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古時期之中國城市

一、中國城市之特徵

中國城市的特徵甚多。首先,中國城市是長時期存在的。普通來說,中國任一個城市即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其次,中國的城市是兼為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此與西方不同,西洋的城市,商業並不與政治連在一起。

第三,從經濟方面言,它是鄉村物資的集散中心。城市與鄉村互為依存,因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西方的城市則是一種向海外發展的純工商業,是海洋經濟,而非自給自足的大陸經濟。今日的世界,美、蘇、中為三大自給自足的國家,將來的國家是由海洋經濟變成大陸經濟。農業依存於土地而非機械,中國因地理關係而較早發展。

六朝時以南京城為中心城市,六朝的吳、東晉、宋、齊、梁、陳都是建都南京,因此叫「六朝金粉」。孫權時,南京城已很像樣,東晉宰相王導曾將南京重新整頓。講都市應與市政連在一起講。在中國歷史上,市政問題大可以做研究,城市皆有其設計與規劃。南京城的路是曲折的,將直變為曲折,北方人認為不好,但王導的設計有其優點,即使地方小,但也感覺到是大了,這是王導的了不得之處。英國城市的路亦是紆曲的,因為地方小,也是為了市容,故意要把路弄曲折。

南京的商業極盛,有「大桁」(即浮橋),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是也。在《梁書·侯景傳》中描寫破壞南京城,可想見當時之繁榮景況。

又如廣州,歷史上最早稱為「番禺」,商業極盛。當時有個說法,說到廣州做官必可發財。《南齊書》中云:「廣州刺史但經城門一過,便得三千萬(即三千斤金)。」 因做商業的在城門口要抽稅,收稅一天即可獲得三千。

中國的城市不僅是政治中心,同時亦是宗教中心,城市及其周圍到處都建有寺院,例如九龍青山現在還可見到南朝時建的寺廟。此時由於庵寺興盛,故當時的九龍和香港已相當熱鬧了,那時已建有青山寺,後又有車公反抗蒙軍,可見當時已有很多群眾。當時的九龍城已設有政府,名叫「衙前衛道」。

二、中國的四個大城市

中國大城市有四個。

首先是北京,古代並不大,近千年來才擴大了。

其次是南京。南京向來是大城市,梁武帝時南京城的直徑是40里,當時有28萬戶口。

再說古代的大城市有長安(西漢)和洛陽(東漢)。三國時,洛陽城殘破,有董卓軍進入,十八州牧攻入,洛陽被焚。北朝建都大同,孝文帝遷都洛陽,洛陽就重建而復興。有一書叫《洛陽伽藍記》,是佛教的書,在此書中,我們可看出洛陽當時的氣勢和面貌。

洛陽城可分成八大區域,東有通商、達貨二里(商業),西有退酤、治觴二里(宴酒),南有調音、樂律二里(娛樂),北有慈孝、奉終二里(喪事),另有準財、金肆二里(銀行、當鋪)。我國城市多分成若干區域經營其業務,如杭州是從汴州搬去的,具有北方商店的規模,即經營同一類業務的店鋪都設在同一條街。

住在洛陽的外國人很多,可稱為國際都市,自新疆遷來者達萬餘戶,書上說西夷「附化之民,萬有餘家」,便是指此。

洛陽附近,城內城外有千餘寺廟,即書上所說,「京城表裡,凡有一千餘寺」。其中最大的是永寧寺,中有一浮屠(塔),凡九層,高90丈,上有剎,又10丈,共1000尺,百里外即可見此塔。塔頂上掛的瓶,可容25石,瓶下有承露金盤,有30重(套),四周有金鐸,全塔共掛有120個鐸。塔有四面,每面有三門六窗,門是金漆的,窗上掛小鈴,全塔共有5400個鈴。此寺有僧房樓觀1000餘間,據說有一外國和尚曾游觀各國,但未見有如此偉大之寺廟。

又有永明寺,住有百國沙門3000餘人。其中有一尼姑庵,叫瑤光寺,有講堂、尼房500餘間。此寺有一釋迦佛,每年四月四日要巡遊街道,極為熱鬧。「至於大齋,常設女樂。歌聲繞樑,舞袖徐轉,絲管寥亮,諧妙入神。以是尼寺,丈夫不得入,得往觀者,以為至天堂。」

洛陽所有的寺眾可能達10萬人,皆不事生產,以千餘寺廟來想像洛陽的大街,可見此城規模之偉大。

寫《洛陽伽藍記》者,記一入洛陽之所見,但當他離去時,已經是「今日寮廓,鐘聲罕聞」,因有北朝爾朱榮攻入。據歷史記載,北朝時有僧尼200萬,寺廟4萬所,可見社會之富足,且其中有千餘寺廟在中央之洛陽,僧寺可代表當時之繁華情況。

