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唐代經濟(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十國:公元907~979年) 十三、唐代的海陸交通及商業貿易

1.唐有遠洋船證海外貿易盛

唐代的水上運輸發達,促成了造船工業的發展,尤其是長江流域的江南地區造船業之盛,為全國之最。

唐代造船材料,多用堅硬耐用的楠木;其次則用樟樹、杉樹或柯樹等。所造船大致可分內河船及海洋船兩類。

內河船有各種不同的大小式樣。有一種車船,為唐德宗時代李皋所發明。此種車船不用帆槳,而用輪子撥水前進,為李皋在江西南昌時所建造,它「挾二輪踏之,鼓水疾進」。其快速猶如帆船,用以作戰。

當時造船場多設於江浙一帶。如劉晏為漕運所建之船,便在今江蘇儀征的揚子縣船場所造。當時劉晏提議每船給建造費100萬。而有人批評,國用方乏之時,宜減其費,每船出資50萬已很多了。劉晏不以為然,認為多付建造費才能造出高質量的船,乃在揚子縣建立十個造船場,派十位專官管理,所造船質堅耐用。50餘年後,繼劉晏者剋扣建船費,因此用木廉薄,耐用性能大不如前 。

唐代有所謂萬石船,其實僅可載八九千石,所謂「船不過萬」。事實上能載重萬石的船不多,但在代宗大曆與德宗貞元年間,有俞大娘的大航船。居住船上者,諸凡養生送死嫁娶,都在船上舉辦,還在船上開巷辟圃。操駕之船工達數百人。

此船南至江西,北至淮南,每歲來往一次,獲利甚豐。此船所載已超逾萬石了。當時洪州(今江西南昌)、鄂州(今湖北武昌)的水道多,居住水邊者幾乎與居住城邑的相同。當時富商多擁有大船,船上婢僕如雲,歌舞不歇,其盛況可知 。

海洋船方面,唐代遠航外洋的船甚多。唐太宗時,閻立德在江西南昌造浮海大船500艘。自東海、黃海直上高麗。另一方面亦有遠至紅海的商船。

唐德宗時,中國南方海岸已有官員自造海船從事海上貿易。所造海船乃按載重量大小分為5000料船、2000料船及1000料船等。據此可知唐代海外貿易已盛。

2.隋唐大地理家精通中外交通

曾有人說,中國在鴉片戰爭以前是一個不與外人往來閉關自守的國家,其實不然。

中國對外交通在漢代已經開始。並且從三國時代到南北朝,中西交通一直沒有停過。至於中西交通正式像樣的開始,則是隋唐時期。

總之,中國與外人來往,很古就有,而且是十分發達的。這是不可以抹煞的歷史事實。英國人想居功,說是鴉片戰爭打開中國的門戶,這是錯誤的。

唐代已有很多外國人來華經商。中國自古對外交通要道有二:一為西北陸路,二為東南海路。

自漢代以來,武帝通西域,西北陸路對外交通日見發達。東漢時班超出使西域,到了地中海,接觸羅馬等國。中國的絲就由此時傳入羅馬。

至於東南海路,經交州、廣州等地。起初交州(安南)為中國所有,而廣州是當時對外交通的大都市。近代有一門中西交通史,專門研究此一問題。此實關乎國家的文化學術思想,也關乎經濟商業方面。

隋唐時代,中國出了幾位有名的大地理學家,隋代有裴矩,唐代有賈耽。他們對中外交通地理十分精通。

裴矩字弘大,山西聞喜人。初仕北齊、北周。隋初,從征滅陳。隋煬帝時,「西域諸蕃,多至張掖,與中國交市」。裴矩被委派主持與西域及西方各國的貿易和聯繫。他撰寫《西域圖記》三卷,上奏中央。

此書序中說,古代禹治洪水、定九州。治黃河沒有超越過青海的積石山。

秦統一中國後,設置防務亦以甘肅岷縣為界。當時雜種胡住在西部僻遠的中亞細亞一帶,為使世人了解西域44國之風土物產,遂撰成此書。書中說明自敦煌到西海的印度洋、波斯灣及地中海,有三條通道。

北道是從伊吾(新疆哈密)到東羅馬帝國再達地中海。

中道是從吐魯番附近經穆國(今烏茲別克共和國)到波斯(今伊朗)再達波斯灣。

南道是從新疆鄯善經帕米爾高原至北婆羅門(今印度),以達印度洋 。可見當時從西域到西方各國的商貿道路已甚通暢。

唐代另一地理學家賈耽(公元730~805年)為河北南皮人,德宗貞元時任宰相。他嗜好地理學,凡四方各國之外交使節來華或自國外回京之使者,賈耽均樂與之交往,並詳詢各國山川土地之終始。凡是九州之夷險,百巒之土俗,均加區分指畫,備究源流。於是將多年來陷入吐蕃手中之隴右 繪成《隴右山南圖》,並詳述附近黃河一帶形勢,作書十卷。

