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濟(公元220~589年) 一、三國時期的屯田制度

1.曹操屯田統一中原

東漢末年,由於戰亂頻仍,饑荒連年,最大的困擾就是缺乏糧食。當時歷史記載道:「自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余,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當時各方軍隊沒有敵軍的攻擊便已自行瓦解,主要就是缺糧。當時在河北的袁紹軍隊,士兵靠桑葚維生;在長江淮河一帶的袁術軍隊靠蒲草螺肉果腹。因此造成人民互相殘食,流離失所,當時一石谷的價錢竟貴至50餘萬錢,造成州里蕭條的悲慘現象。於是曹操提出意見說:「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曹操之意,秦以農事為急務,故能統一天下;漢武帝以屯田之策平定西域,於是曹操取了羽林監潁川棗祗的屯田建議。委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募民屯田許下 ,得谷百萬斛 ,於是在州郡遍置田官,將所產積貯於當地,以便征伐四方時食用,使無運糧之辛勞。

曹操在獻帝初平三年,攻克兗州(今河北、山東)收編黃巾降卒30萬,軍力大增。繼又滅呂布、袁紹,征服三郡烏垣。至建安十三年,曹操以漢獻帝名義廢三公,自己為丞相。赤壁戰敗後,致力於經營內部,西進關中,平定隴右,中原遂得統一而穩定。這成功的因素主要是靠屯田政策。

屯田政策的成功,乃前有羽林監棗祗,後有典農中郎將任峻,使曹操與北方群雄混戰之際,能推行大規模之屯田以恢複農業生產。棗祗提出,命令地方官將官牛出租,鼓勵農民獨立生產,成為郡縣之編戶。同時以所獲黃巾資業,包括黃巾士卒及其家屬,及大量之無業流民,加以編組,擴大其屯田事業,不但有「軍屯」,而且創立了「民屯」,前者以佃兵或屯兵為主;後者以屯田客、屯戶為主。

所謂「募民屯田許下」,便是應募而來的屯田戶。如此幾年經營,使「所在積粟,倉廩皆滿」,「軍國之饒,起於棗祗而成於任峻」。曹操之能統一中原,棗祗、任峻兩人之功實不可沒。

2.鄧艾屯田極為成功

當時出了一位能臣鄧艾。鄧艾著有《濟河論》,他特別重視水利灌溉,認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

上述計畫為司馬宣王(懿)所同意,鄧艾遂於正始二年,「開廣漕渠,每東南有事,大軍興眾,泛舟而下,達於江、淮,資食有儲而無水害」 。

鄧艾以驍勇多智而滅蜀(時為後主劉禪),遂官封太尉,增邑二萬戶 ,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戶。

其實,鄧艾最偉大之處是他所建議的極為出色的屯田計畫。

齊王曹芳正始年間(公元204~249年),未攻打蜀國前,計畫攻打東吳。鄧艾提議使用邊防軍在淮河兩岸屯田,「五里置一營,且佃且守」 ;「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 。其辦法是:曹軍在淮北屯兵二萬,淮南三萬,共屯五萬人,名叫「十二分休」,即戰時由一萬人種田,四萬人打仗;平時則一萬人休息,四萬人種田。

「計除眾費」後,即4萬人每年可完成生產500萬斛米的任務。即每人年產120斛米(兩斛為一石),即10萬兵連戰五年仍有飯吃。

曹操認為,用此法攻打吳國,無往而不利。遂依計而行,其後吳、蜀兩國亦仿效。

曹魏屯田政策頗為全面,不僅在中央、前線屯田,亦在後方(陝西)屯田,有流亡人種田處,即派一屯田都尉管理之。

但有一問題是:春秋時作戰者為貴族,漢代作戰有義務兵,現在則相反,由軍隊種田,非農民當兵,所種的田在戰爭前線的區域,為無主荒田。田地屬於政府,人民無私有土地權;收穫物屬於軍隊,非屬私人。

