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之地丁合一稅
明代的一條鞭法,是用黃冊與魚鱗冊,以丁稅計入糧中,即成為丁糧合一的單一稅。
至於清代的地丁合一稅,也是以丁稅算入糧中,與明代的一條鞭法相同。清代的所謂「地丁合一」,即是「地」指田,「丁」指戶口,以地與丁計算所得向政府繳納錢糧。
清代的地丁合一稅也與明代的稅相同,可用白銀折繳。所謂「地丁合一」者,就是按田派丁,當時就傳誦著一句口號,叫做「富民出財,貧民出力」。
總之,清代的地丁合一稅,與明代的一條鞭法是大致相同的。不過所不同者,明代是每十年統計戶口一次,如人口有增加時,便須加稅。至於清代的地丁合一稅,康熙五十二年有詔書,凡每戶有添丁時,永不加稅(按錢先生稱讚說,清代稅制比明代寬大,是一種好制度也)。
二、清代之消亡
清代的康、雍、乾三朝,過的是相當平穩安寧的日子,可以與唐代的貞觀及開元、天寶媲美。不過到了乾隆中葉,清室便步入衰落之期,此由於乾隆常喜動干戈,也不及雍正的勵精圖治。單就國家的庫房來說,康熙二十一年,戶部庫存有銀800餘萬兩,到雍正時,增至6000餘萬兩,達七倍有多,但到了乾隆初年,庫存只有2400餘萬兩。乾隆曾普免錢糧四次,總算有益於百姓,但他巡幸江南六次,可說好大喜功,動用庫銀甚巨,總算仍存7000餘萬兩。
但乾隆時和珅為相二十年,貪銀達八萬萬之巨,富可敵國,相當於國家歲入十倍以上,於是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謠。由於和珅之貪瀆無厭,因此影響清室以下數朝吏治日窳。時有章學誠、洪亮吉等給予劣評,洪亮吉言道:「今日州縣之惡,百倍於十年二十年以前。……無事蝕冒糧餉,有事避罪就功。」 章學誠抨擊道:「上下相蒙,惟事婪贓瀆貨。始則蠶食,漸至鯨吞。初以千百計者,俄而非萬不交注矣,俄而萬且以數計矣,俄以數十萬計,或百萬計矣。」 因此,老百姓之家財,被政府抽去重稅,又有力役,幾乎不破其家不止,人民生活之慘可知矣!
當時民間經濟普遍轉壞,人民生活困苦,加上乾隆時之戶口比康熙朝激增達七八倍,由乾隆初之一億七千餘萬增至乾隆四十八年之二億八千四百餘萬,至嘉慶時更增至三億六千一百餘萬人。因此人民所耕之田、所住之屋常感不足,而賦稅負荷又重,真是民不聊生,其苦無比。
當時洪楊亂起,官逼民變,有「天厭滿清,朱明再興」之口號興起,不久由曾國藩之湘軍將洪楊數千兵丁平定。不久西北捻回之亂又起,依舊要靠湘軍平定之。當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大員號稱「同治中興」之功臣,但他們能平亂,卻不能治理,於是清代的部落政權始終苟延殘喘。且外患頻仍,如英國入侵的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的廣州失陷、俄國入侵的伊犁訂約、日寇侵華的台灣被割等等,喪權辱國,莫此為甚。再加上財政之竭蹶,內政之不振,晚清雖欲變法,已無力自強矣!
當時雖有盛宣懷、張之洞等能臣之協助,但守舊勢力頑固,阻礙了革新運動。終於在孫中山先生領導之下,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華民國。當時雖有康有為、梁啟超等有意想維持當時之和平現狀,但潮流趨新,孫中山之辛亥革命終於奠定了民國之基礎。但由於光緒年間兵變與內亂頻仍,人民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更難說可以得到豐足和平之生活矣!
附:民國時代之賦稅
八年抗日戰爭時期,晏陽初做了文化、經濟、政治及教育方面的各種實驗。晏由河北定縣遷移至四川灌縣後,某日說:「耕戶並不吃虧了,地主也並不佔便宜了。」
近百年來,中國人在經濟上是吃虧的,原因是:
(一)與外國人訂了關稅條約,外國貨進口中國只能抽稅一次。
(二)訂厘金,中國貨運到任何關卡均須抽稅。
由於上述兩項,中國商業日衰,而外國貨則大佔便宜。由於只抽租稅,但政府的費用大,如辦學校,普及教育,原來的田租不夠用,新增所謂「教育附加稅」,而加出的名目達數十項之多,因此人民要繳納給政府的稅便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