伊水附近有伊闕(「闕」者,兩邊是高的,中間有一洛水流過,有一條路),附近有龍門石窟,共有3窟,共用了80萬工人。比龍門石窟更早的,有大同的雲岡石窟,雲岡有5所,最高的石像有70尺,矮的也有60尺高。

借著這些佛教的建築,可以想像當時南北朝的工商業之興盛,可見此時的中國並非是封建社會的經濟。西方羅馬時期,確是受羅馬皇帝的壓迫,要聽耶穌講的道,只能在地下洞中工作,那才是真正的封建與奴隸。

僧寺必須有社會經濟養它,這社會在經濟繁榮下,宗教、文學、藝術、建築均極為進步。即是說魏晉南北朝的一切均是社會性而公開的了,而不是像漢代的藝術般埋藏在墳墓中。

《魏書》記載克東陽,只是一個小城而已,打勝仗要報功,共獲「倉粟八十五萬斛,米三千斛,弓九千張,箭十八萬八千,刀二萬二千四百,甲胄各三千三百,銅五千斤,錢十五萬」,「城內戶八千六百,口四萬一千,吳蠻戶三百餘」。 可見其經濟狀況之繁榮。

三、中國社會的共同特點

中國的任何社會均有其共同點,如春秋是貴族社會,戰國是游士社會,兩漢是郎吏社會,魏晉南北朝是門第社會,唐代是科舉社會等。以上各社會均有共同點,即均有統一的政府。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無民主,其實,馬克思所見之資本主義只是見其小而未見其大。他批評工廠資本家剝削勞工之現象,今日已改變了。馬克思認為社會之進化是由漁獵社會進而耕稼社會,再而工商社會,而將農民擱置不談。這是一大漏洞,如中國,占人口大多數的是農民。

斯大林提倡打倒帝國主義,組織國際,不倡國家。今蘇俄之能存在,是靠「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其實蘇俄正是最厲害的帝國主義。蘇俄剝削衛星國利益,與英、法剝削殖民地是同一辦法。中國之經濟所以繁榮(這指200年前的經濟),是由於政治控制,若照生活上的享用說,是高於英、美各國的。

中國社會進展至工商業時期,但農業仍在。英國的商業以工業為基礎,故要先講社會學。

有一人說,「公卿社會」「士社會」「庶民社會」為社會三時期。陝西有一位先生說:「士農工商為古代的稱呼,現在有一種新的士,這士包括農、工、商。」梁任公(梁啟超)的朋友夏曾佑在北京大學任教時寫中國歷史教科書,只寫到魏晉南北朝,他說中國自宋以下可稱為「科舉社會」。

中國自漢代起,選舉制度是分區的,中央政府容納各地區的人民參政,叫做「鄉舉里選」。因為是分科的考,「舉」是選舉,即「科舉」也。

杜佑《通典》專說中國的政制,內有「選舉篇」,說科舉考試是古代之選舉變出來的。「懷牒自列」者,必須要身家清白。科舉制度維持了中國一千年的安定。

四、漢唐的郎吏社會和科舉社會

任何一個國家社會,必須要有學術、生產與戰鬥三方面的配合方成。「學術」是思想知識,有關教育,是屬於「士」的。「生產」有關賦稅,是屬於「農、工、商」的。「戰鬥」是武力,有關兵役與軍隊,是屬於「兵」的。任何一個國家必須具備此三方面。

以此分配來思量中國社會,戰國時期以前,貴族是學術與武裝並重,二者皆掌握在貴族手中,平民則負責管理生產事業。戰國以後,平民可管教育,也有學術,兵亦解放了,社會上各項職業成為平流競進的。

到了漢代,進入郎吏社會,士人進入學校,進入政府。在中央政府是官長,屬於「郎」;在地方政府是屬吏,屬於「吏」。在地方服務實習的,可選舉出來進入中央政府,經考試合格後察看,然後分發任用,視服務成績好壞而作出升黜。漢代是士人政府,十分理想,好過英、美今日的政制。天下的真理是屬於歷史的。

三國時代全國皆兵,成了戰鬥社會,是一大變動。到了門第社會,士的地位提高了,農、兵的地位則降低。

唐代則改成租庸調製,亦依舊用北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再加上科舉制度。社會人士均可自由參加考試,大家可公開競選,進入政府任職,此與地方的察舉制度有別。唐代的科舉制是用來考驗人才,並非培養人才。唐代的出路有兩條,除了考試以外,還有自學校出身的,但當時的社會則看重前者。

中國歷史的優點和特點是緩進而非突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