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宋元明三代之民間手工業

一、唐代以來的絲絹紡織業

人生最重要者為食與衣。關於穿衣,古時即有蠶桑,便牽涉到絲織品。古代的蠶桑事業首先發展於北方,而非如今日之在南方之太湖流域等地。

中國之絲在漢代已自地中海傳到羅馬,成為世界商品。中國有織官,即國營的織造工場,當時山東仍有漢時所設之織官,即有三個國立的織造工場。

唐代時機織業已與農業脫離而分立了,此工作有了商業意義,可見經濟已進步了。自晚唐到五代,有一批人專門成了織戶,已與農業的耕戶分開了。例如歐陽修有《送祝熙載之東陽主簿》詩云:「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鳴機。」袁甫《蒙齋集》中有其做徽州知縣時所作《奏便民五事狀》云:「自來攬戶之弊,其授於稅戶也,則昆其價,其貫諸機戶也,則損其值。」從上文可看出當時之情形。

南宋陸遊(放翁)《老學庵筆記》(「老學」者,老而猶學也)中云:「靖康初,京師(即汴京開封)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幡、燈毬、競渡、艾虎、雲月之類,花則桃、杏、荷花、梅花,皆並為一景,謂之一年景。」此文說明了北宋末年織帛業之盛,說明此時期生活之奢侈,織物已變成商品,並非男耕女織之時期了。

唐代時之租稅有租(田租)、庸(力役)、調(指土產,普通是指絹,且絹在當時可作貨幣代替品)。宋時租稅與唐代相似,一面有田租,一面要納絲織品。唐自實行兩稅制後,不必納絹,可以用錢交納。於是農民須先賣絹,再得錢,而賣出時價低,要買時則價高,於是有陸贄作文指出有此弊端。

唐代是門第社會,大家庭中養有各種工人,不必向外買。宋代則成了小家庭,故機戶分立成為工商業者了。

我們中國今日吃虧的是織布業之衰落,完全要靠外國,此乃造成中國貧窮之原因。今天的社會變了樣,女人整日打麻將,因無工可作。這是不得已,與道德教育問題無關。

二、元明時期的棉織業

中國古代有絲、麻而無棉。棉在古代叫「吉貝」,《尚書》中已可見「吉貝」二字,但直到元代、明代才有棉織業。

由於氣候的關係,我國北方不適宜種棉。有小說說,中國要到松江黃婆時才開始有棉織業,依照一般情形,長江流域才有棉織業。

清褚華撰《藝海珠塵》中《木棉譜》一書記載,上海有販棉花之戶。明末褚氏之六世祖能經商,當時山西、陝西人所穿布衣均是來滬買,銀貨兩交,於是一家人成了大富。到了清代,別人也懂了,山西人來滬不必向住家去買,他可直接向商店去買,故滬人只需旅館商就夠了。於是有人自己集資購備織物,直上山西等地去賣,謂之「水客」。當時有閩、粵人來滬,攜了糖來,賣了糖而買花衣(即原料),回家鄉後自己紡織。當時上海有船數千,可見當時的上海已是大商埠。

有了紡織,便有染布業,稱為染工業。中國要到宋代,織、染才成為二大手工業。

三、宋明的陶瓷業

當時歐洲人要買中國的瓷器,花了很多錢。自唐至清,瓷器仍可代表中國的藝術,中國的英文「a」便是從瓷器而來。

瓷器始自唐代,至於成為大手工業則要到宋代。宋代有所謂「五大名窯」,即哥、官、汝、均、定五窯。其中哥窯在越(浙江),官窯在汴州,汝窯在河南汝州,均窯在河南禹州,定窯在河北定縣。五大名窯只有一個在江南,其餘均在北方。自唐代起,哥窯最為出名,因為浙江出產青瓷。浙江哥窯所出青瓷名叫「千峰翠色」,極為名貴。五代時的柴窯(在北方)相傳在柴世宗時亦做出青瓷,叫做「雨過天青」,此色澤亦極名貴。

宋後則瓷器大盛,俗語云:「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紐紋。」凡切合上述標準之瓷器,可稱為極精品。後來在瓷器上可畫花了,堪稱工藝美術。

日本人曾研究宋代瓷業,對瓷業發源做了小考證,計有26處。計為河北二,山西一,河南六,山東一,陝西一,共11處;安徽三,浙江七,江西三,閩二,共15處,合共26處。

