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國古代的氏族社會與農業概況

一、中國古代北方農作物考

最古的中國社會並非原始共產社會,而應稱為「氏族社會」。中國古代的經濟以農業為始,世界各國文化的開始都是如此。

所謂「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巴比倫、印度及中國(也有人加上墨西哥的),文明發源都是從農業開始。埃及有尼羅河,巴比倫有幼發拉底、底格里斯兩河,印度有恆河,中國有黃河。其實中國不同於上述三國,因農業發展是靠水利灌溉,但中國農業的發展並非單靠一條河。此外,埃及、巴比倫和印度均位於熱帶或亞熱帶,但中國則緯度、氣候不同。再就面積言,埃及與巴比倫面積小,印度較大但比較單純,而中國卻幅員廣大,此點亦與上述諸國有別。

再者,中國古代北方的農作物並非稻、麥,向來有所謂「五穀」,即黍、稷、稻、粱、麥,再加上豆,則稱「六穀」,再加上別的,則稱「九穀」。農作物的品種,照理是由一處散布至各地,各種生物均然。所謂「生物一源」,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我人如要研究中國最早的農作物,應根據歷史來研究。

中國最早的農作物,應是黍與稷。最早產於北方的便是黍與稷,我國的《詩經》便已提到「黍」「稷」,又如甲骨文中提到最多的是「黍」字,講到占卜年成好壞,就有「求黍」和「求黍年」等記錄,但未見有「求麥」。因為黍賤易種,麥為貴品種而難生長,故商代人求豐年只求黍。這是歷史材料,當我人研究此種甲骨文之史料時,應該產生問題,何以只求黍而不求麥。原因如上所說,因黍不值錢而易種,是商代人的主要農業作物,這證據可在《詩經》中找到,因「黍」「稷」兩字很多。

我國古代農業發明者有后稷,有神農。「後」者,上帝也。「後」與「神」都是形容詞,神農姓姜,后稷姓姬,此兩人均在中國西部,何以不稱「後稻」或「後麥」而稱「后稷」呢?這是一個問題,因為中國最古的農作物是稷。

甲骨文是盤庚後之文物,是我國可靠的史料。但后稷之史料是由傳說而來,不一定可靠,此乃由推想而來的假說。

黍、稷有共同之性格,都是高地農作物,因為鄭玄說:「高地宜黍稷,下田宜稻麥。」 今日北方以麥為主,種麥處即是種稻處,我國南方以稻為主,種稻處即種麥處,而稻、麥要的水分多,故在下田,黍、稷需要的水分少,故生在高地為宜。

今提出另一證據,束皙《補亡詩》云:「黍華陵巔,麥秀丘中。」「陵」是指山地、丘陵之義,即黍開花于山上。長江流域地區的山上可種稻,但在黃河流域的陝西地區山上則種麥。由上述可知,古代人多種高地山上的農作物,是旱地作物,證據是「舜耕歷山,漁雷澤」 ,這是說明在山上耕田,在水中捕魚。

又一證明:后稷發明教人種田就在山西的稷山(並非陝西),自古就有此傳說。

再一證明:神農一名「烈山氏」,意即神農氏發明農業,將山上的樹木燒掉作肥料來種田,並非用水利灌溉來種田,所以又稱為「烈山氏」。

又一證明為《吳越春秋》:「堯遭洪水……堯聘棄(即后稷)使教民山居,隨地造區。」《吳越春秋》的作者是東漢時的浙江人,此處所謂「山居」,便是命人民住在山上種田。

由上述各種證明,可知古代人種田均在山坡上,種的是黍稷而非低地的稻麥。

二、古人居住於高處山地考

《易經》中云:「上古穴居而野處。」 證明古人住在山上。又《禮記·禮運篇》云:「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窟」者,穴也;「營」者為一個個散布的窟窿。北方的太行山區,今日仍見到其半山區有此種穴居。故所謂「穴居」者,並非地下挖洞,而是在山上挖洞。又有《孟子》中云:「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詩·大雅·綿》中云:「陶復陶穴。」「陶」即挖空,「復」即「𥦸」,總之穴居者即是「山居」,居住在山上是也。

山居與山耕同時,此時期之文化可稱為「黍稷文化」,今日在北方仍有遺迹可見。黍是極簡單的農作物,生長於高地,這種黍稷文化亦可稱為「陵阪文化」。

中國文化最早的發源地不在黃河流域,而是在其支流的渭水、涇水、汾水及洛水一帶。其實這已是後期了,因中國最古的文化並非在水邊,亦非在平原,而是在高原上,可稱為「高原文化」,故並無西方人所謂的「在搖籃中孕育的文化」。埃及、巴比倫的花是在暖房中培育出來的,而中國的則是在山地上,經過日晒雨淋,並非花,而是松柏,即是花,也是梅、菊之類。

