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工業較前代進步
東漢之手工業仍沿襲漢代所有,主要如冶鐵、煮鹽、鑄銅、漆器及紡織等。
東漢冶鐵業,除政府鑄兵器、車馬具自用外,其餘均自由經營。由於東漢發明水排 ,同時此時期發明了低溫鍊鋼法,因此全面廢除了銅兵器而代之以鐵制的刀劍。
東漢的鑄造銅器亦比前進步,當時鑄銅業遍及全國,如今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安徽等地均設有冶銅場及鑄銅作坊。
當時銅器製作精巧,有飾以鎏金、鑲以金銀的。有刻花紋的動物器皿,並鐫以吉祥語如「祝福吉祥」及「富貴」等。
紡織業方面,東漢亦較以前為普及,種植桑麻也比以前擴大。如綏遠之五原,人民冬天無衣,績細草而卧其中,至崔寔任五原太守,開始教民紡織麻布,使民得免寒苦 。
如雲南省的哀牢地區,光武帝時陸續教民養植蠶桑,染采文綉,織成文章如綾錦。陸續又教以織布,幅廣五尺,潔白不受垢污 。
產絲尤以山東、四川等地為盛。政府在上述地區設服官,京師洛陽設織室,專為王室及貴族官僚制衣。近代在「絲綢之路」上,玉門關附近發現了一匹東漢時所產的縑,上書「任城國亢父(今山東濟寧)縑一匹,幅廣二尺二寸,長四丈,重廿五兩,值錢六百一十八」 。東漢時代之絲織品,所知已有綾、羅、綢、緞、錦、紗、絹、繒、縠及綺等。其上所綉圖案,古雅清麗。
又如光武帝時,見尚書令喜穿越布單衣,亦甚喜好,於是常勅會稽郡獻越布 。
東漢以前,長沙地區人民多赤足無鞋,冬天剖裂出血,春天潰爛。至光武帝時,桂陽太守教人種桑養蠶織履,使人民免受其苦 。
至於漆器方面,東漢時發展亦大。如長沙出土之漆彩奩,繪有歌舞、狩獵等圖案,紋飾十分精美。又如樂浪(今朝鮮平壤)出土之漢墓中的漆彩奩,彩繪人物,色澤雅緻,情態如生,恐怕當時的富商巨卿才有充裕的經濟能力使用。
2.東北及西北畜牧業興盛
東漢的畜牧業相當豐盛,有些地區甚至耕稼與畜牧兩便,如當時西北地區便是。
鄧禹是長安求學時期劉秀(後來之光武帝)的同學,鄧禹知劉秀非常人,常親附之,迨秀得天下,禹歸附之,以獻策得光武器重,封為將軍。某次命禹攻赤眉所佔長安,禹告部下,赤眉財富充實,應先避其鋒銳。建議宜暫時駐軍上郡(陝西西北及綏遠)、北地(甘肅東北及寧夏)及安定(甘肅東部)三郡,因上述地區地廣人稀,饒谷多畜。暫且休兵養士,伺機再圖赤眉,後果將赤眉驅走。鄧禹因功封梁侯。此乃全靠陝甘綏寧地區饒谷多牲畜而致 。
東漢初年,遼東(今遼寧省)盛產豬只,當時該地產一白毛之豬,以為稀物,主人遂攜之欲上獻朝廷,到了河東(今山西省西南),見遍地都是白豬,知非珍奇,遂慚愧而還,足見當時產豬之盛 。
又當時光武派遣竇融鎮守河西(今黃河以西之陝西、甘肅兩省及綏遠、寧夏部分地區)五郡,行大將軍事。河西兵馬精強,平四川甘肅地區之先零羌時,得牛馬羊萬頭,谷萬斛。後帝詔見,竇融及五郡太守赴京師「駕乘千餘兩,馬、牛、羊被野」 。可見西北區畜牧之盛。
東漢末年靈帝時,亦有家貧而苦讀成才之學者隱居田野畜牧者。如山東濟陰之孫期,「習京氏易及古文尚書,家貧,事母至孝,牧豕於大澤中,以奉養焉」。追隨他學習的弟子便得在田壟之旁向他執經問難。當黃巾賊起時,相約不得侵擾孫期所居之田舍里陌。後來朝廷想徵選他為「方正」,他便趕豬群入草叢中不顧而去 。可見不但西北盛行畜牧,連東方的山東亦多畜牧。
桓帝時拜陳黽為度遼將軍,陳黽臨行前上疏曰:「今西州邊鄙,土地塉埆,鞍馬為居,射獵為業,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機杼之饒。」 足見當時東北地區及河北、山西以北等地,少耕稼而多畜牧遊獵。
亦由此可見東漢時東北及西北地區畜牧業均甚盛。
3.漢代絲織業發展
中國是全世界養蠶織絲最早的國家。西周絲織業已初具規模。至戰國時代,齊魯等國的絲綢生產已相當進步。所謂「天下九州,而有絲者六」 。可見其發展之速。
中國絲綢很早就從西域傳到波斯、印度、羅馬等歐亞諸國,造成了歷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在東方,則中國先將絲綢傳至朝鮮,再達日本。當時傳出國外的都是高級錦緞,而非粗下的絹織物。早在公元4~5世紀,希臘便以「塞里斯」(Seres)一詞稱中國,意即「絲綢之國」。足見當時中國絲綢已贏得國際上的美譽。
