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濟(公元220~589年) 五、北魏的均田制度

從每一朝代土地制度、租稅制度及其戶籍可看出該時代的農業經濟情況。

漢代的地租分公私兩種,公的由政府收,收三十分之一;私的由地主私人收,要收百分之五十。

到魏晉南北朝時代,不是耕者有其地,土地是政府的。如北魏的均田制,租稅要收百分之六十。

封建社會有平民與貴族之分。即稱為公民的,歷史上叫「編戶」。東漢以後,戶口冊不同,分為「士族」與「庶」兩種。「士族」即官員,分成品級,自己可擁有田地,且可蔭親屬,稱為「蔭戶」。「庶」要向政府繳納百分之六十租稅,但「士族」可不出。「蔭戶」(即私屬戶)亦可不出。

蔭戶有兩種:一種是蔭親(包括父、伯、堂兄等),九品官可蔭三代,一品官可蔭九族;另一種是「蔭客」,即士族所屬的部曲戶。因此當時所編的戶口冊亦分為兩種,要出租稅的編入「白冊」,不必出租稅的編入「黃冊」。

「士族」與「蔭戶」不必出稅,編入「黃冊」;「庶」要出稅,編入「白冊」。「士族」固可免租稅,但規定可擁有的田畝數量有限;毛病乃出在士族可蔭庇他人免稅,因此就有人冒充為蔭戶藉以免稅。一個士族的大家庭就可擁有幾千戶「蔭戶」。因此政府的租稅少收,政府便向「庶」(窮苦人民為多)拚命搜刮,窮苦的「庶」民只得依靠「士族」做「蔭戶」,政府租稅所得就更少。南朝、北朝的情形大致上均如此。

因此政府不得不想法改革此種有弊病的制度。北魏是鮮卑人拓跋氏 掌政。孝文帝時 便思改革變法。

外國人統治外國人必得與本地人合作。古今莫不如此。如英國人統治香港雖高明,仍要借中國人之幫助。孝文帝聘用中國人(漢人),因漢人讀書較多,其改革方法合乎中國歷史文化精神。北魏行均田制,不論官民貧富,一律平均攤派賦稅。

北朝最重要的制度是北魏的均田制度。魏孝文帝初年,因「民困飢流散,豪右多有占奪」,有李安世上疏倡均田之議。目的為要使雄擅之家,不但有膏腴之美,而且也要使單陋之夫,亦有頃畝之分。使貧微得恤,貪慾可抑。於是孝文帝依照此疏先立三長。

據《魏書》記載,立三長同時定調法,調法正須與均田相輔而行。而在孝文帝太和九年十月正式下均田詔。大意謂:「富強者併兼山澤,貧弱者望絕一廛,致令地有遺利,民無餘財。今遣使者,循行州郡,與牧守均給天下之田,還以生死為斷。」

實行均田制的第一步是整理戶籍。於十年二月,遂立黨、里、鄰三長,定民戶籍。所謂「三長」,即五家一鄰長,五鄰一里長,五里一黨長。

在未立三長前,人民對戶籍多有隱冒(或稱蔭冒),30、50家方為一戶,謂之蔭附。蔭附者不必服官役,但任強豪征斂,倍於公賦。當時大臣多不贊同立三長,但太后則認為「立三長則課有常准,賦有常分,包蔭之戶可出,僥倖之人可止,何為不可?」於是確立三長以管理戶籍。是年京都大飢,韓麒麟上表陳時務請孝文帝制定天下男女計口授田。

接著第二步是針對蔭戶而發。即每成立一家,即予田耕種,猶如商鞅之法,提倡小家庭制度。此種小家庭不但是倫理的,而且含有政治性與國家性,消弭了豪強所搞的「百室合戶」或「千丁共籍」的蔭冒。

第三步是人民獲得政府所分給的田,可減輕繳納租稅,但政府仍不吃虧。

均田制的條文是:

諸男夫年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二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休及還受之盈縮。人年及課則受田,老免及身沒則還田。奴婢、牛隨有無以還受。

諸桑田不在還受之限,但通入倍田分。

諸受田者,男夫一人給田二十畝,課蒔余,種桑五十樹,棗五株,榆三根。奴各依良。

諸應還之田,不得種桑榆棗果。

諸桑田皆為世業,身終不還。有盈者無受無還,不足者受種如法。盈者得賣其盈,不足者得買所不足。不得賣其分,亦不得買過所足。

北魏均田制之用意並不在田畝之絕對均給,只求富者有一限度,貧者亦有最低之水平。按均田制所定,男丁(15~70歲)可受露田40畝,婦人20畝,夫婦合共得60畝。

所謂「奴各依良」,指奴婢與良民待遇相同,是一種大優待。漢代奴婢加倍收稅,但此時為了鼓勵人人報戶口,故特加優待,即夫婦加奴婢共四人,共可分得露田120畝。

照均田制中所說「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四牛」是指精壯之牛,而非牛犢或老牛,丁牛一頭可受田30畝,每戶限報四牛,即四頭牛可共得田120畝。

