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中國貨幣、漕運及水利問題雜談 一、歷代貨幣制度概覽

城鄉如何聯絡,農商如何交流是一大問題,其中貨幣起了重要作用。中國早期的貨幣為黃金與錢幣。春秋時期未使用貨幣,戰國時期使用黃金與錢幣,至清代一直盛行。

到東漢時,黃金已少用,市上亦不常見。推其原因,自佛教進入中國後,又加上道教等宗教上的需要,因此黃金用於建築、器物及裝飾品上之數量甚大。這是後來只用銅鑄錢幣的原因。

自三國以來直至唐代,錢幣與實物包括五穀與絹同時使用。

中國的錢幣,漢武帝時開始用五銖錢。南北朝至隋唐不用黃金,只用錢幣,五銖錢已減輕。唐代最好的錢為開元通寶,開元通寶較五銖錢略重。自唐至宋,大部分是用開元通寶;即使宋代所鑄錢幣,亦仿效開元錢之形式。

宋代以單一貨幣使用不便,主張應有輔幣同時使用。當時,遂有銅錢、鐵錢同時通行,但兩者比價相差不遠,故使用仍感不便。

宋末,阿拉伯商人蒲壽庚在華擔任泉州市舶司歷時30載,日本一學者根據蒲壽庚所述資料著一書,詳述宋代海外通商情況,書中述及中國之銅錢往外流,遂加禁止,並禁私鑄銅錢。

中國由於產銀極少,可以用作制錢幣者,除銅鐵外,已無其他適當之金屬,即黃金亦不足夠。

明代開始,用一塊塊白銀當作貨幣。

明代的田租不繳米而繳錢。但數以擔計的租繳錢幣過於繁重,故用白銀折交。當時所用白銀是銀錠、元寶,尚有小塊之碎銀。人民用碎銀繳入國庫時,要將之熔成大塊之元寶,由零碎的變成整塊時,便得加上人工及損耗,故繳納碎銀時要加上若干耗銀,此即所謂「火耗問題」。

由於火耗問題,使田租增加。明代開始用銀元,直至清末,有了較大數量的墨西哥銀元與大清銀元流通,銀幣才有了標準重量。

梁啟超曾論到何以銀幣重量定為七錢二分。其理由是銀幣不可過重或過輕,故以七錢二分為適合。

中國有了銀本位制,由此看出中國經濟不能用銅本位制,但漢代以來均用銅錢。清代亦無金本位,因無此需要。中國之貨幣問題是有銅而無金、銀,至清代用銀元為本位,始無問題 。

兩宋的貨幣制度,較前代複雜,仍以銅錢鐵錢兼用,白銀亦漸受重視,同時產生了紙幣。所謂鈔票之使用,乃宋代開始,因單位以銅錢作流通貨幣已不足以應付。當時一貫銅錢即1000枚,已相當重。宋以「貫」(1000)為錢幣之單位。500貫即合後來之一枚銀元(如以2000錢摺合一銀元計,500貫即250銀元)。當時如攜帶5貫錢已極為麻煩,如四川省用鐵錢,則攜帶更為困難。大的鐵錢1000枚有25斤,中等的鐵錢也有十多斤,不但笨重,而且購買力低,經商十分不便。因此,宋代四川人發明了「交子」,即印一紙當作錢幣使用。

「交子」起初先在民間使用,由16位四川富商以信用擔保作為貨幣流通,大致在宋真宗時代,後富商經營失敗,交子無法兌現,才改由政府擔保。那已是大中祥符末年。

宋仁宗天聖元年(公元1023年),政府設立益州交子務,正式由官方辦理。自天聖二年起發行官交子。

古時印交子用的紙質差,故此種鈔票有所謂「界」,要每隔數年一換。據《宋史·食貨志》載,商辦的私交子以三年一換,叫做第一界,接著有第二界,第三界……如此收回舊的,換髮新的。但官交子的界分說法,史書似無詳述。

交子除先在四川流行外,亦曾流通於河南、陝西等地,但不大受歡迎。到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政府把「交子」改為「錢引」,大觀元年改「交子務」為「錢引務」。此時,交子已印發到第43界了。交子的「交」字有「合券取錢」之意;至於「錢引」,「引」字有「憑照」之意。

後來又有所謂「會子」及「關子」。「會子」的用法是商人與政府約定,替政府正式運糧到某地,運到目的地後,政府給一「會子」(等於支票),商人持此會子可到某地換取若干擔之鹽或茶。會子有人稱「引」,有了「引」就可到處經商。後來此會子不必換取實物,而可折成市價若干,當作貨幣一般在市面上流通。

至於「關子」,相當於「交子」,可作鈔票通用。隔數年一換,且要有信用,即要有三成至四成之準備金才可發行。其實,交子是鈔票,可兌現;會子非鈔票,不能兌現。

宋、元兩代用鈔票,均有濫發之弊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