中國古代對紡織事業已極為重視。《禮記》稱紡織事業為「婦功」。與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農夫等並列,稱為「國之六職」。「婦功」亦說明當時社會已有男耕女織的分工。正如《呂氏春秋》所說:「士有當年不耕者,則天下或受其飢矣;女有當年不績者,則天下或受其寒矣。故夫親耕,妻親績。」
周代為了發展紡織業,便設立了妥善的管理制度。從紡織、漂染到制衣,周代政府設有專職的機構。在「天官」下設「典婦功」、「典絲」、「典枲」、「內司服」、「縫人」和「染人」等六個生產部門;又在「地官」下設「掌葛」、「掌染草」等原料供應部門。還在「冬官」屬下的「百工」內設了專管絲帛漂練的「荒氏」,分工合作以完成絲綢的生產和服裝的製作。
秦代設「正准令丞」,是經營染織工藝的專官。到漢代「少府」下設立「東織室」和「西織室」,各置令丞,專管織作繒帛,規模甚大。《漢書·貢禹傳》記載當時織工達數千人。此外,襄邑、臨淄等大縣,皆有服官,以管理當地的絲綢織造事宜。此外亦有民營的紡織工業。
到東漢時,官營的織造仍然十分發達,規模亦相當大。京師洛陽仍在少府屬下設織室丞的官員,專管染織工藝。
大體上說,西漢絲織業以北方(指山東、河南、河北)為盛;到東漢時,蠶桑事業已開始南移,長江流域的四川、江浙地區已發展興盛,北方亦保持不衰。
4.漢代冶鐵工業技術高
漢代的冶鐵工業,當以漢武帝時開始大盛。元狩四年(公元119年),政府在全國重要冶鐵工業區設鐵官49處。其地點相當於現今的山東12處,河南、江蘇各7處,陝西、山西、河北各5處,四川3處,安徽、湖南、湖北、遼寧、甘肅各1處。即當時的冶鐵工業集中於黃河流域各省,長江流域有四川與江蘇。
東漢開始,冶鐵工業稍有發展,增加了8處設置鐵官,連西漢原有的共有57處。多了四川3處,雲南、河北各2處及甘肅1處。
根據過去所發現的冶鐵設備,有四種煉爐:一種是用耐火磚和耐火泥砌成的「長方形煉爐」;一種是能使鐵礦石還原的「煉燒結鐵爐」;一種是用鼓風設備,可使鐵塊熔解而煉成鋼的「煤氣反射爐」;一種是用鼓風設備使爐溫升高而使生鐵熔解的「低溫鋼爐」。
築爐的設備所用的器材包括耐火磚 、用青石刻鑿而成的石夯,以煤(原煤或煤餅)和木炭為燃料。
西漢以來的冶鐵工業技術無疑是比古代有了相當大的改進。例如原料的加工和精整、豎爐的擴大及其鼓風設備的改進。鼓風能力增大能使溫度升高。西漢時用牛馬鼓風,有所謂「牛排」、「馬排」等,但功效較低。漢光武帝建武七年(公元31年)南陽太守杜詩創製「水排」,利用水力鼓鑄,「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 。此種「水排」的發明要比歐洲早1200年。南陽本是戰國以來的著名冶鐵名城,武帝在此始設鐵官,當地的冶鐵技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由杜詩帶領發明了水排。
由於鼓風強化,因此西漢不但生產出質量較高的白口鑄鐵,而且有了灰口鑄鐵。
總結中國古代的鍊鋼技術,從戰國萌芽,到兩漢有了發展和改進,到東漢初年,已完成了用生鐵炒成熟鐵或鋼的新工藝,實是一大進步。
5.漢代銅鐵鑄造業發達
漢代的銅器鑄造方式,大致沿襲商周時代舊法。先在范母上刻以紋飾及文字,然後印在范上。范用幾個模配合,有內范、外范,再將銅液倒入內外范的夾縫中,便成銅器。
漢代銅器的成分並非純銅,約含銅八成半,錫一成半。
西漢的官府銅器鑄造,由少府屬下的尚方令及考工令負責。東漢時則由太僕主持。其次蜀郡及廣漢郡的工官也有主持。現在可考的有武帝時中尚方鑄造的建昭宮鼎、駘蕩宮壺及鷹足鐙,蜀郡工官鑄造的鎏金獸耳銅壺以及廣漢郡工官鑄造的書刀等。
漢代鑄造的銅器可歸納為八類,分別為:
1.食器(銅鼎、銅豆等);
2.水器(銅盂、銅盆、銅洗、銅匜等);
3.酒器(銅壺、銅盆、銅鐘、銅缶、銅鐫等);
4.烹飪器(銅的釜、銚、鑊、銠、缿等);
5.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