所謂「所受之田,率倍之」是指照規定加一倍給田,即四人可分得田240畝。為何「所受之田,率倍之」呢?是希望人民都報戶口,故特別優待之。此乃暫時性之規定,為要安定民心,以作立國久遠之計。

但政府收租只收40畝,並不收80畝;丁牛收租亦只收30畝,亦非收60畝。此乃政府為了使人民樂於呈報戶口。

牛老時或奴婢死後則須將田還給政府。

丁牛有限而奴婢無限,又授田可以一倍再倍。若以一夫一婦十奴四牛計,其田已在1000畝外。北齊河清三年詔,奴婢受田,親王限300人,嗣王200人。……七品以上80人,八品以下至庶人60人。以此推論,可見奴婢受田之多。況且為了鼓勵呈報戶籍,北魏是不限奴婢人數的。同時亦為使「蔭冒」絕跡,使田租盡歸政府。

所謂「露田」,「露」或是蔭冒之反義。以其屬於朝臣,故稱「露」。以其為露田,所以須還受。以其須還受,故不得種桑榆。以其不種桑榆,始稱露田。唐杜佑《通典》注「不栽樹,故曰露」。杜佑雖是制度家,但這一點不一定對。以下這講法當較佳:因當時有蔭戶、露戶兩種,露戶無遮蔭,要納租稅,故稱露田。

桑田是調,男夫一人20畝,奴婢亦同。不是抽田租,而是出絲、綿、絹,故給桑田,種桑為養蠶;榆樹作材料用;棗樹作食物。桑樹六七年者最盛,太幼或太老已不可用,故桑田不必還政府。在40畝露田中,加倍之40畝中,有20畝是桑田,實際上60畝要抽賦稅,20畝桑田叫「民調」,不稱抽賦稅,即60畝地(以一畝產一石計),兩夫婦只繳納二石粟,一匹帛。

北魏之所以實行均田制,其最高意義是要將門第社會中之豪強蔭冒一概消除,與西晉戶調製略有相似之處,可以說是中央政府與豪強爭奪民眾的一種措施行動,目的使人人脫離門戶大族的豪強,亦不再向豪強納租稅,故有此種加倍分田地的優待,將門第化解,由於門第的反對,因此政府仍讓門第養奴婢。故丁牛有限制,而奴婢可無限制。親房可養奴300名,即有田地9000畝。普通庶民可擁有奴婢60名,亦仍可分給田地。

政府要取消門第而不可能,因此允許擁有奴婢,成為編戶。遂不受門第豪強之反對,遂得確立此一均田制度。

此種制度可用兩句話概括之,即「同富約之不均,一齊民於編戶」。即不論貧富,一律徵收賦稅。一切人民平等,官與民同樣是國家公民,政治上軌道了,中國(在北方)統一了。此乃魏孝文帝根據中國讀書人而改革經濟制度,故寓獨特的歷史文化精神,與西洋不同。

北魏之均田制度,目的為要改變原有的強宗大族所形成的政策。

其實,此均田制並不平均,並且還有一點,所謂「奴任耕,婢任績者,八口當未娶者四」。即八人當未成丁四人,八個奴婢只要出一夫一婦之賦稅。此乃對貴族大地主之通融優待辦法,但實際上並不是,乃是一種政策。

東魏 有云:「初給人田,權貴皆占良美,貧弱咸受瘠薄。」這是不公平現象。但從前的農民是蔭戶,現在整理戶籍後均變成公民,這是歷史的大轉變,而非革命。是政府減輕了賦稅,使人民樂於報戶口。賦稅減輕後,八奴只須出二人之賦稅,乃政府經濟政策。

另一方面,農民因減輕租稅而脫離豪強之蔭戶而樂於出作公民;同時優待貴族使不反對,因此使政府反而不夠錢用。於是政府另訂一法,即在州郡戶口中十分之一作為屯田,每丁收取60斛。證明當時100畝田地徵收60斛糧。

其實北魏的三長與均田制,尚有一層重要意義,即北魏本是一個部落封建制度的國家,等到三長與均田制實施後,則政體上逐漸從氏族封建變為郡縣一統。因而使胡、漢勢力逐漸倒轉,即一切依漢族制度而行。

北魏宗室封郡為王公者90餘人,部落大人封縣為列侯者190多人。此種世襲封爵,具有濃厚封建意味之割裂。但三長均田制實行後,則已成為中央一統之郡縣制。同時並分置州郡,於是中國士族 逐漸得勢,而諸胡部落大人逐漸失其地位。因此魏孝文帝命鮮卑氏族全改漢姓,氏族在政治上之優越地位於是消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