照社會法律言,兵無公民身份;在經濟學上說,種者無所有權,如同王莽時將土地收歸國有,成為「耕者無其地」了。

3.孫吳屯田民無飢歲

三國時,孫吳所據有的長江中下游和嶺南地區,在漢代尚無屯田設施。

吳國孫權稱帝達50餘年之久,國富民安。馮熙曾描述孫吳「帶甲百萬,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無飢歲,所謂金城湯池,強富之國也」 。陸凱指出吳國之「先帝戰士,不給他役,使春唯知農,秋唯收稻,江渚有事,責其死效」 。說明了吳兵既戰且耕的特性。

吳國有不少將軍帶兵屯田,《三國志·諸葛瑾傳》載:「赤烏中 ,諸郡出部伍,新都都尉陳表,吳郡都尉顧承,各率所領人會佃毗陵,男女各數萬口。陳表病死,孫權以諸葛融為代表,後代父瑾領攝。」又如《三國志·滿寵傳》云:「孫權遣兵數千家佃於江北,至八月,滿寵以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衛兵去城遠者數百里,可掩擊也。」以上都是屬於兵屯或軍屯。

吳將朱桓「與人一面,數十年不忘,部曲萬口,妻子盡識之。愛養吏士,贍護六親,俸祿產業,皆與共分」 。朱桓在孫權登位後九年任前將軍,率領部曲萬人,連家眷共同生活,其實亦是一種兵屯。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呂蒙擊俘曹魏部屬數萬人,孫權因此擢封呂蒙為廬江太守,並將所得人馬分而予之,另有賜尋陽屯田600戶 。可見孫吳初期已有屯田之制。

孫權之重視農耕,可見諸華核上末帝孫皓之疏諫:「大皇帝(孫權)覽前代之如彼,察今勢之如此,故廣開農桑之業,積不訾之儲,恤民重役,務養戰士,是以大小感恩,各思竭命。」 黃武五年時,「陸遜以所在少谷,表令諸將增廣農畝。孫權報曰:甚善。今孤父子親自受田,車中八牛以為四耦,雖未及古人,亦欲與眾均等其勞也」 。孫權以帝王身份將駕車之牛用作農耕,其重視農業可見。但由於東吳常將屯田賜與臣屬,因此使屯田易於衰敗。

4.蜀漢軍屯為時短暫

蜀漢之有軍屯較曹魏、孫吳為晚。

蜀國地處四川,由於「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民食稻魚,亡凶年憂」 。是故境內一直無民屯出現。有之則在蜀漢後期,諸葛亮與姜維與北方之曹魏戰爭時,才有軍屯出現。

東漢末年,益州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連諸葛亮的《隆中對》也這樣說。但不過十年左右,後主劉禪建興五年(公元237年)諸葛亮《出師表》已改稱「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翌年《後出師表》則稱「今民窮兵疲」。這可能由於劉備用兵損耗所致。劉備死後,「南中諸郡,並皆叛亂」。

包括牂牁的朱褒、益州的雍闓和越嶲的高定都起來反蜀漢,諸葛亮用了一年時間「務農殖穀,閉關息民」,才出兵南中,把亂事平定。因此造成「民窮兵疲」。

在此以前,蜀漢恃著天府之國,物產富饒,所以沒有想到要屯田。直至諸葛亮對付曹魏,以攻作守。自建興六年開始,多次北伐曹魏,均因糧盡退軍。有時大後方並不缺糧,但苦於「道遠運艱」。所以司馬懿譏笑說:「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 意即諸葛亮必須三年後才能出兵了。

本來早在建興五年,諸葛亮已派趙子龍在赤崖屯田,可能兵多糧少,仍不敷食用 。至十年,諸葛亮「勸農於黃沙 ,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十一年冬,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 。此處記述一面練兵,一面屯墾,約兩年後,才兵精糧足,再圖北伐。《諸葛亮傳》亦載曰:「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此時蜀軍已在漢中、關中屯田,但因為時短暫,成效恐不著。

此後姜維繼諸葛亮遺志,自延熙十二年至景耀五年,十餘年間,多次出兵北伐,又得羌胡擁戴協助,戰事亦因缺糧而失利。姜維遂於景耀五年率部在沓中(今甘肅東南)種麥,有長期作戰之決心,魏少帝聞而心驚。翌年曹魏以18萬大軍攻蜀,使劉禪投降,姜維部眾聞訊憤怒不已,屯田計畫亦落了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