由上述可見瓷業到宋代已甚發達了。但五座名窯中有四座在北方,即陶瓷業自宋代開始已在南方發展了,但產精品的則多數仍在北方。

陶瓷業到了明代,可查考者已有40多處,較宋代尤多矣。但到了明代,最大的瓷器工場卻集中在一處,即為江西景德鎮。

《江西通志》云:「景德一鎮,僻處浮梁邑境,周袤十餘里,山環水繞,中央一洲。緣瓷產其地,商販畢集,民窯二三百區,終歲煙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數十萬,靡不借瓷資生。」又雲「一器之成,經八十人手」,可見造瓷業分工之精細,甚至當地所產之區,分成數區,各稱某某戶,分別擔任不同工作,可稱為美藝工業。

18世紀時,我國大批藝術品如絲、陶瓷等運去歐法等國。現在關於陶瓷之書,中國竟無,卻要到日本才有,因此西洋要向日本學習。

談到中國瓷業,不僅是科學的,而且是藝術的。中國人的日用商品含有極高的文化在內,因中國是文化極高之國家。

四、唐宋的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宋代第三種盛行的工業,對全世界有極大影響。古代的文字要用手抄,首先發明印刷術的是我國,要早於西方兩個世紀,這是純粹的文化事業。有人說,自隋代起已有印刷術,到五代盛行了。

五代的馮道開始印「九經」,但可能最初是印佛像,後來印刷民間一般要用的日曆,可見科學的發明是隨著需要而來。

唐以前的中國是門第社會,學術文化在大門第手中,他們可以抄書在絹上,所以用一卷、二捲來稱呼,用象牙插掛之,但並非一般人有能力所能辦到。可以說印刷術始於唐,盛於五代,精於宋代,大致上可如此說。

宋慶曆年間,布衣畢昇發明活字版。古人鑿字於石,可用帚拓出來,即成黑底白字。此法在東漢時已有,國立太學即將「五經」刻於石上,以便抄本作校對。東漢石經至今日尚有部分保留的,但當時尚無陽面的印書法,因當時社會不到需要期,故未有發明。

西方人主張多產、速成,便於發財,但中國的工業已進步到審美的階段了,並不主張多產,而是主張要精美且可久存,不計成本,不求收穫。

活字是一個個的木刻字,開始時畢昇的活字是用泥土做的,後來改為鉛制,再後來改為木刻的活字版,後來又有銅版的。

我國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明是一種極大的貢獻,且所印的書亦變成名貴的藝術品了。如宋版書,今日已極為稀有,其字體、墨色和紙質均極為講究,每一頁均成為名貴之藝術,今日已成無價之寶矣!

由於印刷術的發明,書鋪便產生了。北宋歐陽修有一篇《論雕印文字札子》,其中討論到有關印刷的問題,文中說,希望朝廷禁止隨便翻印他人的書。當時有《宋文》二十卷,首卷之文是富弼的《讓官表》和《澶淵之盟》,歐陽主張禁止民間隨意印刷,即這些文章牽涉到國體,應該禁止。由歐陽此文,可見當時之文章已很發達了,由此可以想見當時商業家已在印書業十分盛行了。

南宋朱夫子(朱熹)《按唐仲友第三狀》(此即朱子彈劾他的狀,朱、唐均為文人)中說:「仲友到任,歸本家書坊、貨坊第一集版,印賣將漫,又刊一番。」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已以刻書為商業了。

岳飛之孫岳珂《愧郯錄》中說:「自國家取士場屋,世以決科之學為先,故凡編類條目,撮載綱要之書,稍可以便檢閱者,今充棟汗牛矣!建陽書肆,方日輯月刊,時異而歲不同,以冀速售。」由此可見當時人已有趕速售賣的商業頭腦了。

五、唐宋的造紙業

東漢蔡倫造紙,但據歷史記載,西漢時已有紙了,只是由於這時尚無印刷術,故用紙較少。我們今日卻向外國人買紙,實在可憐。

紙的功用之大,於文化之功莫大焉!

如唐杜佑《通典》中談到,各地方供應中央以土產,即所謂「土貢」,當時賣紙之地方只有兩處,即婺州與衢州是也。

《宋史·地理志》中談到貢紙的有八處,即淮南路的真州,江南路的池州、徽州,兩浙之臨安、溫州、衢州與婺州,及成都路的成都。

兩浙多產紙,因該地區多產竹故也。

六、宋代的鈔票發行

宋代開始正式用鈔票。

唐代是用「便換」,又叫「飛錢」,即銀行之匯兌。此即寫一「憑票付款若干」之紙,持此紙便可通行於其他地方。

宋代叫「交子」,「交」者,易也,亦有稱「交鈔」的。此時已有用雕版大量印行的,可見此亦已在商業上使用了。

鈔票亦為我國人所發明。

七、元明時期的匠人

蒙古人入華後到處殺人,惟匠人不殺,由於需百工百匠。金朝皇帝說,蒙古人難以對付,因蒙人有馬,有匠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