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初屯田頗有成效,使國有餘糧,導致田租減至三十稅一,以下略述屯田制之梗概。
「屯田」一事,正式起於漢代。如以廣義來說,春秋時期的封建制度亦可說是「屯田」。因西周封齊、魯等多國,由國家率領一大批人前往封地處築城,並住下劃田讓人耕種,謂之「井田」。可稱之曰農民集團的武裝墾殖。近代西方的英國殖民於香港,在港設軍營,亦可算是武裝殖民,且帶來傳教士與醫生,並有集團做生意。中國古代是築城而有武裝保衛,由貴族將田地分給農民開墾耕種。
秦漢大一統後,封建製取消。當時中國之邊疆如熱河、察哈爾、綏遠,均有荒蕪之地可供開墾,因此可以大量移民殖邊。其實當西周時,周公分封諸侯至陝西、山東,亦有移民殖邊之意。
漢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晁錯三次上書,其中有《守邊勸農疏》及《復言募民徙塞下疏》,提出了對付匈奴的戰略及徙民邊塞以鞏固國防的一套計畫。他指出「胡人衣食之業不著於地……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歸居,如飛鳥走獸於曠野,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往來轉徙,時至時去」 。因此他提出移民實邊之法,以逸待勞,來對付流竄性的匈奴騷擾。
中國正式屯田當始於武帝通西域時,因新疆地區多水草,可種田,軍隊是兵農兩兼,經濟與軍事活動同時進行。此乃因為西漢的立國姿態是從長安再向西北伸展,從而驅逐匈奴,開通西域,是動而進取的。武帝遂徙關東貧民於隴西、北地、西河、上郡,一次凡70餘萬人。
西漢初,高祖以輕敵匈奴致敗;至文帝用和親政策亦非長久之計;武帝時初用誘敵政策,亦不效,後遂大張撻伐。為伐匈奴,取河南地為朔方郡,向西伸展至令居(今甘肅),派吏卒五六萬人,沿途設置田官,以屯田作持久戰養兵對付匈奴,先以騎兵任先鋒掃蕩,繼以步卒屯田為後勁,步步為營而前進,遂使匈奴屈服。
宣帝時,將軍趙充國亦以屯田政策而擊敗西羌。趙充國是經歷武帝、昭帝和宣帝的三朝老將,忠心而多智謀,宣帝時已70多歲,對當時青海的西羌仍很頭痛,一時無適當將領,趙充國自告奮勇,願意率軍出戰。蒙准許率領一萬騎兵步步為營,深入羌區,他先用重賞以分化瓦解羌人的團結,製造西羌各部落間的矛盾,以拆散羌人力量,但如要徹底消除羌人後患,便需使用持久之策。
於是趙充國提出用「屯兵」之法,經多次上書宣帝,始獲批准。由於對付西羌,須用持久戰略,兵費極大,單糧餉一項,每月需糧食二三萬斛,但國庫財力有限,軍費太大,無法長期支撐,於是他想出「屯田」之法,以解決糧食之困難。
屯田之法是,將騎兵撤返後防,只用一萬步卒,每卒給予20畝田耕種,共可開墾田地2000頃,一面屯田防守,一面勸化羌人。亦有監視之意,糧餉有了著落,不愁持久作戰;宣帝一面又派遣中郎將趙邛等出擊,一年以後,羌人因投降、被殺、飢餓溺死及逃亡,終於徹底平定。
到東漢和帝時,羌人再起叛亂。安帝時有大臣主張放棄涼州(今甘肅),後得虞詡勸諫而止。此時西羌叛亂凡十餘年,漢兵屯田邊境者20餘萬,但曠日持久,徒勞無功。考其原因,東漢軍乃步卒,羌人皆騎兵,漢軍無法追及。西漢軍屯田之所以成功,乃先有騎兵驅逐掃蕩,等敵人遠遁,乃以屯田繼之,所以成功。
後尚書令虞詡教導任尚撤銷諸郡屯兵,各令出錢數千,20人共購一馬,合以萬騎逐數千羌虜,遂使羌人遠遁,任尚因此立功。
東漢光武時,屯田頗為成功。各地廣墾田地,興修水利,收穫大增。如建武七年,杜詩任南陽太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 。又:「鄧晨復為汝南太守……興鴻卻陂數千頃田,汝土以殷,魚稻之饒,流衍它郡。」 又:「建武中,太守鄧晨欲修復鴻卻陂,楊曉因高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數年乃立。百姓得其便,累歲大稔。」 鮑昱後拜汝南太守,以「郡多陂池,歲歲決壞,年費常三千餘萬。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饒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可見光武時屯田成功,遂得減收田租。