賈耽又將原州 、會州 之里數人額、山水源流撰成《別錄》六卷。又因「黃河為四瀆之宗、西戎乃群羌之帥」,特研尋史籍,並將訪問所知編為四卷,合成《通錄》十卷獻給朝廷,為德宗所賞識,並蒙賜贈彩絹銀盤。

賈耽自言從十餘歲開始,便「好聞方言,筮仕之辰,注意地理,究觀研考」,已有30年之久。諸凡西疆之比鄰,異蕃之習俗,以及梯山獻寶之路,乘舶來朝之人,無不考究其源流;至於市肆之行賈,西戎北狄中之遺老,以及民間之瑣語,風謠之小說,亦收其是而刪其偽。於是又撰成《海內華夷圖》及《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40卷。

《海內華夷圖》高三丈三尺,闊三丈,比例均以一寸作100里。將四方極遠之區域濃縮於一圖中。此圖展開時雖不盈庭,但上下四方,水陸通道,盡收眼底。獻之於皇上,更蒙喜悅。遂厚賜錦彩銀器,並被封為魏國公 。

自唐玄宗時安史之亂以來,河、隴地區為吐蕃所侵佔。當時西域各國使者留長安有40餘年者,因歸路已斷,只得滯留中國。人馬伙食全靠中央政府的鴻臚寺供給,掌管國家財政收支的官員要支付錢糧。長安市亦頗受煩擾。後由大臣李泌查到久留長安之胡客皆有田宅妻子,或經營當鋪取利。生活皆足以自給者凡4000人,遂下令停止給養,命假道於回紇各歸本國,或自海道遣回。有不願回國者,授以職位,留華為唐臣,可見當時胡人居留在長安之眾多,且有陸路、海道可通向各國。

3.唐代海上貿易極為繁盛

中國不但是一個大陸農業國家,事實上中國古代海上交通亦很發達。海路交通工具稱為「海舶」。春秋末年時,吳國從海路前往攻打齊國,當時已有大規模的海軍。此時越國亦已有海上交通事業,其艦隊並不比古代西方的波斯、雅典艦隊為小,因中國地大物博故也。

秦始皇時有「海上三神山」之說,三神山即指蓬萊、瀛州及方丈三山。當時有徐福者,用大船載百工、軍隊、醫生及童男童女等出海,準備到海外覓地做皇帝,可見規模之盛大。據說,日本之神戶天皇就是徐福,這種傳說,可信其無,但亦可信其有。總之,此事亦證明了秦時海上交通工具之發達。

至三國時代,吳國的孫權對海上交通有極大的貢獻。他一面對內同化了長江以南未開化的山越民族,一面派人至海外夷洲、亶洲等地。有人說上述所謂夷洲、亶洲,即是今日之台灣、日本、沖繩島和菲律賓等地,此即孫權對海外交通的發展概略。

談到海上的船舶,且略述一二。西晉的王浚,是當時打平東吳的大將。他奉晉武帝命修整船舶,練習水軍,積極籌劃,在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奉命從四川率海軍出發,次年克複夏口、武昌,順流而下,直取吳都建康(今南京),迫使吳王孫皓投降。王浚當時作戰乘坐的「樓船」,據《晉書》記載,每船長60丈,面積為120方步(一步為五尺),可乘坐2000人,船的甲板上可騎馬馳騁,這是長江的內河船。

至於海船,當時閩廣沿海海盜盧循所用船高十餘丈,有四層樓高,稱「八槽船」。槽即划槳,可能有八大對槳,其宏偉可知。

南朝時有容積可載二萬石的大船,已相當可觀。隋時楊素建造五牙船,有五層樓高,高100餘尺,頗與南朝的相似。

吳船稱艑,晉船稱舶。普通船長20丈,每船可載600至700餘人。

從上述情況看,可見當時中國海上運輸已極繁盛。至唐太宗時征伐高麗國,戰船在四川建造,船長100尺,闊50尺,亦相當巨大。

從唐代海船的規模推想到內河船的構造,一定亦相當進步。1500年前,中國已發明機船,齊國祖沖之創造千里船,一日可行數百里,史書載云:「不因風水,施機自運,不勞人力。」可見此時已有不用划槳的輪船。

三國時馬鈞發明的戽水機,可說是發明輪船的前驅。

唐代亦有金屬製造的銅船,常到海外經商。《嶺表錄異》中說:「每歲,廣州常發銅船,過安南貨易,路經調黎 深闊處。」

為了管理市舶貿易,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政府在廣州設立市舶使,又名「提舉市舶使」(提舉即管理之意),又可稱「押番舶使」。此機構職司管理海外交通進出口商船,抽收船稅,稱為「舶腳」。相當於近代之海關,亦可稱為「監市舶使」,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