所謂「氏族」,中國古代均稱「氏」,如神農氏、烈山氏、軒轅氏,直到春秋時代,尚有「氏」之稱謂。「氏」者,《說文》云:「巴蜀名山岸脅之堆旁箸欲落墮者曰氏。」 「堆」即「𨸏」,石堆也,亦有稱為山堆、山阜者。

「」或「」,即「岸」字,「山」表形,「干」表聲而已。「氏」即「」,即山旁有一塊東西好像要掉下來,故許慎說「氏」者「巴蜀名」,不一定對。與許慎同時之應劭說:「天水有大阪,名曰隴坻,其山堆旁著,崩落作聲,聞數百里。」 「山堆」即山阜、山崖。《晉書地道記》云:「漢陽有大阪,曰隴坁,亦曰隴山。郡處其西,故曰隴西。其山堆旁崩,聲聞數百里。」此處所說之「漢陽」即漢水北,「」即氏,「 」即𨸝,「 」是不明白而特意多加上去的。「氏」即𨸝,「阝」即阜。「𨸏」者,許慎說「秦謂陵阪曰𨸝」,是對的。故「氏」與「𨸝」實乃同一字,而許慎將之分成兩個字,其實秦(陝西)、蜀(四川)的說法是相同的。

「氏」摔下來時,聲聞數百里,四川的揚雄在文中曾說:「響若氏隤」 ,「氏」即𨸝。許慎《說文》中引用揚雄此句,說這是四川人的說法,但其實陝西人亦是如此說法。

總之,「氏」即高山上之土堆,可以居人,也可耕田,因此住在那裡的人,叫某氏某氏,這是我錢穆的獨有見解。「民」字是從「氏」變來,即是「

由於古代農作物種在高地,人居于山上,字寫作「 」即「氏」,加「𨸏」即成「民」字了。但書上並不說古人住在山上,「氏」者即山上住人的地方。又一證明為「邱」,從「 」,亦可寫作「 」或「 」或「 」。「 」即北,「 」即地,人住在地上。此字從「北」從「一」,因人居在丘南,故從「北」。又《廣雅》云:「小陵曰丘。」總之,「丘」是「土之高也」(《說文》),人住在高地上也,也有寫作「 」的,即二人住在丘上。何以人居于山上?又一證明為:

《孟子》云:「得乎丘民。」

《管子》云:「鄉丘老不通。」

《莊子》云:「丘里。」

《周禮·周官》云:「九夫(夫,家也)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這時候的人已不住在山上,但「丘」仍作為人居住的社會單位,故不叫村而叫「丘」。

《左傳》雲「八索九丘」 ,形容人學問廣博,讀過這些書。漢人注云,「九丘」即九州亡國之戒,即指古代的歷史也,說明此人研究古代史很清楚。另一種說法為,「丘,聚也」,以國名丘,可見從前國家的人民住在山上。由以上可見,「丘」有三種解法:一為人住在丘上;一為鄉丘、里丘;一為國丘。又,「虛」即「大丘也」 ,《易經》上說「升虛邑」,可見此「虛」是高的,「升」者即要建高之意。歷史上說,魯為少皞之虛,衛為顓頊之虛,陳為太皞之虛,鄭為祝融之虛,晉為實沉之虛。即《左傳》上說,這些國家都是住在山坡上的。

又如曲阜,即高地也,今仍可見。陳國叫「宛丘」,亦是一丘。又如唐堯所居之處叫「陶丘」。

我國古代這些事實,因有史書記載,可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又有一證明:「舜居蒲阪」,「阪」即山陂。章太炎曾作《神權時代天子居山考》一文,此文為一創見,但有一病,即「神權時代」用於中國不妥當,此乃模仿自西洋。章氏曾見過日本人譯書,曾雲天子居山,即民眾居下,這就不對了。民眾當然也居山,正如梁山泊上一百零八條好漢均居住山上,朱貴只是派往山下而已。

又《說文》云:「京,人所為,絕高丘也。」或云:「人所居高丘也。」 周人居鎬京,即人居於高丘。

《詩經》雲「如坁如京」 ,是說農民收成之本,「坁」即𨸝,「𨸝」即氏也。

《國語》云:「趙文子與叔向游於九京。」 「九京」是指死人葬地,古人葬死人即葬在家中。

我人可由「九京」聯想到,「九原」亦是人死後之葬地也。《說文》雲,「原」是高的、平的野,故「原」者,是「高平之野人所登」。

《說文》云:「四方高,中央下為丘。」

《詩經》云:「周原膴膴。」

《左傳》云:「原田每每。」

段玉裁注《說文》云:「凡陸阜陵阿皆高地,其可種穀,給食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