並不都是虛構誇大之言啊。」

司馬灰聽得不解:「風災應當是指風沙帶來的自然災害,可鬼難又指什麼?是說那片荒無人蹤的沙漠里有鬼嗎?」因為在以往的古老記載中,一旦形容起荒漠里的恐怖與危險,總是少不了要提到「熱風、惡鬼」,或是「風災、鬼難」之類的辭彙,聽說駱馬之類的大牲口眼凈,能夠以目見鬼,走進「大沙坂」便會平白無故的受驚發狂,根本收攏不住,很容易跑散。難道駝馬果真能夠在沙漠里看到一些人眼看不到的東西?

宋地球突然被司馬灰問起此事,一時間也很難給出準確答案:「鬼難……此類事件在歷史上沒有確鑿記載,還真是不易闡述明白,以我個人的理解,大概是古代對於某些超常規現象的稱謂。」他想了想覺得這也不算是什麼理論,便舉出一件事例:

以前在江蘇義縣的山裡,有座「星星廟」,大概是清朝末年建造的,一年到頭香火不斷。為什麼要叫「星星廟」呢?據說是因為廟裡供著塊「隕石」。

1953年大鍊鋼鐵,家家戶戶捐銅獻鐵,造槍造炮造飛機,支援抗美援朝。當時有人說隕石里含有金屬成份,就要把廟拆了,挖出埋在土裡的「隕石」。可當地老百姓迷信思想非常嚴重,給施工製造了很多阻礙。上級就派宋地球帶工作組前去調查走訪,他們到鄉里四處打聽,問那些上歲數的老人,才知道原來當地人認為那塊「隕石」裡頭有東西,可能是某種成了精得了道的仙家,但這怎麼可能呢?再走訪下去,事情就傳得越來越邪了。甚至有許多目擊者,信誓旦旦地證實親眼看到過在那塊隕石里有「死人」,而且還不止一個,是一大一小,那可不敢驚動啊,誰要驚動它們誰真是活膩了自找麻煩。不過「星星廟」隕石里為什麼會有「死人」?那又是兩個什麼樣的「死人」呢?工作組再追問下去,卻是人人都如大難臨頭,誰也不敢再多說了。面對這一連串的疑問,工作組經過討論。決定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設法查清真相,如果想破除老百姓的封建迷信思想,就必須從根源著手,也就是挖出「隕石」進行徹底調查,然而等到清理工作結束之後,挖掘組面對這塊大如拖拉機頭的「隕石」,都驚詫得合不攏嘴了。因為「隕石」隕石里有許多琥珀狀透明物質,在強光照射下。可以看到其中裹著兩具殭屍,死者身著漢代服飾,一個是位婦人,另一個是她懷中抱的孩子。大夥就覺得很奇怪。沒人能夠理解,隕石是從天上來的,裡面怎麼可能會有漢代女屍?當時擔心造成恐慌,就用帆布把「隕石」蓋了,秘密運回實驗室進行解剖,經過研究分析,終於取得重大突破,解開了疑惑。原來這塊「隕石」,根本就不是什麼「天外之物」。

那是在好多年前。大約在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剛生完小孩的女子,帶著孩子回娘家。走到半路上,經過一座火山,結果很不幸,母子兩個正好趕上了火山噴發。這個女人和她的小孩,被泥石流埋住,像琥珀一樣裹在了裡邊,泥石受到岩漿高熱形成了半透明的物質,內部卻始終處於密封狀態,千年萬載,永遠保持著生前的容貌。而石塊又被火山噴上了天,變成了一顆小行星,圍著地球轉來轉去。直到清代,才又化為一顆「隕石」,重新墜回了地面。

司馬灰聽了根本不信:「這就是您的重大發現?您剛才要是說考古隊從哪座古墓里出土了唐明皇用過的避孕套,說不定我都能信以為真了。可星星廟的來歷我卻比您清楚多了,那裡面壓根兒就沒什麼屍體。」

宋地球解釋道:「我說的這件事情,僅是舉出一個例子作為比喻而已,不用追究是真是假,我只是想讓你們通過它了解『求實』的必要性,因為有些考古現象,在發掘過程中總會給帶來很強的神秘感,很難使人輕易理解,可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厚重的幕簾逐漸拉開,即便是再複雜的謎團,也終究會在我們面前真相大白……」

司馬灰惟恐宋地球又開始長篇大論地給自己講課,趕緊裝做綁鞋帶,故意落在了隊伍末尾。

穆營長和通訊班長劉江河在前邊引路,帶著探險隊徒步荒漠。有道是「望山跑死馬」,從破曉時分,就在著一望千里的大戈壁上,看見前邊有片起伏綿延的土丘沙山,可拿兩條腿一步步地丈量過去,夜幕降臨後才踏進大沙坂。

天氣情況超乎預期的好,沒有出現傳說中的熱風流沙,此時的天空,彷彿是塊透明的巨幅水晶,呈現出無限深邃的藍色,「大沙坂」正在月影下沉眠,這片被天幕蒼穹籠罩著的浩瀚沙海,銀霜遍地,清冷似水。那些終年被沙塵覆蓋著的土丘,奇蹟般的露出了真容。

眾人雖然常在野外行動,卻也從未見過如此攝人心魄的繁密星空,都不知不覺地抬起頭來仰望穹蒼。

司馬灰窺視天河,見星雲通透,在那平靜的深邃中,似乎蘊涵著巨大的恐怖,四周死寂的空氣中,彷彿充滿了某種危險的信號,不免暗覺不妙:「眾人腳下這座沙山,就應該是與克拉瑪依鑽探分隊會合的地點,可觀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